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 坝
作者:石国华(北京)
人生如棋,岁月当歌。
棉湖农场是在鄱阳湖畔围垦的一个种植农场。早年,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公社组织各大队的农民们挑土围垦起来的,总面积大约五百亩,其中水稻田大约三百亩,低洼的水潭约两百亩。
七十年代初期,公社重新开发,作为下放来这里的知青们锻炼,劳动和生活的农场,这就是知识青年们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
七十年代末期,时值五六月份的大雨季节,鄱阳湖水上涨,时时刻刻都对围垦堤坝造成威胁,随时都会冲垮堤坝;围垦的农田遭到湖内积水的淹没,低洼的水潭变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湖泊,越过湖边的栏坝,直接进入稻田,淹没绿叶葱葱的水稻。
“今年鄱阳湖水又上涨了,我们的围垦稻田又要被大水淹没了啊” 光华队长在知青会上说。
“我们必须守护好围垦堤坝,不能再被大水冲塌,不然,
我们的水稻就要被淹没,我们今年的劳动就全白费了。”
“去年,大水上涨,我们在公社统一安排下,调动了公社的力量,帮助加固了堤坝, 就保住了水稻没有被淹没。”
队长在知青大会上,反复强调,要提前上坝观察,查看堤坝的每一个地方,看看是否有渗水?发现渗水要及时补救和填补,否则,就会由于压力大,渗透力就大,小小的渗漏就会造成巨大的漏洞,造成堤坝垮塌。
同时,安排在坝内抽水,把坝内的积水用抽水机日夜的抽取,排到坝外。不然 坝内积水太多,就会淹没正在成熟的水稻,造成巨大的损失。
日夜的巡查,天天的捡漏,整个农场高度重视,几十个知青们每天都在为保护堤坝而奔忙。
一
每年的五六月份,就是大水季节。每天都是倾盆大雨,无法在田里劳动。但,受到大雨的侵袭,鄱阳湖水天天在上涨,棉湖的稻田是在鄱阳湖畔围垦起来的三百亩水稻田,知青们就是在这个农场劳动。
这个围垦的稻田,既受到鄱阳湖水上涨在外部造成的压力,水位上升到坝顶的边缘,人在堤坝上走动,就像是走在摇晃的钢丝绳上,自我感觉在摇晃,感到头晕和不稳定。通常,在涨水季节,女知青们不能上堤坝走动,只是安排男知青们分批在堤坝上检查渗漏情况。
由于大雨,堤坝内部的积水也很多,堤坝内部的一个小湖也是被水淹没过栏坝。如果水太大了,就会漫过湖畔,直接冲进稻田,给水稻造成损害。
为此,知青队的领导们非常重视,每天都非常关心天气变化,鄱阳湖水上涨,堤坝内部积水的情况,每天都要在堤坝内外,堤坝上查看。
“今天,检查了堤坝,没有发现渗漏情况,水位离坝顶还有一米多,但可以看到水位在上涨。”队长说。
“我们今年播种,插秧了三百亩,水稻长势喜人,绿悠悠的,稻穗也是绿悠悠的,已经开花结果了。”
队长说,我们付出了辛劳,就等着夏天收割第一批粮食了。如果顺利,我们还将在立秋前,为秋天的水稻插秧,将在深秋收割第二批粮食。这就是我们的收获,这就是我们的成绩。
涨水季节,每天下大雨,水位上涨,堤坝遭到大雨的冲刷,鄱阳湖水的上涨,对堤坝的外部产生巨大的压力,面临随时被冲垮的危险。而坝内的积水也在大雨中不断的上涨,也是面临积水成灾的危险。
面对坝内积水的情况,公社特别安排了一台抽水机,日夜不停的往外抽水。由专人日夜值班,看护抽水机的运行。
一天上午,光华队长带领三位知青在堤坝上巡查,发行在坝内有个冒泡,一股小小的溪流从坝底冒出来,流向了坝内的湖里。
