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领导,各界诗友
大家好!
此刻,我们相聚在这充满诗意的空间里,仿佛踏入了一片精神的桃源。诗歌,是人类心灵最纯粹的结晶,是穿越时空的灵魂对话,它用凝练的语言,承载着无尽的情感与哲思。
在这方天地中,有人用诗句勾勒山河壮丽,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有人以文字倾诉内心的温柔与沧桑,那些细腻的笔触,总能触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捧出的一颗真心,或热烈,或含蓄,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今天的聚会,是一场诗意的狂欢。希望我们能在彼此的诗歌分享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获得新的灵感与启迪。让我们暂时放下生活的琐碎,沉浸在这诗意的氛围里,自由地表达、真诚地交流,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诗歌记忆。
最后,愿诗歌永远与我们相伴,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现在,就让我们尽情享受这场诗歌盛宴吧!谢谢大家!
《如何写好诗歌》
尊敬的领导、各位诗友: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聚会上与大家分享诗歌创作路上的思考与感悟。作为一个同样在文字中跋涉的同行者,我想用三个关键词,聊聊诗歌于我而言的意义。
第一个词是 “观察”。诗歌创作的起点,往往藏在我们的生活里。清晨菜市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深夜加班时窗外孤独的路灯、朋友聊天时不经意的叹息……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都是诗歌的种子。我常随身携带着便笺,记录下那些触动内心的画面与对话,它们可能当时只是零散的碎片,但经过沉淀与发酵,终将成为诗句的骨骼。比如,有位诗友将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轮椅滚动的声响,写成了关于生命与坚韧的诗篇,这种从细微处挖掘诗意的能力,正是诗歌鲜活的生命力所在。
第二个词是 “真诚”。诗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堆砌,最动人的永远是真实的情感。我们不必刻意追求“伟大的主题”,愤怒、喜悦、孤独,甚至是难以名状的迷茫,都是值得书写的存在。我曾读过一首描写失眠的诗,作者用“钟表的齿轮啃食着黑夜”这样直白却精准的比喻,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共鸣。真诚意味着敢于剖开自己,将内心的柔软与脆弱袒露在文字里,让读者在诗句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最后一个词是 “突破”。诗歌的魅力在于它永无止境的可能性。我们既需要向经典诗人学习技巧,也要敢于打破常规。尝试用新的视角解构熟悉的事物,比如把城市比作钢铁森林里游走的巨兽,或是将月光写成银河的碎屑。同时,不妨跨界吸收养分——绘画的色彩感、音乐的节奏感、哲学的思辨性,都能为诗歌注入新的活力。
创作之路或许孤独,但当我们在这里相聚,就像无数萤火汇聚成星河。期待未来能与大家继续在文字中相遇,用诗歌记录生命的震颤,也照亮彼此的心灵。
谢谢大家!
(摄影及拍照:申吉忠、张国勋)
作者简介:
丁洁,曾经的文艺青年。写作、画画都是为了让生活色彩斑斓些,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