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离别军营的日子
朱知路
九十年代的一个冬天,王建在父老乡亲的锣鼓声中,鞭炮声中,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在母亲的哭泣声中,胸前戴着大红花离开故乡,来到了总参工程兵某一独立团开始了火热的军营生活。
新训结束后,王建个头高,被某团部分到北京一个大山脚下总部特务连警卫排站大门岗,所谓特务连,有三个特别,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务连的生活,没有电视剧中那么浪漫,这里是魔鬼式的训练,要学习擒拿格斗,前扑后倒,有的老兵在训练时把腿都摔断了,部队和在战场上一样按规定给你评个几级伤残军人,回到地方民政局几级伤残军人拿几级的待遇。身材瘦弱的他,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睌上躺床上时一翻身哪里都痛……,这里没有什么你行与不行,部队是武装集团,你行也得行,你不行也得行,就这么简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每天一日生活制度的内容,除了魔鬼式地训练,就是在高高的岗台上,挎着五四冲锋枪,一动不动象雕塑一样地站岗,夏天一班岗二个小时站下来,军装都湿透了,冬天一班岗站下来,棉鞋里都结了冰。正如网络上流行那句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今天之所以你能够坐在温暖舒适环境里敲击键盘,正是因为有他们顶天冒雪替你站岗巡逻。
难熬的日子就这样在第一年中迎来了新年,那年冬天雪下得好大,除夕之夜,王建睌上仍然挎枪站岗,后半夜时,团后勤处处长过来查岗,处长说口令,王建马上向处长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回答今夜值班口令,看着王建站在那里成了雪人,处长有点感动,他关切地问了一些王建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文化程度,业余爱好,王建一一回答了,并委婉地告诉处长特务连生活太乏味,他想用自己的才华去后勤处建功立业。
又是赶上第二年新兵下连时,王建接到调令,从总参工兵某团司令部特务连调到团后勤处某营区生活服务中心工作,后来王建才得知,是处长亲自点名找团司令部要的。王建在心里想,一定要好好干工作,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某营区有两个营部,六个连队,共有8个食堂。服务中心有一个军人服务社,总共有3个兵加上一个副营级别的主任,平时二个兵买菜,一个兵在服务社卖军人日用品,王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服务中心卫生打扫干净。其余的时间就是每个星期的一,三,五跟班长到北京最大的岳格庄批发市场去买菜,菜买回来后按各单位的品种和订购数量分到各连队。每次去买菜时要在天没亮之前就要起床了,中午之前用汽车把菜买回来,下午把各单位菜分好。

第三年时,班长复员了,王建当了班长,也带着新兵去市场买菜,那一年建军节八一会餐,正赶上王建那天拉肚子,在岳格庄批发市场,那天痛的王建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掉下来,王建强忍着痛,代着新兵圆满地按时完八一建军节会餐所需要的物品采购单。这是王建本职工作,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新来的兵姓谢,叫谢兵,陕西人,很屌,一次团里大检查,王建让谢早上去服务社打扫卫生,谢私自找他老乡聊天去了,结果王建早上被主任打电话狠狠地训了一顿,王建只得自己早上亲自过去把服务中心卫生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仍然没看谢的身影,睌上开班务会,点名批评新兵谢时,谢还扯谎说卫生他早己打扫了,另外一个四川老兵看不下去了,上去狠狠地甩了他两个耳光,踹了他一脚,打完之后,让他睌上对着墙面壁思过,从那以后,谢开始识时务了,不再那么牛皮哄哄的了,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年底,服务中心有一个优秀士兵名额,主任说给我们老兵做个纪念,我说这个名额就让给新兵谢吧,一是做个纪念,二是鼓励他以后在部队更加好好干工作。
转眼日子过得飞快,一晃三年过去了,那年冬天终于来临了,团后勤处处长找王谈了一次话,问愿不愿转个志愿兵,留下来继续建设部队,王建说他想回家了,部队终归没地方那么自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天两头的开会,每天天不亮军号拉响时就要出操,睡了半夜有时莫名其妙地来个紧急结合,搞得你措手不及,三天两头的为了工作主任训王建就象训孙子一样……。
在退伍老兵向军旗告别会上,当团长下令向军旗敬最后一个军礼时,王建缓缓地抬起右手,当手升到军帽的那一瞬间,他的泪水还是不知不觉中流了下来,当兵三年,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部队,献给了北京这座西山脚下的军营,若干年后,这里没有人会记起他,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怎会忘记,巍巍的大山可以做证,鲜红的军旗可以做证,这里有一位来自安徽的战士曾在这里洒下过他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当兵三年,他两次荣获团队嘉奖,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退伍的那天,王建戴着在大红花被一帮新兵敲锣打鼓地送到北京西客站,车站响起送战友的歌声,让人听了心酸酸的,天上下着雪,团后勤处处长和服务中心主任穿着军大衣亲自过来送他,临上火车那一瞬间,王建哭得象个泪人似的……。
回故乡的很多个夜睌,军号象蛇般从遥远的北国传来,醒来后,他再也睡不着,这种思念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痛。
(图片和内容均来自网络,特此声明)
文/朱知路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朱知路,中共党员,退伍军人,本科学历,高级技师。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