这就是堤坝渗漏的表象,就是在堤坝的外部,鄱阳湖的一侧有漏洞,在坝内坝外的压力差下,产生的渗漏。如果处理不好,这个渗漏洞会越来越大,导致大坝的崩塌,坝内的三百亩稻田将要全部被淹没。今年的劳动付出将要付之东流,白白劳动了。
“嘿,各位知青,我们的堤坝面临垮塌的危险,必须立即堵塞漏洞,必须立即准备工具,男知青们立即上坝,开始堵塞。”队长大声说。
同时,把这个渗漏情况汇报到公社领导,让他们来到现场查看,并根据当地堵塞漏洞的经验,指导堵塞漏洞的工作。
二
大雨还在继续下,鄱阳湖水时刻都在上涨。
堤坝的漏洞的渗水在增加,说明是漏洞在增大。
情况万分危急,在公司领导到达之前,光华队长组织男知青们上坝,开展堵塞漏洞工作。
堤坝是在鄱阳湖畔上的,坝基到坝顶的高度有十多米。都是依靠挑土一点一点的累积筹建起来的。
鄱阳湖水上涨到了离坝顶才一米距离,说明堤坝在湖畔上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现在,坝底渗水了,还不知道在鄱阳湖这边的侧面,渗水的位置。
光华队长带头,带领三位游泳比较好的知青,到坝内渗水的外坝上寻找渗漏点。
三名知青下水,潜水到坝底,凭着自身的感触,看看在哪一个位置有渗水的痕迹,有水吸引力的感觉。
天还在下雨,鄱阳湖畔的风也很大, 虽然是五六月份,但在湖边还是感觉很冷的。农民们都穿上棉衣了。但为了寻找到渗漏,三名知青不顾寒冷,下水探索。
人们都知道,在这样危险的时刻,下水寻找和探索,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过去,也没有安全措施,就是直接下水,潜入水中,凭着自身的感受和感触,探寻渗漏点。
终于,在水深大约三米的堤坝侧面上,感觉到了有渗水的痕迹,有水吸引力的感觉。
由于三米深,还无法做标记,只能是这三位知青不断的下沉,在堤坝没有被水淹没的地方做好标记,做好下沉水中的标记。
堵塞是当务之急,堤坝又是在鄱阳湖畔的斜面上填土而成的,渗漏点在堤坝的中间位置。
“我感觉到了,有水吸引的感觉,好像是被吸入的感觉。但吸引力还不是很大。”光华说。
“我也是这个感觉,有吸引力,有一个小洞的形状。”另一位下水的知青说。
“我感觉渗透力在不断增加,我下水几次了,就是有不同的感觉。”第三位下水的知青说。
带队干部赶快把准备好的破旧棉絮条,每一次都是这三位知青轮流的潜入水下,不断的堵塞。
同时,安排几个人在坝内查看渗漏水流,是否发生变化。
当一个人下水完成堵塞时,内部的渗水立即减少了。大家非常高兴,认为一定被堵住了。当大家还在高兴的时候,坝内检测的人立即高声喊道,渗水水流又大了,还没有堵住啊。
“嘿,渗水的溪流又变大了。”
“渗水的颜色是浑黄色的,是刚刚堵塞的时候造成的。”
在堤坝上的人听到这个声音,心里非常着急,心里非常沉重,真是担心发生溃坝事件。
这三位知青顶着寒冷,不断的下水堵塞。每一次都似乎堵住了,但过了一会儿,又开始渗漏了。而且,一次比一次的流水量大。这种堵塞的效果无法完成。而且,渗水的漏洞越来越大,情况非常危急。
五六月份的天气,鄱阳湖畔的风,造成了坝上很冷。连续两天的堵塞工作,没有任何进展,漏洞还在增大。
天天下雨,农场的男知青们的短裤都给这三位天天下水的人穿,由于下雨,衣服都干不了,房间里挂满了短裤。真是没有办法。
农民们都穿上棉衣了,头上戴一顶斗笠,几乎都是赤脚,在坝上,共同堵塞渗漏。
农场领导为了关心下水知青的冷暖,每天特意在食堂煮了一窝热的姜汤,没有糖份,就是白开水煮熟的,拿到堤坝上,在下水知青上岸后立即端一碗热乎乎的姜汤给他喝,以便缓和身上冷的感觉,让人感觉到暖和点。
