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盘古文化概念·弘扬盘古精神
作者/侯法银
一、根据泌桐两县所编著的《盘古故事》我们对盘古开【天】的实际含义怎样理解?此与女娲补【天】伏羲一画开【天】又是什么关系?
二、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称谓的【神】与《黄帝内经》中的【神】有什么区别?怎样定义实际之【神】?因为自范缜至今,中国主题意识都是无神论。
三、在人类两千年前还没有“宗教”概念,但【盘古文化】渊源流长,从口传史-点文化-符号文化-到象形字,我们又怎样认知【盘古】与【盘古文化】的传承史?
四、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文学家格林兄弟在编著《德语史》中说:“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 还说“有一种比骨骸、武器、墓穴更为生动的东西可以证明民族历史,那就是我们的语言。” 这种精辟的见解,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知民间盘古文化的传承价值,矫正原有认知误区?
五、人类从慢长的朦胧时期,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亦即盘古开阴阳,揭示宇宙浑为一体的组成形式··· 再到女娲补【五行】明晰天地万物内部的组织关系,这种慢长的口传史,与当下“同频共振”概念是否有本质联系?
六、【盘古精神】就是:天道轮回-以道而行的传承精神!开天辟地-肇启阴阳的创新精神!大爱无疆-肇造万物的奉献精神!以此相对于地球人类的普世价值,远超于一族一国所列价值之上。这样的【精神】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否具有无量价值?
七、根据中办国办(2017-1-25)《意见》“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的要求,是否应该将【盘古文化】提升为:人类原始文明肇造(根)之文化!提升为自然(科学)规律演译之文化!提升为兼爱天下、孝善致德、开拓创新之文化!提升为崇尚自然、无畏奉献之文化!进而为【文化兴国战略】暨“五大发展理念”构筑人类和谐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始的根性理论依据。
八、在准确认知【盘古文化】之后,具体怎样实施转化工程?亦即文化财富,怎样切实转化为社会财富?
九、根据中办国办(2017-1-25)《意见》关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战略要求,我们必须扪心自问:中华民族的血脉根魂(文化基因)来自哪里?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至此,必须对:天地人、日月星、精气神有个清醒认知!必须对【天道能量】的管控作用有个明晰的认知!惟此才能实施【盘古文化】转化!
建 议
一是要由政府与桐柏县携手申报【中国盘古文化】原生态保护区,将深度挖掘桐柏山系的【盘古文化】与文化古籍保护同步推进,切实提升【中国盘古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品位!
二要站在【文化兴国】高度,统筹规划【盘古文化】保护开发区域,优化【中国盘古圣地】管理机制,真正将【盘古文化】确立为兴市之魂、发展之基。
三要筹备组建党政主导的民间【中国盘古文化联谊会】在与中国所有盘古文化传说的地方增强联谊的同时,也要与所有【盘古文化】历史专家、学者联谊,以此切实传承弘扬【盘古精神】。
四要以县级党政之名申请筹备召开【中国盘古文化高峰论坛】以此感召天下所有盘古后裔、善心企业家、慈善团体、历史专家学者、各大媒体,齐心协力传承弘扬【盘古文化】加速文化转化力度,推动和谐社会全面发展。
五要全力支持拍摄《我的故乡在盘古》既定剧本,以此让【盘古文化】老幼皆知,传遍天下。
六要在县城河南岸通往盘古山的要地,创建拜祖广场,雕塑大型盘古顶天立地塑像,既盘古文化馆,增强立县之魂、发展之基的文化能量。
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唯有审实渡势、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才是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德财兼济,势在必得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