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一座兴安山碑》
作者:邴玉君
朗诵:天高云淡
在河南林县,一条人间天河环绕在太行山腰,奔腾不息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水长城。一九七四年红旗渠的记录片在联和国首次播放,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和赞叹。时任国家副主席李先念,挥毫泼墨为带领林县人民穿山凿洞,向林县百姓立下“修不成红旗渠跳崖谢罪”誓言的好带头人杨贵一书出版题字“山碑”。
在八百里兴安大地有一座山碑,这山碑就是陕北红军,两袖清风来去的人民公仆张子良,就是中国林业战线一面旗帜,就是山里人心中永远缅怀的人民公仆张子良。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封建士大夫和当代人民公仆,只要你为百姓作好事,只要你关心老百姓疾苦,你的名字都会长留在百姓的心中。老百姓的心中是一杆秤上的定盘星,能称出几斤几两,能掂量出轻重,功过是非任说评。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许多年过去了,山里人对人民公仆张子良的缅怀之情依旧,山里人将人民公仆张子良心中没有他自己,唯独只有山里人,让人为之动容的往事在心中铭记和相传。成为感动着后来人一段难忘的历史,成为一段不老的故事,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页一章,成为今天追梦路上砥砺奋进的源动力。
我曾经七写人民公仆张子良,因为我一直被他心中只有山里人,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事迹感动着,我被他为中国林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动着,我被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红松林,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精神感动着,我被他这个国家行政八级高干,背着行李卷下林场和林业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动着,这是一种撞击心灵和身临其境的感动。
我和他的外孙温利功先生有微信,他和我多次聊起心中敬畏和可爱的姥爷,他为我提供了真实感人的故事。我和伊春市大青山县老促会副会长。张子良事迹宣讲员吕文俊是文友,他曾含泪向我讲述人民公仆张子良的许多感人故事。我也查阅了人民公仆张子良的相关资料。我的心中是那样的难以平静。作为森林诗歌业余爱好者,有一份责任去写人民公仆张子良。去宣传人民公仆张子良,去大声呼唤人民公仆精神,大声呼唤中国精神。
小城大市在新时代重新崛起,砥砺奋进的追梦路上需要这种公仆精神,需要凝聚排山倒海力量的中国精神。
河南有焦裕禄、杨贵,黑龙江有张子良。他们的先进事迹都让人为之动容和感天动地。在他们的身上彰显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初心,彰显着他们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和油盐酱醋茶挂在心头的守望,彰显着两袖清风来去,为老百姓造福一方好官的高风亮节,彰显着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一腔家国情怀。
翻开小城大市林业开发建设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辉煌历史,走近人民公仆张子良,再来一次灵魂的撞击,再来一次心灵的洗礼,再来一次何为人民公仆的深刻认识,再体会一次人民公仆四个大字在老百姓心中千斤重的份量。
说起人民公仆张子良,我的心中像大海的波涛在涌动。要从碗鸡蛋黄豆汤、他老伴辛辛苦苦上山采野菜养喂的一口年猪、他带领林业工程师培育红松树苗、交最后一次党费等等,从不胜枚举的感人故事说起。
张子良的故事平凡而伟大,故事入情入心而感人,故事是人民公仆的缩影,故事是人民公仆的写照,故事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标杆,故事是当今领导干部对标的尺度。
六十年代,有一年张子良背着行李卷,坐森林小火车去林场检查冬运采伐大会战。他下车步行十几里山间小路,一到林场就直奔食堂看火食,他穿着扑实,为人谦虚平和,看不出是高级干部,食堂大师父以为上级又派来一个伙夫。后来才知道他是林业局党委书记,弄的怪不好意思。中午饭时做了一碗黄豆鸡蛋汤招待他。张子良将写这碗黄豆鸡蛋汤倒在白菜汤锅里,和工人一起排队打饭喝汤。这一到,到出了张子良和林业工人患难与共的初心,到出了张子良和林业工人肝胆相照的真情。这碗汤的味道里,有初心、有真情、有人民公仆的影子。你说对吗?为官一任的你在这碗汤里感悟到什么那?
2023年夏天,我和伊春评论家王荣辉去童话小城带岭,怀着敬畏之心走进张子良纪念馆,听吕文俊动情的讲这碗黄豆鸡蛋汤和一口年猪的感人故事。
六十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物资匮乏,许多人由于营养不良腿浮肿,张子良也一样。老伴心疼他,上山采野菜辛辛苦苦养了一头猪。杀年猪时,张子良说服老伴将猪肉送给带岭林干校食堂,给教职员工改善伙食,自己家只留下头蹄下水。
这就是心中只有山里人,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张子良。这就是心中一直都想着山里人的陕北红军,人民公仆张子良。
张子良常说,常常想起身边牺牲的战友,我活着就要不忘初心,多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张子良心中装满共产党人的初心从革命胜地延水河畔走来,带着陕北红军的优良作风和精神走来。张子良是一个践行诠释人民公仆精神的模范和标杆,山里人心中爱戴两袖清风来去的好官。
《念奴娇.山碑》:巍巍青山,唤子良。此山此林此景,根魂留兴安地,把泪箐山如雨。
生也青山,死也青山,百姓心中记,一腔家国意气。兴安明月如昔,思君念君,墨洒长风万里。绿色发展重崛起,红松精神助力。延安精神,薪火相传,圆你平生意。小城巨变,春风送去慰籍。
致敬!人民公仆张子良。
致敬!人民公仆精神。
致敬!新时代的人民公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