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满即圆,小满即安
文//张玉森
人生是一场漫长而充满变数的旅程,在这旅程中,我们不断追寻着心中的目标,渴望着生活的完美。然而,“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句禅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迷茫中前行的道路。
“完美”,不过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宛如夜空中璀璨却遥远的星辰。在现实的大地上,人的人生永远不存在完美之说。人的一生,就像一幅绚丽却又斑驳的画卷,必然会有遗憾的笔触。这些遗憾,或是错过的机遇,或是失去的情感,它们如同生命中的暗影,却也是生命真实的一部分。没有遗憾的人生,就像没有波澜的湖面,看似平静美好,实则缺乏了灵动与韵味。

世上有两种人最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出问题。一种是得意忘形之人。他们在取得些许成就后,便迷失了自我,总认为自己能呼风唤雨,目空一切,将法律和人伦理道德抛诸脑后。他们沉醉于自己营造的虚幻光环中,肆意妄为,却不知命运的天平正悄然倾斜。古有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威震天下,自恃武力过人,刚愎自用,不听谋士之言,最终在垓下之战中陷入绝境,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他的失败,正是因为在得意之时忘却了谦逊与敬畏,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这种人,如同膨胀过度的气球,看似光彩夺目,却不堪一击,最终只能在自我膨胀中走向毁灭,落得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
另一种人则是在事业或生活中遭遇艰难险阻时,陷入绝望的深渊。他们认为天要塌下来,走投无路,于是选择破罐子破摔,走向人生的极端。就像那些在创业失败后一蹶不振的人,或是在感情受挫后自暴自弃的人,他们被眼前的困境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然而,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与困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正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没有被困境打倒,而是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那些选择放弃的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跨越眼前的障碍,没有看到困境背后隐藏的机遇。
由此可见,人一定要深知“知足常乐”的道理。在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要胜不骄,败不馁。胜利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驿站,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失败时,我们要学会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将其视为成长的垫脚石。我们应避免事事求精彩,因为生活并非一场完美的演出,而是一场真实的体验。过于追求完美,只会让我们在疲惫中迷失自我,忽略了生活中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美好。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小满,没有大满的极致与张扬,却蕴含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圆满。人生亦应如此,小满即圆,小满即安。我们不必追求事事圆满,只要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满足与安宁,便是人生的赢家。就像在平淡的日子里,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温馨的晚餐,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欣赏一场美丽的日落,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让我们以小满的心态去拥抱人生,在不完美中发现美好,在知足中收获快乐,如此,人生便处处是风景,时时有温暖。



















作者简介
张玉森,济南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就职于济南市教育局(现已退休)。退休后,他依旧钟情于书法,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展,获奖颇丰。他还是相关书协、联谊会、研究院的会员。他擅长文学创作,众多原创诗词、散文及其他文章被国内报纸、书刊及媒体平台刊载,并多次在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中获奖。他被《齐鲁文学》杂志社聘为签约作家,是中国新诗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