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会长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赵志灵,女,就职于乌海能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爱好书法、英语、散文诗歌写作。曾获国资委安全征文三等奖,中国煤炭报建党一百年征文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杯英汉双语原创文章演讲比赛优秀奖,获内蒙古自治区校园征文三等奖,乌海能源公司举办的新年印象征文一等奖、廉洁原创诗歌征文二等奖、“党在我心中,百年颂风华”原创作品演讲比赛二等奖。曾在学习强国、中国煤炭报、中国散文网、神华能源报、乌海日报、乌海能源报等发表过多篇文章。用笔墨书写人生,用一生回报祖国,与荷花浅笑处生长,于你我相逢中寻音。
《解锁儿时记忆中的年味》
儿时记忆的年味是贴在窗户的窗花,是盛放在杯盘中的美食,是装在衣服兜里的糖果,是点燃炮竹时的欢呼雀跃声。
记得小时候,腊八节过后人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忙碌起来。镇上的集市川流不息,摆摊儿的摊位上人特别多,真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这让本来摇摆躁动的节日更是新添了几分热闹。
熙来攘往的集市上有卖年画的,有叫卖糖果的,有杀猪宰羊的,还有叫卖水果的,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好不热闹。我跟着父亲、母亲、哥哥坐着拖拉机,随村里三五亲友邻里顺着人身鼎沸的方向走去。置办年货是中国人年关的头等大事,在农村也是一样的。坐拖拉机到了集市时,我们的腿脚已经冻得发僵了。
进入集市,首先映入眼帘的要数那栩栩如生、色彩鲜明的年画了,人们会在其中翻找出自己喜欢的几张买回去。干果、肉蛋也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清单,到了年夜桌上,都将变成一道道秀色可餐的美食。对于大多数家庭,糖果的选择也是很讲究的,我们家会选择高粱饴、酥糖偏多,因为那时奶奶年岁已高,牙口不太好,母亲会多照拂奶奶的口感。
儿时,年的味道不仅拘谨于吃食上,扫房子也是一种“年味”。那时家中贫寒,用炉火熬一锅白泥浆,用刷子刷两遍墙,房屋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得格外明亮。母亲将新买的围墙挂上,被子、褥子洗干净,一针一线缝回去,到了晚上感觉就像搬了新家一样,睡在亮堂堂的屋内,暖烘烘的热炕头上,听着邻居大婶跟母亲拉着家常,我在无忧无虑中进入香甜的梦乡。
过了二十三,母亲做的豆芽也日渐长大。作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凉菜,每日换水观察出芽率也成了人们春节前关键的步骤。年的脚步愈发的近了,儿时的我每天都在兴奋中倒计时。看着搓好的麻花、金黄酥脆的油糕,我便垂涎欲滴。想大吃一口外酥里嫩的酥鸡,香甜软糯的黄金油糕,津津有味的猪头肉,回味无穷的铁锅炖鱼。农村大院家家户户房顶炊烟袅袅,仿佛争着抢着与“年”赛跑。
过年前一天要贴春联了。吉祥喜庆的对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过往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憧憬。贴春联前需要在炉火上熬一锅浆糊,将粘稠的浆糊刷到门窗的框子上,红彤彤的、喜庆的节就到了。
眼下又到新春来临时,家中的房子也拾掇了一遍,许多陈旧的废弃物件也清理一空,屋中添置了新的嫩绿花盆。春节购物时,代替父亲拖拉机的是家中的小车,家人在温暖舒适的车内聊着家常不知不觉便到了商场门口。
商场里比往日更加热闹,往来购置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玩具与春联摆放占了整整一层楼,单是窗花与福字就让人挑的眼花缭乱。更别提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摆设物件,红彤彤的灯笼将整栋楼映衬出年的喜庆。曾经熬夜赶制的油饼、馒头、油糕、卤肉,如今在职工餐厅拿着餐卡就可以买到。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担心我跟哥哥在年前将花生、糖果吃完,过年来亲戚时就没有东西可以端上桌,她便悄悄将年货高高的挂在库房顶上,将买来的水果“藏”到地窖里。如今生活变好了,腊月刚过便给孩子买了她爱吃的松子儿,开心果。回想自己的童年,虽然家中贫寒,但一家人有足够的时间去聊天、去谈心。
不论过往怎样,暂且不去定义,腊月的时光总是紧凑得很,今年最大的愿望要数平安健康。那些外出工作的游子带着急切的心情,悄悄推开房门准备给家人一份惊喜。家人们有合不拢嘴的喜悦,有飞奔来的拥抱,有牵肠挂肚的思念,回家过年,寄托了游子们无尽的期盼,承载了一年来所有的酸甜苦辣咸。新春佳节,让我们一起咀嚼这深情浓郁的年味,重温儿时的情感。
大寒易近火,梅柳待阳春。寒冬已经到来,春天也是捂不住的,不如趁着父母康健,悄悄潜回家乡的村里,守着炉火,陪着父母,听他们唠叨自己的小名,唠叨整整一个晚上,以解游子相思之苦。
《妈妈的围裙》
那是一条看上去泛铜黄色的围裙,围裙的布已然被磨破,补了又逢,缝了又补。
还记得小时候奶奶总给我讲,爷爷腿脚一直有毛病,干不了重活,挣不到工分。家中只有父亲一个孩子人息单薄、茕茕孑立,出去干农活的人少,家里贫困。母亲心心念念的想要一条围裙,家人便将他们反复穿过不能再穿的衣物交给母亲,母亲将这些旧衣服拆成布,将能用的布料裁剪成小块,轻轻揉搓将旧布料变成一个个有用的新物件。当一块块旧布拼接做成一条围裙的时候,母亲轻轻地抚摸着这条“新”围裙,到了下午她还在为自己的“新”围裙做“铜黄色”的花边,奶奶那时一边微笑的讲着,一边看着那条围裙。
是啊,那可是我的妈妈用的第一条围裙,当时的她一定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年轻时的她也会幻想着自己的美好生活,也会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与梦想,那时的她也定像我当下这般,憧憬着自己的小家庭成为幸福美满、充满欢声笑语的港湾吧。
