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原创首投)
文/周榜尧
西窗静看峨眉倩,只見飞云绕影行。
自古爬山多智者,仁常家中忆登情。
注:乐山乐水家住乐山市中区楼上,老来多病,只能在窗口静观峨眉山倩影,观白云飞渡,不时忆起青壮时登金顶的情境了!
七绝.瞻大佛
碧水潺潺浩长天,清莲端座三江前。
常来对岸瞻弥勒,乐智亲仁福寿绵。
注:乐山大佛新解,海通法师(小时名陈清莲),他来嘉州领建乐山大佛,将一朵/清莲作坐堑凿刻在凌云半山腰,其志髙远,希望当官的屁股干净,方能阵妖守土,为民谋福祉。
周榜尧于乐山

附本篇两首七绝解析:
诗歌赏析需要从多个维度解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以下是核心分析框架:
一、文本结构分析
韵律与节奏:观察诗歌的押韵规律(如尾韵、头韵)、音节排列及分行断句方式,分析其对情感表达的强化作用。
意象组合:提取核心意象(如自然景物、人物符号),梳理其逻辑关联与象征意义。例如,古典诗中“明月”常关联思乡,“落花”隐喻时光流逝。
二、语言艺术探究
修辞手法:识别比喻、拟人、通感等技巧的应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动词化活用。
语言风格:判断属于含蓄婉约(如李商隐无题诗)或直抒胸臆(如李白豪放体),并分析其与主题的契合度。
三、情感与思想解读
情感层次:区分表层情感(如离别之愁)与深层哲思(如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时代背景:结合创作年代的社会环境(如战乱、文化思潮),理解作者的表达动机。
四、跨文本比较
可选择同主题或同流派作品横向对比(如杜甫与白居易的民生题材差异),或分析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风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