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一条江》 (七首)
萨仁图娅
《端午,致敬一条江》
两千年滔滔流淌
八万里云月怀石的沧浪
波动楚辞的音韵辉芒
激荡离骚的千秋鸣响
托起当今竞渡的龙舟风帆
泛着艾草与粽子的醇香
江魂悠悠
千古绝唱
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踏浪
千古峨冠长剑的清影荡漾
路漫漫上下求索句九章
心念家国忧思断肠
骨头里的挚爱与悲愤汇入一江
泣血的天问囊括宇宙洪荒
端午怀想
浩气回肠
驾一叶龙舟追寻远古时光
濯缨濯足的沧浪水清斯迎风猎猎作响
漫路修远历史在对错之间回旋
人间正道总是沧桑悲怆
抱石在江底长眠的诗人
永生在岸上在人民的心上
致敬泊罗
精神铿锵
《又逢端午》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遥祭三闾大夫
一尊伟岸的独行者身影不曾远去
世代中华儿女每年追忆的先祖
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
心忧天下漫漫求索路
虽九死而犹未悔
壮怀激烈生死赴
一江千古属斯人
纵身一跃义无反顾
荡起层层涟漪波动华夏文明
屈原是一部中华民族悲壮的史书
翻开春秋史书
拂去历史云雾
溯寻中国文化源头
触摸屈原的精神风骨
朝饮木兰之坠露
品性高洁辉耀千古
《离骚》乃万代词尊
《天问》《九歌》《九章》赋
声溢金石垂范于百世
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读
两千多年时光渐行渐近
屈原是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
《泊罗江水流千古》
泊罗江水流千古
忆念忠魂风骨
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
心忧天下漫漫求索路
身既死兮神以灵《九歌》《九章》
子魂魄兮为鬼雄把《离骚》绝唱谱
两千多年时光渐行渐近
既纫兰佩更怀椒糈《天问》屈子赋
忆念屈子行吟图
壮怀激烈生死赴
波动一部编年体的春秋史书
带着忠肝义胆在我胸膛跌宕起伏
粽叶幽香让人咀嚼和回味一种精神
屈原确是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
泊罗江以水以日月星辰诠释解读
惊世千年传诵万古
《借一个节日祭祀》
仰头问天
哀民生之多艰
奈何只能空悲叹
举命投江
抱着比石头还重的忧患
离骚词赋日月悬
手中的短笔
化作一柄锐气逼人的长剑
以生灵的涂炭作墨
指点春秋战国的江山
时光之上与星空辉映千年
江流之中把国殇太息冲洗数遍
汨罗江水汹涌着凛然
是没有休止符的清流主旋
借一个五月初五的节日
祭祀三閭大夫屈原
把民族魂忆念
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永永远远
《致屈原》
楚人皆醉时
惟有你独醒
当理想成为绝望的悲愤
死亡就是一种终极跨越
也曾弹冠振衣深思高举
《九歌》《天问》一腔热血
两度流刑去家千里
怀瑾佩兰身无所归悲霜雪
朝饮木兰夕餐秋菊之高洁
路漫漫而求索不懈
“虽九死而犹未悔”
亘绝古今的情怀汨罗水承接
怀石投江的纵身一跃
民族骨骼民族性格如此刚烈
以身许国的冲天水柱
激荡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
《光照史册民族魂》
滔滔汨罗江
悠悠民族魂
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
一生跌荡起伏的命运
悲苦吟唱满怀忧愤
以兰为侣一生追寻
不朽的诗歌杰作
忠贞的爱国精神
怀质抱情行吟泽畔
虽九死未悔触目惊心
江水东流气贯天地
光照史册民族魂
《渐行渐近的中华先贤》
当春秋战国遍地狼烟
七雄五霸的战火连绵
本是盖世之雄才
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
怎奈独醒者之路举步维艰
谗谀得志时贤臣宏图不得展
被罢黜流逐汨罗江畔
盈泪眼唏嘘而长叹
以身殉国汨罗江水中长眠
生命熔铸成宏伟诗篇
开一代诗风的离骚宗师
两千年来渐行渐近的中华先贤
萨仁图娅简介
国家一级作家、民族文化学者,中国文学骏马奖两次获得者,“十佳中国当代诗人”“国际华文桂冠诗人”“百年新诗最具实力诗人”“辽宁最佳写书人”,是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常务副主席、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主席、辽宁作协顾问、辽宁省八九十届人大常委、辽宁社科院特邀研究员、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副主席,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广东东软学院客座教授等。
出版作品集40余部,有塞尔维亚文本、蒙古语文本、英文文本,中墨互译文本,以及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版等 。
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专家”,台新诗学会颁“弘扬诗艺”,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颁“龙文化金奖”, 蒙古国中央省授“议会90年奖章”、最高荣誉奖章,国际诗人笔会授“中国当代诗人突出贡献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