农活忙完回到家中,母亲小心翼翼的系好围裙。这时家里仿佛来了一支乐队,时而面碗伸到袋子里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像沙锤在轻轻地摇动;时而碗筷碰到瓷盆发出清脆的玲玲音,像渐渐从近到远的铃鼓消失在人们的耳旁;时而刀具在案板上切、剁蔬菜,发出饱满的当当当的响动,仿佛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正在有节奏感的敲打着自己的架子鼓;时而炉子里传出噼噼啪啪夹杂着风箱煽动的声音,宛如一个手风琴演员专心致志的表演。伴随着“乐队”的谢幕,随即登台的便是扑鼻而来的香味,圆润饱满的白馒头与嫩绿的豆角缠绵环绕,吃到嘴里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当家人夸赞母亲有一首做饭的好手艺时,母亲却总是将这一份功劳归功于每一位家人,尤其是她那条爱不释手的围裙。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深秋的落叶像一个个会舞动的姑娘,她们婀娜的身姿随意在空中翩翩起舞。天渐凉,母亲的围裙也需要在家中的暖炉旁温干。就在父亲添加炭火时,不小心将母亲心爱的围裙烫了一个大洞。母亲拿着心爱的围裙没有说话,只是眼眶湿润了。她仿佛不是因为父亲烫坏了她的围裙而生气,更像是在面对努力后依旧没有改善的家庭状况感到一丝丝失落。深夜,母亲还在缝缝补补......
辞旧迎新,岁岁年年。到了春节,母亲依旧系好她心爱的围裙再一次开始乐队演奏,只不过这一次演奏后登台的年夜饭相比平日酸粥、白馒头更增添了许多色香味美的猪头肉、炖鸡鸭、炒猪肝。
年复一年,母亲的围裙开始变得破旧不堪。然而平日勤劳节约的她经过几年的努力,家里已经变得宽裕一些,当时添置的黑白电视,农用车已经证明她为自己的小家背后默默无闻的付出。当家人提出要求给她重新更换一条新围裙时,她转过头,眼眶又一次湿润了。这一次的泪花更像是对自己的感动。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她拒绝了大家的提议。就连奶奶为她缝制的新围裙,她也只是轻轻地用手抚摸了一下,还感慨的说这布料比她这一块是好了很多,但她始终眼里只盯着自己系在腰间的这一条。
小时候,我对妈妈用过的的这条围裙特别依赖,她出远门不在我身边时,我便将妈妈的围裙紧紧的搂在怀里,安然的进入梦乡。后来我长大了,将妈妈的称呼变成了妈,仿佛自己能够独立去应对自己面对的困难,自己也能下厨做一两道菜品,也与妈妈的这条围裙离得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有些生疏,有时还会生厌这条围裙年久的味道。我将妈妈的称呼变成了“母亲”,仿佛生分了些许。再到后来,母亲偶尔到我的小家,她系好围裙下厨烧一桌我小时候爱吃的饭菜,我开始将“母亲”又变成“妈”,我渐渐地明白我的妈妈恋恋不舍的不是那条铜黄色围裙,而是对家里每个人的牵挂。如今,我能做一桌妈妈爱吃的饭菜,我想用妈妈为我付出的方式为她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恍然发现,她的牙齿有的已经开始脱落,头发早已花白,那些为儿女操碎心的光阴,也被岁月无情的印刻在她的容颜上。
等到孩子们上学了,我就换了这条围裙。等到孩子们上大学了,我就换掉这条围裙。等到孩子们找到工作了,我就换掉这条围裙。等到孩子们成家了,我就换掉......这条围裙已经被缝补到没有原来的样子,终于母亲自己开口要求换掉它,取而代之的围裙防水耐磨还好看。这一次下定决心能成功换了新围裙,是因为他说我跟哥哥两个小家都能幸福的生活。她换下围裙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儿女成家立业,孙子、外孙茁壮健康,她才如释重负。她的那条围裙就是一生为我们操劳的心。
今天这条围裙虽然不是昨日那般模样,但它的那一抹铜黄色却永久地装进了我的脑海,住进了我的内心深处。
第四届茅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5年4月26日--6月25日
主编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茅盾,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新中国文化伟人。他的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魂,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将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为纪念茅盾先生,铸造当代民族魂,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第四届茅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欢迎广大爱国志士踊跃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2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1、《中国当代文学史》隆重征稿!
2、《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隆重征稿!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1、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
2、达到入选条件者,按照页码安排稿件。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总会长:尹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