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亚平,笔名(网名)咏馨,湘潭市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市女作家协会理事。文学作品多篇曾发表在《湘潭日报》《湖湘源》《君子莲》。
“哐当!哐当!”厨房不时传来锅铲的碰撞声,婆婆总是偷偷地去炒菜,忘了放油,忘了放盐,甚至煮饭也会忘了开火。她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昔日的拿手好菜,烹饪步骤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她不肯正视自己的病情,总是认为84岁的老人健忘是理所应当的。
其实几年前婆婆就有过外出行走找不到回路的经历,当时我们觉得这把年纪记性变差是一个正常现象。不久后她和家人在超市买东西时突然晕倒,并一度迷失不认识随行的家人,她不肯去医院,我们不得不上网查询并咨询专业医生,才知道她是记忆障碍,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一开始全家不能接受,从没有想到过善良、开朗、能干的婆婆会得“阿尔茨海默症”,谁也不敢告诉她,怕她惊慌焦虑,为此失眠,全家人(公公、老公、小姑子、我、还有女儿和侄女)只能默默守护和陪伴。
婆婆的病情日渐加重,记忆如同沙漏中的沙粒,她一点一点地失去。家中熟悉的角落,如今对她而言似乎就是陌生的迷宫,她亲手放置的物品总是想不起来,不时将柜子全部翻遍也无法找到,还会产生幻觉将最亲近的家人一一怀疑到,最后她又在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翻出来。日子过得真的象捉迷藏。婆婆的心情时好时坏,脾气也会随着心情变得暴躁起来,现实与记忆的混淆总会让她迷茫和惊慌。每当这时全家人耐心地陪伴左右,讲述那些温馨的家庭往事,试图唤醒婆婆心中沉睡的记忆。当孙儿亲切的问候声响起,她又会绽放灿烂的笑容,忘记所有的不快。全家人心疼之余,也坚定了守护她的决心,更加耐心地照顾婆婆的日常。
去年婆婆在家里不慎摔倒无法起身,家人当即联系救护车将她送到了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并请专科检查确诊病情及“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等级。那段时间婆婆只能躺在病床上,每天都吵着要回家,生怕家里有外人入侵。全家人分别扮演着各种角色,既是家人,又是贴身的护工,还是她的病友、甚至是陌生人,不厌其烦地倾听她讲述家族的历史故事,和公公难忘的年代爱情,只为了唤醒她心中沉睡的记忆。
疾病无情地剥夺了她的认知,却无法抹去我们之间那份深深的亲情联系。这3年,是挑战,也是成长。全家三代人不仅是在陪伴和照顾患病的婆婆,更是在学习如何面对生活的无常、接受亲人的改变,家人间的纽带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在面对婆婆病情的无常与生活的琐碎时,我们全家人深深地领悟到,家人的存在意义不能完全依赖于记忆的完整,而是在于始终不离不弃,一起用关爱去填满记忆的空白。这3年的默默守护,让我们更加明白,生活或许无常,但只要有爱在心,就有希望。她的存在,她的笑容,她的故事,都是我们生活的珍贵。全家人期待有奇迹发生,期待婆婆能再次找回那个熟悉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