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浙赣鄂”绿皮车之旅
作者:刘连成
第一节 绿皮车上欢乐与烦忧交织
悠悠几十载,我走过祖国诸多省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然而,2021 年那场“浙赣鄂”中华行绿皮车专列之旅,却成为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经历,它交织着快乐与烦恼。
此次同行的三个家庭,曾一同奔赴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领略其壮美;曾携手踏上西藏那片神圣宁静的净土;还曾深入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探寻独特的风土人情。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我们彼此信赖,志趣相投,早已亲如手足。我满心期许,这场“浙赣鄂”之旅,定会是一段和谐欢乐的美好时光。
2021 年 4 月 7 日,凌晨四点,长春的天空尚未被晨光完全照亮,火车站沉浸在静谧与黑暗之中。我与老伴儿,以及好友王丽华夫妇、于艳滨姐妹,满怀憧憬地来到长春火车站,正式开启浙江、江西、湖北之行。可当看到即将乘坐的专列时,满心期待瞬间被浇灭——竟是一列从吉林省扶余开来的老式“绿皮车”,破旧程度远超想象。车厢内一片漆黑,没有暖气,寒意阵阵。卧铺下方,一袋袋用于烧水的煤袋占据不少空间,我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艰难挪开煤袋,腾出地方摆放行李。不多时,刺鼻的煤烟味弥漫开来,令人难以忍受。大家纷纷抱怨,而列车员的解释更让我们无奈,原来这是旅行社为追求利润,给我们预订的最低价列车。我们这些年过六旬的老人,花了不少钱,换来的却是在满是煤烟味的车厢中旅行,那呛人的味道,大家已有二十多年未曾闻过。但既然已踏上旅程,我们只能调整心态,自我宽慰,决定在这艰苦条件下找寻属于我们的快乐。
好在专列还算准时,4 点 30 分,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列车缓缓启程。上车后,我们三家被安排在相邻的两个车厢。幸运的是,同车厢旅客大多来自吉林省,年龄相近,共同的家乡和相仿的年纪,让我们很快熟络起来,成为新朋友。一路上,大家天南海北地闲聊,打着扑克,在欢声笑语中打发漫长时光。用餐时,我们各自拿出提前准备的美食摆满餐桌,碰杯换盏,分享美食与故事,车厢里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车窗外的世界,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令人沉醉。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起初,一排排白杨树在春风轻抚下,从嫩绿新芽渐渐长成满树翠绿,清新的气息仿佛让我们呼吸到春天最纯粹的味道。那一刻,我的思绪也随着春风飘回青葱岁月,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这温暖的春色中,流年都变得恬淡美好,我不禁拿起笔,写下几行文字抒发感慨:看那渐行渐远的杨柳,柔弱的枝条随风摇曳,似在欢快地宣告“春天到了,春天到了”;仰望天空,洁白的云朵如松软的棉花糖,一团团缠绵,又似一片片轻盈的雪花,整齐地在湛蓝天空中飘移;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被绿树环绕,山花烂漫,五彩斑斓;近处,麦田泛起层层涟漪,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宛如一片波光粼粼的绿海,美不胜收。
随着列车缓缓前行,我们渐入江南。当列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眼前景色愈发迷人。江南河道两旁,传统的古式建筑典雅庄重,白墙黛瓦,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架在河道上的小桥下,流水潺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尽显眼前,无限风光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旅途中,每当列车停靠,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走出车厢,尽情呼吸春天的新鲜空气,沐浴在温暖阳光中,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
在畅想、娱乐与观赏美景中,时间悄然流逝。经过 54 个小时的漫长旅程,4 月 9 日上午 10 点半,专列终于抵达此次旅行的第一站——浙江温州城。这一路,虽有不愉快的小插曲,但更多的是欣赏到的美景和收获的快乐。我知道,这只是这场精彩之旅的开端,前方还有更多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体验。
【作者简介】刘连成,网名苍山一树;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欢文学,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报刊及全国网络平台发布。其主要作品:自传《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腾的黑土地》《四平市农业合作化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双辽农场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