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静
作者: 静宜
朗诵: 白雪
宇宙产生前是宁静的,宇宙灭亡后仍是宁静的。宁静,悠然地主宰着人类的序幕和结局,没有谁会是例外。宁静,是生命的真实状态。古人云“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的心灵可以沉淀出生活中的纷杂和浮躁,过滤掉人性中的浅薄和粗俗。
宁静,是一个文化概念。享受宁静,需要文化的介入。就像一幅对联所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活得像人。文化给予人类最宝贵的是思想的能力,有了思想的能力,我们才能抵御孤独享受宁静。然,我们大多数人使用思想仅仅是为了遮盖错误,而掩饰思想的手段则是运用于我们贯常使用的语言。社会,使人性趋向复杂化。对于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从而简化社会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宁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人生。前人也曾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之说,其实隐者无大小,无论城市乡村塞北岭南,皆可随遇而安。宁静是心境,所谓我心即万物,万物即宁静。宁静,并非消极隐居和不思进取。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明为学原本应该心思宁静,努力耕耘而不作奢望贪欲。
宁静,是一种领悟生命境界的过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淑同由情欲走向空灵,走进了宁静。卢梭曾断言人类可以有两次诞生;一次为了生存,一次为了生活。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仅有肉的诞生,还必须有灵的诞生。人的生活,分为精神和物质两部分。物质在下,是根系,精神在上,是花叶,根系发达了,花叶自然茂盛。
宁静,是经历沧桑后的沉静,同时它与寂寞又是一对孪生姐妹。有人在宁静中感到寂寞,有人却在寂寞中享受宁静。宁静孕育着人类的睿智,是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请注意,宁静决不是消极退缩的同义词。它是看透历史风沙后的平和,是抚平岁月沧桑后的恬淡。宁静含有一种震撼生命的力量,它不仅是人生中的一种丰盈和豁达,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抵达和升华。
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是,我们依然渴望回到家里品味那份宁静。是的,我们的心灵只有置身于家的宁静中,才能像那杯浸泡在开水里的绿茶一样,彻底地舒展放松。谁都可以拥有雨打芭蕉那样美好的境界,只要你把心灵托付给那芭蕉绿叶和潇潇雨滴,在清净优雅之中过滤掉那些浮躁妄念,一片落叶,一丝阳光都可以让你领悟到宁静的美好。
历史喧哗后的“宁静”,沉淀了岁月的艰辛。社会之人们希望的宁静,充满着人类的磨难。海德格尔说过:“人应当诗意地安居。”这“诗意”正是指现代人生活中所缺少的那种本该有的宁静。周国平说:“有钱有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愿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在我们现代人类本就不太长的生命之河里,需要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恢宏,也需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轻柔。能够守住宁静,享受生活该是一件多好的事啊!可惜,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哪?!恐怕连我自己也不能够免俗……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