危险的时刻,困难的日子,都真正体现了互相关爱的温暖,知青们兄弟般的情谊,也看到了知青们真正的献身精神和对事业的拼搏精神。
这种情况坚持了三天,还是没有堵住渗漏。
在农场里被用来堵塞漏洞的棉絮也用完了,再没有其它什么东西可以堵塞漏洞了。
坝内的渗水越来越大,说明坝外的漏洞越来越大了。
万分危急,公社领导来到了现场,查看情况。立即组织农民们,不是采取堵塞方式,而是,直接在坝的边沿,造一个围圈作为围栏,挑土填埋,在堤坝外面重新填了一堵坝,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坝面、这样这个渗漏就被堵住了。
雨还在继续下,鄱阳湖水还是天天在上涨。
三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水清澈,微波荡漾,真是美丽的天然海洋。枯水季节,水位很低,就是低洼的湖泊。涨水季节,波浪涛涛,遥看就是一派茫茫的大海。
棉湖农场就是在鄱阳湖畔上围垦起来的,有三百亩稻田,加上坝内的湖,总面积大约有五百亩,因此,其围垦的大半圆的周长估计在一千米,整个堤坝都在鄱阳湖面上,每一寸都受到鄱阳湖水的侵袭。
历经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展现不同的风貌。春天绿悠悠的草地,布满鲜花的湖畔,给人一种春天花园的景色;夏天也是绿悠悠,稻田里的水稻,绿色的波浪随风飘荡,真实的绿色海洋,给人一种美丽的观赏。秋天,更是金黄色的稻田,金海茫茫,随风飘荡,呈现的就是丰收的景色。冬天,白雪覆盖,白茫茫,宽敞的白色地毯。棉湖的景色就是一个美丽的乐园。
稻田与知青们居住的地方,隔着一条河流。
知青们每天出工的必由之路是一座拱桥,桥下面是十几米深的棉湖河水。
在鄱阳湖涨水季节,收工回家的必由之路,横跨棉湖河上的小桥被暴涨的河水淹没,大家只能依靠木排渡河,就是在河两岸固定一个木桩,在两个木桩之间用一根六毫米粗的钢丝连接着,作为水中木排的牵引。人站在木排上,手拉钢丝,木排就缓缓移动过河。
平常的运行非常平稳,顺利。但,隐患就蕴藏在平常之中,危险就埋藏在笑脸之中。
最惊险的一幕是,在一次大暴雨之后,河水暴涨,喘急,在大家收工登上木排的瞬间,由于依靠在堤坝一端的部位没有压住堤坝上而悬空了,造成了木排不平衡而侧翻。靠近堤坝一端的木排受重力压迫被压入水中,而位于水中的一端高高翘起来,本来用来牵引过河的钢丝绳刚好位于人的腰部位置,此时的不平衡,在钢丝绳右侧的八位女知青被全部挤下了河水里,一个个掉进了湍急的河流中。
喊声,哭声,响成一片。
落水的八位女知青在水中挣扎,一会儿浮起来,一会儿沉下去,水还在流动,落水的人离开木排越来越远了,向下游飘动。
情况万分危急!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光华刚巧在木排的左侧没有落入水中,一面让没有落水的人赶紧将木排边沿的落水人拉上木排,一面让会游泳的人跳入河水中救人。
“春华,赶快跳入河中,抢救落水的人。”
“还有几位男知青们赶快跳入水中,不要让他们被水冲走了。”
光华带头跳入水中,抓住一个女知青,推到木排边,让木排上的人拉上来。光华又返回抓住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其他的几个男知青也是这样的方法,将八位女知青全面救上来了。
经过紧张激烈的拼搏,冒着自身的危险,奋力将一个个女知青姐妹救上了安全的方舟。
洪水就是灾难,需要认真对待,高度防备,不要发生任何损伤。
四
洪水是无情的!
