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南李村镇 镇村干部共同解决农户以机械收割小麦进出地没路难的大问题
文/李志华.
新安县作家协会.2025.5.21
5月18日下午3时,当河南省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农户李东堂望着刚刚以收割机收过自家这块小麦地时,他思绪万千,纵有千言万语,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最合适,那就是:“这块小麦地还能够用收割机收割其小麦,真的要好好感谢镇村干部,是他们共同努力及时解决了收割机进出入这块地过程中没路的大难题啊!”
(这是目前农户李东堂家以大型收割机收割小麦后的这块土地)
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李东堂骑电动车来到这块距家有1.5公里远的小麦地边,看看麦子长势和成熟的情况。到地后,他发现自家这块地的南地边,已被20年前因打井租他家地的当地一家大企业用铁丝网围墙挡住了他家以大型农机械进出入这块地的路了。为了使今年还能够以收割机收这块地的小麦,他和他的哥哥专程去这家大企业协商解决这块地用农机械犁地收割的出路问题。可这家解决问题的后勤办杨主任却依据“企业租地已按照合同付租金,铁丝网围墙没占过地”的理由,拒不解决农户家以农机械犁地收割时的出路难问题,他还扬言道:“你们该去村里或者镇里找解决问题,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这与我没有一点关系。”无奈之下,他俩将这一问题上报到所在的村镇了。
(这是该企业以铁丝网制作的围墙,虽然保证了自家租地上一切设施的安全,却给农户种地造成出路难的大问题)
当时,镇综治办接访的副镇长刘录云听了他俩情况说明后,当场给镇包仙桃村的田黎明党委副书记打电话,请他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农户届时用收割机收小麦。田黎明接到电话后,立即安排镇包仙桃村的干部裴艳平和镇应急办公室主任李毅驱车赶赴现场查明情况。在这块地的地边,农户李东堂详细讲了当年和去年该企业和仙桃村、农户签合同时,是在该企业不影响农户以农机械犁地收割情况下才签了租地合同的。在这之前,用农机械进块地时是从该企业租自家地东部地边过的。李东堂又给镇干部讲了目前以农机械进这块地的修路办法。李毅当场给这家企业打电话要求及时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影响农户以收割机收这块地的小麦。几天过后,这家企业还是没有行动。
五一节过后,即5月6日,该镇的党委副书记田黎明得知这一问题还没解决后,他立刻召集有关的镇村干部李毅主任、裴艳平主任、侯聚伟村支书开会,研究问题解决办法。大家很快达成共识:“该企业这样做,已违背了当年村企和户企签订租地合同的前提条件,单一方破坏了双方已经建立起来了二十余年的友好合作关系;如果该企业还是认识不到一点,不解决农户种地出路难的大问题。我们就上报和请示镇党委政府,先通知该企业,终止其租地合同,再通知农户继续耕种已租出的土地,一切后果由该企业负责。”镇党委政府批复他们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案。当日下午(5月6日)3时20分,仙桃村支书侯聚伟再次来到该企业所租本村农户李东堂土地边界,查看情况,给该企业后勤办杨主任打电话,传达镇党委政府解决农户李东堂家这块地以农机械操作出路的方案,限该企业明天一天圆满解决问题。否则,一切后果由该企业自负。
5月7日上午,该企业才真正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组织该企业有关单位领导和工人前赴所租农户李东堂土地上,先把固定铁丝网围墙的最北边东部地界的铁柱向所租地里西南方向适当移动,后把新进农户李东堂家地里路上的“拦路虎”—— 还剩下的一块小石头用铁锤锤碎清运走(注明这本来是一块特大石头和一块中等石头,李东堂和其哥哥已用了三天时间,用大铁锤把其锤碎清运走石头的三分之二了。)。
至此,历经三天时间,在南李村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该镇有关镇村干部创造性地努力工作,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是该企业为农户李东堂家新修的农机械可以进出地里的道路)
附件之一:本篇配音歌曲是冀建成作词、陈黎作曲的《为人民服务》
附件之二:这是本篇报道作者的个人简介
李志华个人的简介:
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家居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毕业于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是新安县作家协会的会员、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全国著名网刊《京津冀.头条》的特约撰稿人,全国著名《天赋文学社》的特约作家,全国著名网刊《木子存香文学微刊》的特约撰稿人。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及全国著名网刊上,还曾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