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文人的脚印
作者/郑长兴(一粟)
河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文化。有史以来人才辈出,从甲骨文的神秘符号到《诗经》的风雅篇章,从老子的深邃哲理到杜甫的济世情怀。华夏文明的诸多重要脉络都在这里交汇延伸、拓展。厚重的历史底蕴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原儿女,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我的家乡就在这美丽、富饶和古老文明的士地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张官营镇。这里有几千年来的古老传说,也有厚重文化的光辉灿烂!
镇南有玉皇大帝庙文化源源流长,承载着百姓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祷于追求!大帝庙历劫沧桑几经毁灭,但磨灭不了人们对大帝庙文化的信仰和追求。
大帝庙是唐朝建立后,开国皇帝唐李渊为了安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让百姓安居乐业,利国利民在张家湾建起了大帝庙。这座大帝庙是李渊下旨,敬德督办建起来的,有碑文为证。
李渊为啥把大帝庙建在张家呢?传说是:上天当时秩序混乱,各项工作不成体统,各行其是,不能统一口径步调一致,众神仙开会商量要选出一位能统帅天庭的人来主宰上天的事,推来推去找不到合适人选,最后决定派太白金星到人间去找。太白金星下凡后走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一个趁心如意的人选。这天他来到张家湾,有几个老汉在议论张百忍如何如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说张百忍把乡村治理的井井有条,并乐善好施,救济贫困,阳光正义,不惧邪恶,主持公道……。太白金星听的是津津乐道,于是太白金星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玩童跑到张百忍家又是屙又是尿,试探张百忍是真是假。张百忍老婆看到一个小孩跑到她家屙尿,可把张百忍的老婆气坏了,抄起一个棍子就去打小孩,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是谁家的兔崽子这么糟孬人……。张百忍刚好办完事回家问清来路去脉,心平气和的给老婆说算了算了,孩子懂个啥,咋能给小孩子一般见识!安慰了老婆,又对小孩说:没事别怕,又给孩子拿了一个白面馍让小孩走了。太白金星一连几天的测试,都让太白金星感动。满心欢喜的回到了天庭,太白金星回到天庭后,把所获成果一一向众神仙说明,众神仙听后大赞太白金星的聪明才智,众议通过,就把张百忍请到天庭,说明原由,见过各路神仙,接受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此张百忍就这么坐上了玉皇大帝这个宝座,张百忍不负众望把天庭治理的规范有序,深受文武百官的称赞和爱戴,自此张百忍的名字就响彻天地。
话说唐李渊坐稳江山后,首先要顺应天时,在众文武大臣的举谏下,首先要盖一座玉皇大帝庙,感恩天地赐给他一个大唐盛世。盖什么地方呢?各抒己见,有的叫选南京,有的叫选北京,有的叫选西京。在大家争执不下时,敬德发话说老天爷出生在那里就建在哪里,唐李渊一听有理,就按敬德的想法去办。于是乎!唐李渊就巡访到张百忍的出生地张家湾,李渊看到恢河横溢积涝成灾,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心想这是上天发怒,为敬神灵,救民于水火之中,决定就把玉皇大帝庙建在张家湾,赈恢河泛滥,解百姓之苦。为此李渊一道圣旨,由敬德督办建起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玉皇大帝庙。
原大帝庙占地五六十亩,历经五年才算完工,那地势可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有凤凰台,后有望香台,前有恢河怀抱,后有伏牛山支脉依靠,好一派气势磅礴的风水宝地。龙泉喷发潺潺不断:滋养着世代黎民,见证 着时代风云沧桑巨变:纪载着王朝兴衰,官宦清正廉洁和丑恶腐败:也留下了百姓的农耕苦乐和爱恨情仇!
大帝庙至今多灾多难,唐朝到了李炎时因国家道观庙宇甚多,和尚道士泛滥,怕聚众闹事,为国家的形势和安全考虑。李炎下令毁掉国家百分之九十几的庙宇,自然大帝庙也在其内。时间来到明朝万历年间又重修大帝庙,又到抗日战争日本进攻中原,怕庙里住八路军,日本鬼子彻底把庙宇摧毁,变成一片瓦砾。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有饭吃了,经济也发展了,四邻八乡的百姓一直念念不忘大帝文化的光辉灿烂,在众香客和居士们推荐下,由张江居士和康长顺道长具体领导,乡亲们的努力玉皇大帝庙又重见日光。
屈原文化在我们家乡早有流传,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但多少年来因缺乏佐证,一直没有被认定。这就使光辉灿烂的文化被搁止千百年,爱国诗意的光彩不能在家乡熠熠生辉,这块文化瑰宝在地下静静地躺了两千多年,被沉淀、被淹没,可惜、可叹!天理自有公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17年在老百姓的施工中意外挖出来沉封已久的历史真象。“延笃葬于屈原寺的真象”。澄清了多年的历史迷团,打开了屈原的真正的历史之门,捂住了多少历史大家的伶俐之嘴,证明了历史记载的真象,屈原就是出生在南阳郡,犨城县,就是我们现在的张官营镇,屈原就是我们家乡的人,实事无辯碑文为证,屈柏为证!。
出生在张官镇的人,都为有这样的优秀文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也是其中之一,总想着为发展家乡文化做点什么,造福子孙后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灵魂。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对挖掘文化、保护文化、目底就是要振兴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提高文化的知明度,充分利用文化价值发展带动当地的旅游、运输、餐饮、住宿、手工业,加工业协调发展。提高文化的知名度,欢迎更多的文化名人前来参观考察,更希望有影响力的大家,前来为家乡文化建设增砖添瓦!重新让这片古老厚重的文化瑰宝焕发出生机盎然的活力。
有幸在诗词和健康平台结识了当代诗赋大家屈金星老师,屈金星老师是诗歌春晚总导演、总策划,总设计。多年来致力于诗歌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在当代诗坛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通过多次与屈老师的真诚交流,我向他讲了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藴,并邀请他到我们家乡考察的愿望。心诚终于感动了屈老师,他愉快应允前来看看!
