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摄影作品作者为樱洛
《我对这华彩夜空无欲无求》
夜幕开启,
在北半球110度的广角里,
太阳系的七兄弟,
在千古不变的自转节奏里,
硬是连成笔直的珠串——
这是一场庄严的宇宙大典。
据说七十七年,
才能重演一次。
不过从地上仰望星空的人们啊,
每次差不多都换了一批。
想到此,
我比看不出七星连线还要伤感。
无数星星布满夜空。
这是我比较认真追星
的少数几次之一。
才发觉他们不是只有白色,
蓝宝石、绿宝石、粉宝石
镶满了头顶上的大幕。
都说人天合一。
夜空中有我逝去的父亲吗?
我们也会成为星的一员吗?
观星的直播间里众人刷屏许愿。
我却不知道该如何表白,
我对这华彩夜空无欲无求。
南国的天台上微风轻拂,
我的脖颈一阵阵发酸。
璀璨的星空如镜
照出众生如蝼蚁之小。
蝼蚁般的人生,
却在盼望石破天惊。
2025月3月1日
《离群的鱼》
暴风雨,
说来就来。
海边的天气,
真是很任性。
刚才还在眼前叽喳的人们,
忽然都没了踪影。
剩下我,
走在凄风苦雨的光影里。
没有伞的庇护,
海风直接灌进衣衫。
那些孤清的感觉,
感觉自己是一条离群的鱼。
四面都是海啊,
海对面的山峰隐约,
似乎想倾诉着什么,
冰冷的嗝儿自己咽了下去。
纯然的我,
开始怀疑这个世界。
我开始学会不相信身边的鱼,
那些岸然却鬼祟的同类。
惺惺与假惺惺,
算计与被算计。
带上伪善的面具装腔作势,
还有那些避之不及的远离。
以帮助的名义,
设置圈套。
以轻蔑的口吻,
暗藏杀机。
一条离群的鱼,
在冰冷的海风里。
瑟瑟看着这荒诞的世界,
躲避圈套远离同类。
2025年4月20日
《无花的四月》
这个四月,
没有艳阳照拂。
那些粉红的花瓣,
遗落在东壁村的小道上。
霞浦失去了斑斓的光影,
只有我撑伞走在雨中。
一切来得如此迅疾,
我遭遇一场未经演练的考验。
心机与伪善,
誓言与背弃,
就这样错乱成难辩的经纬线,
叫我如何收拾这丝丝缕缕。
梦变得不再宁静,
黑暗趁着夜色入侵。
一些相熟的脸,
变得如此陌生和扭曲。
寂寂间,
梦里没有一朵向阳花。
2025年4月21日
《浯溪》
潇湘之地的浯溪,
一条不起眼的溪流,
却承载起中国书法史的滔滔奔流。
因着曾任道州刺史的元结,
和应邀来访的好友颜真卿,
从此闪耀着大唐中兴颂的千年荣光。
两位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忠臣,
在浯溪边彻夜长谈。
他们把对乱贼的痛斥,
对王朝中兴的期盼的赞颂,
化作澎湃的雄文和浑博的正楷,
一刀一刀刻于这临江的绝壁。
浯溪潺潺,
带着满腔热忱,
投入潇湘宽广的怀抱。
江水滔滔,
忠臣的豪迈和激昂,
融入千年江涛拍岸回响。
2025年5月1日
《小石潭》
这已经不可以称之为潭了——
因为没有一样汪深不见底的水。
水面上泛着上游漂下来的三三两两的白沫,
这绝不是那如浮在空气中鱼儿的呼吸,
我相信是由于那如影随形的水质污染。
物是人非,
连身处偏野之境的小石潭也不能免俗。
那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的两岸怪石,
据说早年在炸药的轰隆声中,
撕扯下来做了兴修水库的石料。
我不知道,
今日无石无潭的小石潭,
是否还能回忆起一位唐代文豪,
对它忘情之赞美——
那是一种对于寂寥寒骨的领悟和共鸣,
如今只有水上的浮沫在声声叹息……
原先潭中的精灵,
那些佁然不动、往来翕忽的鱼儿,
你们也彻底消失了吗?
你们会不会宽恕这造化弄人,
偶尔游回这物是人非的故地?
2025年5月1日游 后补记
《女儿》
忽然想起,
写了这么多首诗,
还没有一首给你的诗。
这次你回来探亲,
感觉我俩之间的气氛,
松弛了不少。
以前还真没这么多时间,
寸步不离地相守。
你安静在Pad上画着漫画,
我戴着耳机上着网课。
在同一个空间互不打搅,
但彼此都能感到心的靠近。
盼了七百多天,
你翩然回到,
妈妈栖居的江南小城。
真的应验那句话:
娘在哪里,
哪里就是孩子万里奔赴的家。
有时候看着你成熟长大的身影,
脑海里浮现的,
却是你孩童的模样。
就在这种跨越三十年的闪回里,
我有些分不清哪些是现实,
哪些又是回忆。
是啊回忆占据了绝大部分,
只因我对你的现在知之甚少。
更是无法真切地参与。
你在她乡的十二三个春秋,
也只能通过手机,
游丝般地接通和捕捉。
多希望你还在妈妈的膝盖上,
咯吱咯吱地哂笑。
可是这时间的河流,
把你我分开在这遥遥的东西半球。
短暂的春天里的相聚,
转瞬又化作相思的冷秋。
2025年5月10日
【作者简介】唐璎洛,原名唐中,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生物系、新闻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当代文学艺术作家群成员。复旦大学新校歌《复旦的光华》词作者。2020年出版个人诗集《璎珞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总编辑:湖畔烟树
执行编辑:艾玛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