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登雷峰塔,让我领悟了什么是最美的西湖
常 照
巧在这一天还是520。当我们从城站一路驱车奔往雷峰塔时,天空还下着雨。雨点时大时小,大的时候竟不得不打伞。
到达雷峰塔下,仍在淅淅沥沥落雨。开始登塔,后乘电梯到顶层,不知不觉中雨霁云霏,阳光绚烂。站在廊檐下从最高处俯瞰整个西湖,自是美不胜收。然而,这还远远没达到我个人的期待值。盖西湖之美,不言而喻。于是我和章大师在雷峰塔内缓缓而行,只为了能多感受些不一样的氛围。
雨后的天空,宁静而高洁,加上一层层的云彩,本身就构成了一幅很美的画卷。最有意思的是,眼前的一切景致都在潜移默化地随着天气而暗自更新,像AI自然生成的那么精妙。天空是一尘不染的灰色,美术学上把这种的叫作“高级灰”;那至净至纯的色调,让人不由得心臆舒畅,上下通透。也许,这就是“空明”的美学吧。
当周边游客还在不停地以西湖为背景打卡拍照时,天上却又渐渐开始下起了雨。而这一次,是晴天里的雨,即人称的“太阳雨”。此时的西湖景色,在一片明朗的灰色天空中沐浴着初夏的雨雾。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西湖之最美,不单单是“晴方好”,也不单单是”雨亦奇“,而是在“晴方好“中的”雨亦奇“啊!嗬嗬……
为什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咏颂西湖的著名诗词成百上千,唯独苏学士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被公推为史上第一,成为西湖题材诗句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是没有原因的。从苏轼同期诗作,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季节特征推断,此诗大概率是稍早于盛夏、属春夏之交所作,正是我初登雷峰塔的此时,孟夏时节。
520的雷峰塔上,眼前的湖光山色与天象,让我领略到距今953年前那位杭州通判的心境。我和他不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在同一时刻,明白了同一件事。
夫通古今之义理,晓天地之精妙,非天缘而不可得哉。谢谢章大师给了我这次机会。(完)
【作家简介】常照,作家、美评家、油画家。美国爱缪斯基金会副理事长、美中艺术家协会理事兼艺术总监、美国华人作家协会会员、阿联酋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迪拜政府经济部《中小企业家》杂志“聚焦中国”专栏作家;曾执教于北京大学EMBA课程并兼任多家中外企业的经营战略顾问;2018年中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荣获”杰出艺术家”称号;2022年第五届美国传承杯国际艺术节荣获金像奖;著有《陈糠录》、《常照诗选》等古体诗专集,另有短篇小说及艺术评论发表于中外刊物。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