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里藏春秋,拳中见乾坤(小说)
青铜酒仙勇闯王者擂台(续写2)
李建(重庆潼南)
老槐树的枝桠间垂落着蛛网般的电线,李醉仙蹲在自家院子里,正用砂纸打磨一个从废品站淘来的明代酒坛。斑驳的釉色下,隐约可见"醉里乾坤大"的刻字,他眯起眼睛哼着跑调的川剧,鼻尖还沾着酒曲粉末——这是他新开发的"古董音响计划",打算把酒坛改造成蓝牙音箱,播放《三国演义》的评书。
手机突然在酒坛堆里震动起来,惊得他打翻了手边的酒糟。"国际酒文化博览会特邀嘉宾?"李醉仙把老花镜推到额头上,对着屏幕念出声,"乖乖,这莫不是哪个酒腻子的恶作剧?"可当他看到邀请函上印着的三星堆青铜面具logo,手指不自觉摩挲起怀里那本用红绸布包裹的"秘籍"——那本被酒液泡得发胀的菜谱,边角还残留着当年妻子包饺子时沾的面粉。
博览会当日的"醉仙谷"恍若时空交错的酒文化圣殿。全息投影的敦煌飞天托着夜光杯在云端起舞,AR技术还原的宋代酒肆里,店小二的吆喝声穿过千年光阴。李醉仙穿着浆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衣襟上的油渍晕染成抽象的写意画,怀里的菜谱外又裹了层油纸,活脱脱从《清明上河图》里走出来的醉汉。
刚踏进展区,他就被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大汉拦住。对方举着瓶二锅头,喉结上还沾着没擦净的啤酒沫:"先生!听说中国酒拳是喝着酒打架?教教我!"李醉仙乐了,从腰间解下祖传的锡酒壶,壶身錾刻的饕餮纹已被岁月磨得温润:"年轻人,这酒里学问可比打架深多了。"他往粗陶碗里倒了半盏酒,指着酒面细密的酒花:"瞧见没?二锅头讲究掐头去尾取中段,就像做人要懂得取舍。头锅酒太烈,像毛头小子的莽撞;三锅酒太淡,似暮年老者的迟缓,唯有这二锅头,才是中庸之道的化身。"
大汉仰脖灌下,瞬间涨红着脸跳起踢踏舞,喉结剧烈滚动半天才憋出句:"这酒...像在喉咙里放烟花!"李醉仙笑着抓起把油炸豌豆当棋子,在石桌上摆出阵势:"来,先学'五魁首'。这出自《周礼》的'五礼',本是古人祭祀时的最高礼节,后来演变成酒令,既是对学问的推崇,也是对天地的敬畏。"大汉学得认真,却把"六六顺"喊成"六只熊",逗得周围戴着VR眼镜体验元代酒肆的游客纷纷摘下设备,笑得前仰后合。
循着一缕混合着沉香与药香的气味,李醉仙踱步到古酒展区。青铜酒坛上的蟠螭纹在暖光下仿佛活了过来,坛口萦绕着若有似无的雾气。白胡子老先生抚着垂到胸前的银须,声如洪钟:"此酒采用汉代九酝春酒法,经三十六味药材炮制,窖藏八十载。想尝?得对上老夫的酒令。"
"老爷子请赐教!"李醉仙抱拳。
"杯中日月长,醉看人间烟火。"
李醉仙摩挲着菜谱泛黄的纸页,突然想起妻子常说的"人间至味是清欢",灵感如泉涌:"灶上乾坤大,笑品百味人生!"话音未落,酒坛竟自动开盖,琥珀色的酒液如灵蛇般注入酒杯。入口瞬间,先是陈皮的甘,继而是茯苓的苦,最后化作高粱的烈,在舌尖演绎出四季更迭。李醉仙闭上眼,仿佛看见汉代酿酒师在月光下翻动酒曲,听见宋代酒肆里的丝竹管弦,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酿酒技艺,此刻都化作这一口琼浆。
国际酒拳擂台赛将气氛推向高潮。李醉仙的对手是来自日本清酒之乡的山本武藏,折扇轻摇间,"伊吕波歌"酒令如珠落玉盘。"回锅肉配竹叶青!鱼香肉丝搭花雕酒!"李醉仙喊出自创的"饕餮拳",招式里融合了川菜大厨颠勺的利落与川剧变脸的灵动。可山本不为所动,折扇开合间,日本酒文化的雅致尽显。
当比分落后时,李醉仙突然停下动作,将酒碗高举过头:"且慢!这'五魁首'源于古代科举制度,'八仙寿'出自道教传说..."他一边讲解,一边用酒碗在擂台上画出八卦图,"酒拳看似是数字游戏,实则是文化密码的传承。"山本听得入神,折扇换成了笔记本,最后竟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喊出:"桃园三结义!"
当裁判宣布并列冠军时,李醉仙与山本的酒杯相碰,二锅头的浓烈与清酒的清冽在空气中交融。这一刻,擂台不再是竞技的战场,而是文化对话的桥梁。不同国度的饮酒智慧,如同百川归海,在这小小的酒杯中完成了千年的重逢。
这场比赛,与其说是一场竞技,不如说是一场文化的交流。最终,裁判宣布两人并列冠军。李醉仙和日本选手相视一笑,举起酒杯碰在一起。那一刻,不同国家的酒文化在杯中交融,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活动结束后,李醉仙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乡。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将酒文化和美食文化传承下去。他在院子里办起了“醉仙小课堂”,免费教乡亲们酒拳和酒文化知识。他还把菜谱上的美食与酒搭配起来,研究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酒肴”。
回到家乡后,李醉仙将自家老宅改造成"醉仙文化馆"。他用废弃酒坛砌成文化墙,上面镌刻着从《齐民要术》到《天工开物》的酿酒记载;那本菜谱被装裱起来,旁边标注着每道菜的最佳配酒方案。最特别的是"时光酒馆"体验区,游客戴上VR设备,就能穿越到不同朝代,与李白对饮、和苏轼猜拳。
某个雨夜,一位酿酒世家的传人慕名而来。看着墙上孩子们用酒坛碎片拼成的《清明上河图》,听着外国游客用带着各地口音的中文喊酒令,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红了眼眶:"我走遍世界寻找酒文化的根,原来它一直生长在民间的烟火里。"
李醉仙望着院子里新酿的酒坛,坛口升腾的热气与雨雾交融。他终于明白,爷爷说的"酒是粮食精",不仅指酿酒的技艺,更是文化传承的精神。那些散落在民间的酿酒智慧,就像一颗颗珍珠,终将被时代的丝线串成璀璨的项链,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他,这个曾经的青铜酒仙,正用最质朴的方式,让古老的酒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李建,网名潼南雙江人,地道农民工,重庆市潼南区作协会员。扎根巴渝乡土,醉心文学创作,作品常见诸报刊 ,凭质朴文字,书生活百态。《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