遇到涨水季节,围垦的农田就成为了一个遭受灾难的场所。面临的就是堤坝的溃坝。本来是美丽的,丰收的乐园,就在瞬间变成了汪洋大海,全部的辛劳都将化为泡影。
堤坝上的任何渗漏,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这个漏洞被堵住了,但是,其它的地方还是有渗漏的风险。
棉湖堤坝上的风险在风雨中始终存在,任何一点的渗漏,就会造成巨大的溃坝。虽然每天都在认真的查看,但是,堤坝是泥土堆积而成的,任何一点的渗漏,都会造成泥土的松散和溃坝。
光华带着知青们天天在堤坝上巡查,白天容易查看坝上的情况,但是,晚上就无法查看了。何况将近一千米的堤坝,有一点渗漏是很难发现的。
果然,在另外一处,发现了一个渗漏点。
光华说,我们要全力以赴的投入,首先就是要查到渗漏点,才能一点一点的堵塞。
总不可能总是请农民来挑土,再填充一个半岛圆形的坝面。这次,同样是由这三位知青下水探索,又从外面找来了好多破旧的棉絮,旧衣料,用于堵塞用。
开始的第一天,靠这种方式堵塞,起到了一点作用。但成效不大,今天堵住了,明天又渗漏了。
在这种情况下,公社领导就到县里,请打捞队的人来堵塞。他们携带了潜水衣,可以直接潜入水下,下水堵塞。
第一天的劳作是非常成功的,当天就堵住了渗漏。
为了保证堤坝的堵塞不再发生,光华要求他们不要离开回去,留在农场呆上三天,看看情况如何。
“根据我们以前堵塞的情况,今天堵住了,由于渗漏的原因,明天可能还会再渗漏。请你们在这里观察三天。”光华说。
“如果三天后没有发生渗漏,你们就可以离开了。”
第一天情况很好,上午堵塞完了,下午没有再渗漏了。大家非常高兴,为此感到高兴。
但湖内的抽水机还是日夜在抽水,不停的工作。
打捞队的潜水衣服,戴上很大的头盔,很重的,要附上两个巨大的铅球,才能让充气的潜水衣能够下沉,不然,当人穿上充气的外衣时,是不能沉入到水下的。
晚上,光华为抽水机值班。同时,还要看护打捞队放在堤坝上的全套潜水设备和衣服。
光华与同伴看到这些潜水设备和衣服,觉得好奇,也觉得可以自己穿在身上感受一下。
第二天早上,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堤坝上就有人走动,这也是一条通往前方路的通道。
光华与同值班的人突然想到,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吓唬吓唬一下路人吧。哈哈。
当光华看到坝的另一端有个挑担的人来了。光华立即爬到坝顶,穿上打捞队的衣服,并让同伴打气,使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怪物。不动的时候,就躺着,看不出来是一个怪物。但一坐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怪物了。
光华穿好衣服,充好气体后,就躺着不动。由于天是蒙蒙亮,看得不是很清楚,也不是很远。当看到这个挑担的人走近才十几米的时候,光华突然坐起来。这样,在挑担人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怪物。吓得他当即丢下担子,就拼命的往回跑。
这时候,光华让同伴赶快脱掉衣服,怪物就立即消失了。二人就坐在坝上,等那个丢担子的人回来。
过了一会儿,天也慢慢变亮了。
那个丢担子的人走回来了。看到有两个人坐在那里,自己的担子也还在那里,怎么没有那个怪物呢。
“你们二人怎么在这里,没有看到一个巨大的怪物吗?”挑担的人问。
“我刚刚到这里,看到一个怪物,巨大的身材,巨大的头颅,还在不停的摇动啊。你们没有看见吗?”
“真是吓死我,差点没命了啊。”
挑担人反复说着。
“我们也是刚刚到这里,没有看到什么怪物啊。”光华说。
“是不是你看错了啊,这里怎么会有怪物呢?”
“哈哈,真有意思,好玩。”事后,光华与同伴说起了笑话。
这样,打捞队在知青农场呆了三天,原来堵塞的漏洞没有再渗漏了,就回县城了。
五
大雨还是天天下,真是风雨无阻啊。
千米长的大坝,每天都受到风雨的侵袭,大水上涨的压力,随时都有被冲垮的危险。
光华还是不敢放松警惕,每天还是派人上坝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天发怒了,地震动了。
一天清早,天还没有亮,光华就听到巨大的隆隆声响,好像是天上的雷声,但当时没有下雨啊。好像是风暴来临的前夕,但也没有风暴啊。这是什么声音呢?
光华赶快起床,穿上衣服,赶快到外面去看看。
声音是从围垦的大坝上传来的。
知青们居住的地方离围垦的农田隔着一条河,不在一起,每天上工,还得越过这条河,才能到达农田。
光华赶快往围垦的农田跑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声音?
