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诈骗犯不要忘了报信人
法律督察委员会:
现在诈骗案件很多,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公民身份泄密引起的。
我国公民的身份证、电话号,在社会交往中是离不开的。也是自已神圣的主权和独有身份代号,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可为什么被泄密呢?有以几种原因:
一、骗子为行骗进行侦察获得。
二、公务人员为私利卖信息钱给骗子告知。
三、公民的购物单被不法分子扫描获取、在以旧换新手机中、从经营者交流中获取。
四、网络机构把关不严,骗朮长期在网上出现,让阴谋得呈。应在出现时就关刪和追查。
五、打击和教育不力,致使泛滥成灾。电杆、路旁行骗广告混杂可查;社会上人怕打击报复,使好人精神不能发扬。公安对扰骚的提示,应变成顺秧摸瓜抓罪犯的行动。法律要补充,打击要连根。
六、对单位公共服务的电话,造成诈骗行为的,要追查单位和使用者的责任。
七、对95、00等开头的骚扰行骗电话,不提供、不办理、不使用。
办假证的广告铺天盖地,大街、路上、电杆上、厕所等到处都是,只要去查,就有线索。为什么不去查,任其害人呢?传销、直销超范围、卖不合格保健品等,均夸大作用、编造美好故事、摘录断章取义的条款、领导照片光临助威,网罗了一批良家之女。为了生存按业绩提成,按照编织的荒话,干着助纣为虐的坏事。死拧活缠,诱引一批批老弱病残的没文化、不懂科学的老百姓,大车拉、小车载,宾馆等场所给提供吃、住、洗脑当疯子的会場。
为了打击诈骗,要追究信息来源,对诈骗提供者要罚;对利于破案者要奖;对不干事者要批评教育;对扙义报警和对罪犯拼斗者要表彰。使诈骗案件减少。
无关紧要的事,可少索要百姓证件。如:群众有事找政府,有关人员可接待登记落实。不让进门的保安阻拦、免登记来访者电话、身份证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泄密条件。
卢化南
2023.1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