这天风和日丽,春意盎然,阳光如金润泽着万物,月季如火点缀着春色,我们驱车一路畅聊,一路观赏。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美如画,无不使人心潮澎湃,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做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感恩先辈为我们负重前行,感恩我们伟大的党和我们强大的祖国!
时间如梭不知不觉,车到了我的家乡,到家小歇,在我书房喝了一杯茶,
和屈老师留影纪念,千秋永载屈老师到过我的荒野辟舍小村——康庄。驱车来到千年古村的大帝庙考察。
大帝庙当年历史记载:是香火燎绕的昌盛之地,善男信女前来膜拜祈祷,成群结队祈福祈寿,求子要女,发财致富人潮如拥来来往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那一张张喜悦的面孔都绽放着对未来希望的憧憬!时空穿梭这已是一千多年的过往了。 现在虽然也有大帝庙,和历史鼎盛时期大帝庙无法比拟,当年的辉煌早以不复存在,只有那高高在上的龙泉仍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喷薄而出潺潺不断,它跨越千年,奔腾不息,生机勃勃,记载着自己的故事,见证着时代的朝起潮落的风云变幻。 屈老师看到高台之上竞有清泉喷出,感叹不已,住足品尝,水清如镜,甘甜爽口,真乃是瑶池琼浆也!又看龙泉碑文,那沧桑古老的字迹早已被风雨侵蚀模糊不清了,但仔细看仍然可以看清几个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清龙泉》。
屈老师恋恋不舍的在此留他终身难忘的身影。 又来到凤凰台前,早已没有当年的风光无限,阁楼无影,灰飞烟灭,凤凰不知何处飞,只剩老藤缠枯枝。历经千年魂不散,只有明月知当年。一派荒芜只能听到风吹树叶的莎莎作声!凤凰台静静的躺在哪里,心里不知道有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沧桑岁月要对我们叙说!
在新建起的大帝庙前和张江居士和康道长及前来欢迎的领导合影留念。
俯瞰庙前风景,气势磅礴,恢河、南岭,小顶山尽收眼底,一派大好河山,雄伟壮观威风凛凛,真的让人看后心旷神怡,无不赞叹唐李渊选玉皇大帝庙的良苦用心!屈老师此时难掩激情!挥毫写下《中州玉皇大帝庙》这苍劲有力的七个大字。 最后来到千年古镇玉皇庙殿文化馆,
看了唐李渊下旨敬德当时建庙的碑文,又看了明万厉年间重修的碑文,又看了和玉皇大帝庙有关出土的文化瑰宝。张国红党支部书记把一桩桩一件历史文物出土年月来厉,那可是讲得清清楚楚又明白明白白,屈老师听的是那么认真,问的又那么详细,不放过每一个时代的音符,静观着每一件出土文物就象一个个时代沉默的老人,无声无息的记载着大帝庙的沧桑岁月。大帝庙是古代的茶 马古道。云、贵、川的商人和官员进京的必经之路,是多少年的古驿站。玉皇庙店村就是由玉皇大帝庙演化而来的。玉皇店自古人杰地灵,出了不少文人志士,中医名家。厚重的文化乐章深深的感动着屈老师的心,心潮澎湃写下《千古名镇玉皇店》 看完大帝庙出土文物,又欣赏了清朝名人画家李晓山的兰草真迹。
又考察了中医神针家族张江发展历史,并为老中医亲笔题词《中医神针》。 足足的一个上午就这么紧张有序的过去了,中午以粗茶淡饭向老师深表敬意!
饭毕,不顾劳累之苦,驱车来到屈原故里杨酸庄村。
镇文化站老站长,我的老书记李金广同志陪同讲解了屈原文化的来路去脉,又听学者杨老师讲解了屈原的发展活动情况。参观了屈原纪念馆,观赏了千年古柏,

了解了屈原后裔,延笃后裔,
又看了专家名人为证明屈原所写的碑文条幅!实践证明屈原出生在我们家乡是无可辯论的实事,老师感恩先祖疾书写下《天下第一屈原庙》像千年翠柏一样苍劲有力的七个大字!展示对祖先的敬仰和爱戴! 屈老师对大帝庙文化和屈原文化提出自己的感想,要挖掘、弘扬,传承,发展和利用当地文化,振兴传统艺术,搞好各项民间活动,拉动经济开发,造福子孙后代!
屈老师虽然仅有一天的考察,但他的足迹永远烙在我们家乡,百代留芳,千秋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