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评:王海顺《读登奎主席<祭山雀文>有感(通韵)》
傅贺楠
【简介】贺楠:又名傅贺楠,孤侠义客,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诗风以豪放的性格隽写人生最美的境界!著有私人专辑《人生八雅》,《傅贺楠诗集》等均在各大网络平台发表。《金花茶》收录在《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一书;2017年被《中华文艺》授予“当代知名诗人”称号,作品收录在《当代知名作家文选》一书。贺楠愿用通感的脚步探索韵海的音符,缔造穿越时空的想象,涂美尘世间的自我来渲染万物。
傅贺楠解析
1. 从生存角度剖析
山雀生存困境的揭示:诗中“孤雀呜呼不尽哀,因缘投奔到窗台”描绘出山雀孤独死去的悲哀场景,暗示它或许因生存艰难才来到窗台寻求庇护,体现出山雀生存面临着诸多未知的威胁与挑战。“楼宇毫无筑巢处,城区难有立锥宅”则更直白地指出,在城市环境中,山雀缺乏适宜的生存空间。高楼大厦林立,却没有它可以安心筑巢的地方,城市的发展使得山雀这类生物的生存领地被严重挤压,反映出山雀在城市环境下生存的窘迫与艰难。
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孤雀呜呼不尽哀”,一只山雀的死亡,引发作者无尽的哀伤,凸显出生命在面对生存困境时的脆弱。这只山雀可能在寻找食物、躲避天敌、寻觅栖息地等生存过程中,遭遇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最终失去生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命在大自然生存法则面前的渺小与脆弱。
2. 从现实角度剖析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诗中描绘的山雀在城市中找不到筑巢之所的状况,映射出当下现实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不断扩张自己的生活空间,大量自然栖息地被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这促使人们反思在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是否忽略了与其他生物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给野生动物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
文学情感与现实意义的融合:“深沉笔墨诚托意,扬抑声音聊寄怀”表明作者张登奎通过《祭山雀文》这一文学作品,以深沉的笔墨寄托对山雀的情感,而本诗作者王海顺也借这首感言诗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文学创作与回应,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具有现实意义,以文学的方式唤起人们对现实中动物生存困境的关注,呼吁人们秉持善良之心,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行动,体现了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与引导。
附 ——
读登奎主席《祭山雀文》有感(通韵)
王海顺
孤雀呜呼不尽哀,因缘投奔到窗台。
深沉笔墨诚托意,扬抑声音聊寄怀。
楼宇毫无筑巢处,城区难有立锥宅。
时人痛洒潸潸泪,一缕柔肠从善哉。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