当他登上木排,拉过河后,到达围垦的大坝上时,看到了,在大坝的另外一端,敞开了一个大约三十米宽的缺口,一股巨大的激流从鄱阳湖越过大坝的缺口,冲进了围垦的大坝。就像是奔腾的群马,直接冲进了农田;就像天上落下的幕帘,悬挂在空中,奔泻而下;就像是巨大的洪流,瞬间淹没了肥沃的农田;更像是万恶的野兽,侵吞了丰收的粮仓。
此时此刻,光华心中感到无比的痛苦,两眼涌出了波澜一样的眼泪。痛苦的哭声惊动了原野,像发疯一样,在堤坝上奔跑。
光华立即跑回农场,大声呼喊着,“我们的堤坝被大水冲垮了,我们的农田被大水淹没了,大家赶快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辛劳全被大水冲走了。”
“大家到湖里去看看吧,注意安全,不要下水。”
光华在不断的高喊,不断的指挥,不停的跑动,让知青们到堤坝上看看,一年付出辛劳的丰收成果被大水冲走了,一年的付出全部化为泡影了,心中真是无比的痛苦。
全部知青们都到堤坝上,看到巨大的水流在缺口冲进围垦的稻田。虽然暂时还没有全部淹没,但巨大的水流像巨大的瀑布,巨大的洪流,连续不断的冲进来,看到湖内的水位在迅速升高。
首先是围垦坝内的湖面在不断的上升,不断的越过湖边的草丛,越过湖边的小坝,慢慢进入了稻田。
绿悠葱葱的水稻,在大水的冲击下,不断的摆动,可以看到水位在慢慢上升到稻杆的中部,再慢慢淹没稻苗,稍微低一点的稻田,水位漫过稻杆,将稻苗全部沉浸在水下了;稍微高一点的稻田,可以看到水位在不断的上升,随着晨风的吹拂,稻杆在不停的摇摆,真的像海上的波澜,一波一波的颠簸起伏;整个湖内,瞬间就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海洋;随着大水的冲击,波浪滚滚,在早上朝阳的照射下,波澜涛涛,闪闪发光。
“哭声,喊声,我的心碎了。”
“看到这种状况,我们都哭了,我们都瘫痪了。”
“我们都深深感到,靠天吃饭真是不容易,一定要凭着自己的努力,改造大自然,才能使得自己有保障。”
“我们这一年的辛劳全部泡汤了!”
“大家振奋精神,我们一定要努力拼搏,另创新业,养活我们自己。”
当天,光华组织全体知青们召开了一个大会,组织大家到被冲垮的缺口看看,在围垦的大坝上走动,看看,让大家看看大坝被大水冲垮的悲痛场面,体会自己辛苦的劳动全部被冲走的痛苦,感受自己内心的辛劳和付出就全部泡汤的结局。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这就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会上,光华反复的告诉大家,这一年来,大家是非常辛劳的,付出了很多。但我们看到我们的水稻就要丰收了,这就是我们劳动的业绩。
大家看到我们这一年来的辛劳,种植了三百亩水稻,即将丰收了,这就是证明,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有能力创造世界,创造业绩,这就是在广阔天地锻炼成长的收获,也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会上,光华鼓励大家要振作精神,不要泄气,不要放弃,为了前途,为了生活,为了进步,一定要努力,再创佳绩。
“我们一定要振作精神,另开辟一条新路,为了生活,为了做出成绩而奋斗。”
“棉湖的堤坝被大水冲垮了,这是极大的不幸,我们心痛,悲伤。但我们也要认清楚,这是大自然给了我们一堂深刻人心的教训。我们不会忘记,牢记心中。”
“为保护大坝,我们的知青们付出了辛劳,献出了自己的热能和力量,这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大事,一定上报到公社,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表彰。”
光华带着沉痛的心情,也是站立在更高的一个平台,既总结了过去的工作,也对此次灾难表示难过。更多的是给予知青们的鼓励和给予更多更好的希望。
棉湖农场是一个锻炼知青成长的地方。五十多位知青在这里勤劳的付出,自己养活自己,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年年都获得丰收。
鄱阳湖畔的棉湖农场,就像鄱阳湖畔的一颗明珠,无论春天的到来,夏日的阳光,秋天的丰收,冬天的白雪茫茫,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成为了一个靓丽的风景区,一个让知青们回忆往事,珍惜现在,期盼未来的,值得纪念的园地。
石国华,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下放知青,曾担任国企高管,外企首席代表,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热爱文学,喜欢诗歌散文写作,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