
《用古代“十六字心传”启迪当代人的心灵》
陈明岗
在华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距今4000多年前,被尊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上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后来于南宋被理学家朱熹将其作为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确立为“十六字心传”广泛传播,它如璀璨星辰,高悬于人们精神的天空,穿越千年的风雨,如今照亮当代纷扰世界中人们的心灵。
人心惟危:当代欲望的漩涡
看呐,在这繁华的都市里,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眼神中满了焦虑与渴望。人心,恰似那汹涌的波涛,在物欲的海洋中翻滚。那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欲望堆砌的堡垒;那琳琅满目的商品,是诱惑编织的罗网。
在商场中,人们为了一件名牌衣服或一个名牌包包而疯狂抢购,仿佛拥有了它就能拥有整个世界;在名利场上,人们往往为了一个职位而勾心斗角,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我们的心灵被太多的东西所占据,房子、车子、票子,如同沉重的枷锁,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心路上越走越远,却忘记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心的危机更是暴露无遗。网络暴力如同无形的子弹,肆意地伤害着他人。人们在键盘后宣泄着自己的不满和恶意,却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谣言和虚假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让人们陷入了信任的危机。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忘记了真实的情感和温暖。
道心惟微: 寻找内心的光明
然而,在这黑暗的漩涡中,道心的微光依然闪烁。它如同夜空中的流星,虽然微弱,却能给人带来希望。在喧嚣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他们坚守着内心的善良和正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道心的力量。
那些志愿者们,在社会不同的领域与岗位默默地奉献着。如在贫困地区支教,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他们在灾难现场救援,用自己的双手拯救生命。他们不图名利,只为了心中那一份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他们的道心,如同一赞赞点燃的心灯,照亮了周围人的心灵。
在艺术的领域里,也有道心的光芒。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他们用画笔、音乐和文字表达着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他们的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他们的道心,如同清泉,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
惟精惟一:专注与坚持的力量
要让道心的微光变成熊熊烈火,我们需要做到惟精惟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追求速度和效率,却忽略了专注和坚持的重要性。我们像猴子掰玉米一样,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变换目标,最终一事无成。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件事情,用心去钻研,去探索。就像科学家们,他们为了一个科研项目,可能会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专注。正是这种惟精惟一的精神,让他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心念。不要被外界的种种干扰所左右,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只有专注和坚持,才能确保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允执厥中: 把握平衡的智慧
“允执厥中”,这是一种把握平衡的智慧。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结。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与社会的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追求工作而忽略了生活,也不能只享受生活而放弃了工作。我们应该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们不能只关注个人的得失而忽视了社会的利益,也不能只顾奉献社会而牺牲了个人的自由。我们应该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家庭有担当,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在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上,我们也应该把握好平衡。物质是生活的基础,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物质而放弃了精神的追求。我们应该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的修养,让自己的心灵更加丰富,内心更加强大。
“十六字心传”,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人们面对物欲横流,随波逐流的社会现实,它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常言道“点亮心灯,照亮人生”,让我们以“人心惟危”为警醒,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以“道心惟微”为指引,寻找心灵的光明;以“惟精惟一”为动力,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以“允执厥中”为智慧,把握好生活的平衡。让这“十六字心传”,启迪我们的心灵,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将带着这份启迪,坚定地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简介
陈明岗,笔名陈峰民。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爱好文学擅长诗歌创作。先后发表诗歌200余首。多次参加全国诗歌散文大赛获奖。山西省曲沃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中外诗歌散文交流大使,《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世界文学》签约作家。有作品获得“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金奖。《白鹭文刊》执行主编。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