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下斗争
王侠
陕西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更在近现代的革命浪潮中,成为了一处没有硝烟却充满生死较量的激烈战场。在这里,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隐姓埋名,以非凡的智慧与无畏的勇气,在地下工作中默默奉献,为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其事迹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构成了这个世界独有的壮丽红色景观。
20 世纪 20 年代,陕西大地上涌动着革命的思潮。王尚德,作为那个时代杰出的革命者代表,其人生轨迹便是陕西地下工作早期艰辛探索的生动写照。1926 年春,他怀揣着对革命的热忱奔赴广州,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工作,积极传播革命思想。这年初,他将赤水职业学校共青团团员张宗逊、姚俊明送入黄埔军校学习,为革命事业培养骨干力量。次年 1 月 21 日,王尚德随军抵达西安,被选为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候补执委,后递补为农民部长,不久又调任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印刷局局长。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复杂变化,1928 年春,宣化事件之后,王尚德受到匪特严密监视,处境险恶,但他毫不退缩,按照组织指示转入地下斗争,先后在崇凝、高塘地区创建苏维埃。他在黑暗中高举着革命的火把,为迷茫中的群众指引方向,也在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了智慧与毅力的较量。5 月 1 日,他赴洛南迎接许权中部队出山,参加渭华起义,起义失败后,又随部队撤离渭华地区,在河南邓县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即便后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也始终坚贞不屈,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后,依然继续投身革命事业。1931 年春,王尚德更名王璋峰,返陕到达西安,被党组织安排在《西北文化日报》任营业部主任,并发表《日本出兵东三省的面面观》,以犀利的笔触揭露敌人的阴谋,唤起民众的爱国意识。他的人生历程,是那个时代陕西地下工作者在艰难险阻中前赴后继、勇挑革命重担的生动缩影,他们如同在黑夜中前行的孤勇者,虽孤独却坚定,为革命火种的传播与保留奉献了一切。
在陕西地下工作的宏大叙事中,情报工作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秦治安,这位在隐蔽战线工作的杰出战士,用他的一生谱写了荡气回肠的情报工作之歌。早在五卅运动时期,他就是游行队伍的总指挥,在上海宝山路口面对反动军警的枪击,毫不畏惧地爬上电车顶,指挥游行队伍撤退,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领导才能。1936 年,他奉调回西安,以公开职业作掩护,在白色恐怖中积极为我党收集情报,并建立秘密电台,架起了与延安及其他解放区的秘密通讯桥梁。他每日行走在刀刃之上,与敌人的特务、间谍斗智斗勇,对国民党军队的兵员数量、武器装备等情报进行详细收集,并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我党,为我军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在国民党特务如狼似虎的严密监视下,他机智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巧妙地躲避敌人的追查,使得我党的情报工作得以在西安持续稳定地开展。秦治安和他的战友们在隐蔽的情报战线上,以非凡的智慧与胆识,为革命事业的胜利贡献了关键力量,他们的事迹彰显了陕西地下工作者在无声交锋中的英勇与无畏,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隐蔽战线的卓越智慧和坚定信念。
解放战争时期,陕西地下工作者在白区布点工作中展现了惊人的坚韧与毅力。电影《凤翔 1949》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发生在凤翔的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1949 年 5 月 22 日,中共地下党员寇学文等策划发起了凤翔武装起义。在起义前的筹备阶段,地下党员们面临着敌人的严密监控、复杂的局势以及随时可能暴露的巨大风险。他们深入敌后,秘密串联各方力量,积极发动群众,巧妙地组织武器装备,为起义积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巧妙地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和掩护身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传递情报、协调行动,每一次的接头、每一次的联络都充满了危险,但他们凭借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在他们的精心组织和英勇斗争下,凤翔武装起义取得了成功,有力地配合了第一野战军的军事行动,加速了陕西的解放进程。影片中所展现的地下工作者们在危机四伏的白区布点工作中,相互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革命友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忱,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隐蔽战线中凝聚起来的强大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秦巴山区,这片风景秀丽却又地形复杂的区域,也曾是陕西地下工作者开展斗争的重要战场。老作家孙扬历经 53 年收集素材、走访历史人物创作的 110 万言长篇小说《兴安踪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 1938 年至 1941 年间,秦巴山区地下党组织与敌人斗争的激烈场景。当时,地下工作者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要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还要克服山区生活条件的极度恶劣。他们走村串户,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革命主张,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在与世隔绝的山区里,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对地形的熟悉,建立了许多秘密联络点和交通线,在崇山峻岭之间编织起了一张坚不可摧的革命网络。在与敌人的多次正面交锋中,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成功地保护了山区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这些地下工作者们在秦巴山区的隐蔽鏖战,不仅为当地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整个陕南地区的革命斗争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秦巴山区永恒的红色记忆,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革命目标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概。
参加地下工作斗争的有许多人,其中还有吕剑人,罗文治,樊一鸣,伍仲秋,杨立志,等等,等等。以及极其秘密的特别的军事情报组,以至敌人的军长、师长还不知道军事部署,而我们的领导机关已经洞悉敌军的各项部署,甚至是一星半点后勤保障,都了如指掌。
陕西地下工作的伟大历程,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史诗。他们在那黑暗的岁月里,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智慧勇气,在隐蔽战线上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我们永远怀念革命的斗争,怀念他们这些英勇的战士!

田冲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