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与熟宣是中国传统书画用纸(宣纸)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加工工艺、吸水性、适用场景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对比:
1. 加工工艺**
- **生宣**:
直接由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等原料制成,未经胶矾处理(或胶矾含量极低),保留纸张天然的纤维结构,质地柔软疏松。
- **熟宣**:
在生宣基础上刷涂胶矾(明胶+明矾混合液),形成一层“保护膜”,降低了纸张的吸水性,质地更紧密、光滑。
---
### **2. 吸水性**
- **生宣**:
**吸水性极强**,墨汁接触纸面后会迅速渗透、晕散,形成“墨韵”效果。
- **熟宣**:
**吸水性弱**,墨色停留在纸面,不易洇染,线条边缘清晰。
### **3. 适用场景**
- **生宣**:
- **写意画**:适合水墨淋漓、追求晕染效果的大写意、小写意绘画。
- **草书、行书**:墨色变化丰富,能体现笔触的干湿浓淡。
- **熟宣**:
- **工笔画**:用于精细勾勒、反复渲染的工笔重彩或白描。
- **楷书、隶书**:需要清晰笔画和稳定墨色的书法创作。
- **描金、矾染**:熟宣可承载矿物颜料、金银粉等特殊材料。
---
### **4. 墨色效果**
- **生宣**:
墨色层次感强,一笔落下会自然形成“枯湿浓淡”的变化,适合表现动态与意境。
- **熟宣**:
墨色均匀稳定,适合细致刻画,但若反复涂抹可能导致纸张破损。
---
### **5. 纸张特性**
- **生宣**:
- 久存后易氧化发黄,但韧性较好。
- 对运笔速度要求高,需快速掌控墨量,否则易洇墨失控。
- **熟宣**:
- 胶矾可能随时间脱落(称为“漏矾”),导致局部吸水,影响保存。
- 质地较脆,折叠易产生裂痕。
---
### **常见误区**
- **“生宣不适合初学者”**:
并非绝对,生宣适合追求水墨韵味的创作者,但需要练习控墨技巧。
- **“熟宣只能画工笔”**:
也可用于书法或特殊效果,如小楷或需要精准线条的作品。
### **其他类型**
- **半生熟宣**:
胶矾处理程度介于生熟之间,吸水性适中,适合兼工带写的画法或行楷书,是初学者的常用选择。
**总结**
- **选生宣**:追求水墨自然晕染、写意洒脱的艺术效果。
- **选熟宣**:需要精细控制线条、色彩叠加或长期渲染的作品。
根据创作需求灵活选择,也可通过局部刷胶矾将生宣改制为熟宣,或通过实践掌握不同纸张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