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情怀】宋喜全:热烈祝贺工兵十四团河南省第八届战友会在济源市锦江商务宾馆隆重举办圆满成功*张富贵战友贺诗三首*北京头条.西安头条.都市头条!
热烈祝贺工兵十四团河南省第八届战友会在济源市隆重举行
文/宋喜全
2025年5月17日上午11时,原兰州军区工兵十四团河南省第八届战友会在河南省济源市锦江商务公馆三楼会议厅召开。全省各地战友相聚于济源,参会人员145人。其中,有陕西省武功县1971年入伍的九名退休老兵也参加了这次联谊会。
会议有河南省战友会秘书长翟晔华主持。
河南省战友会会长白雪峰宣布联谊会开始及有关注意事项。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首先为参战牺牲,及病故的战友默哀。
1,由三营教导员致欢迎词。
2,由原十四团副团长刘汉新讲话。
3,有济源会长宋玉保发言
4,各地区会长发言。
5,下届承办方代表宋喜全战友发言。
6,军嫂代表发言(王百姓夫人)
7,全国感动人物,排暴专家王百姓战友讲话。
七律·藏头贺济源盛会圆满成功
济*水欢歌迎旧友,
源*头活水故乡同。
盛*年共筑长城志,
会*饮千杯话未穷。
圆*缺不言肝胆照,
满*厅银发笑颜红。
成*城众志今犹在,
功*盖山河唱大风。
(注)
1,藏头“济源盛会圆满成功” 。每句首字连缀成题,契合藏头诗要求。
2,意象融合: “济水”“源头”点明济源地缘特色,呼应战友会举办地 “共筑长城志”“肝胆照”化用军旅豪情,暗含战友共守河山的回忆。
“银丝笑颜”既写老兵白发,又显重逢欢颜,呼应参会者多为退役军人的背景。
“山河唱大风”以壮阔山河隐喻战友精神不朽,与用户原信息中“王百姓排爆事迹”的英勇呼应。
3,情感递进:从相聚欢庆(首联)到追忆壮志(颔联),再至情谊永恒(颈联)与精神传承(尾联),结构严谨。
**创作思路**:
1. **藏头设计**:参考网页6、网页9的藏头诗结构,首字紧扣“济源盛会圆满成功”,兼顾语义连贯^[6][9]^。
2. **军旅元素**:结合网页3、网页5中“共筑长城”“肝胆相照”等意象,突出战友会的军队背景与集体记忆^[3][5]^。
3. **细节呼应**:
> - “话未穷”对应原信息中“各地区会长发言”“王百姓讲话”等议程的丰富性^[3][15]^;
> - “银丝”暗指参会老兵年龄,与用户提到的“退休老兵”及“默哀环节”形成今昔对照^[3][5]^;
> - “山河唱大风”化用网页17的豪情意象,升华盛会意义^[17]^。
4. **对仗工整**:颔联“盛年/会饮”、颈联“圆缺/满座”均遵循七律平仄对仗规则,尾联以流水对收束,气势雄浑^[5][9]^。
七律·贺工兵十四团河南省第八届战友会圆满成功
(仄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5.17
同在高原军旅缘,共杯倾盏祭流年。
汉新寄语声犹壮,玉保抒怀志愈坚。
百姓高风排险事,兵闻陈嫂话章篇。
山河未老情常在,再续豪歌向远川。
(注)首联以“军旅缘”“祭流年”呼应默哀环节与战友深情。颔联嵌入副团长刘汉新、宋玉保发言。颈联颂扬军嫂陈金娥发言和排暴专家王百姓讲话。尾联展望未来,凸显战友情谊历久弥坚。
点赞下届联谊会接力者宋喜全战友
(仄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5.5.17
济水欢腾五月天,锦江馆内聚英贤。
百余兄弟又齐首,笑语欢歌话昔年。
西北边陲湟水畔,青春芳尽绿营缘。
今晨锦馆情如海,明有承劳宋喜全。
(注)
首联:点明联谊会时间地点。颔联:指明参加大致人数及主要议题。颈联:写出了与会者的第二故乡是青海民和县湟水河畔的工兵十四团军营。尾联:点明了下届活动的接力者是宋喜全战友。
词:相见欢·战友重逢感怀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5.17
锦江楼外云悠,聚同舟。半世风霜执手泪凝眸。
军嫂语,英雄叙,意难收。
更待豫州新约共春秋。
(注)上片以“云悠”“同舟”渲染重逢氛围;下片聚焦军嫂发言、王百姓事迹及对下届盛会的期待,末句“新约共春秋”暗含传承与展望。
首创作品思路:
1,主题融合:结合用户提供的议程细节(如默哀、王百姓发言、军嫂参与)及战友情深、追忆军旅的意象,突出“聚首追昔”与“展望未来”的双重情感。
2,意象选择:选用“济水”“锦江”等具象地名增强代入感;以“排险事”“柔肠”等词汇凸显人物特质,呼应王百姓的排爆专家身份及军嫂的温情形象。
3,结构呼应:七律对仗工整,颔联“军旅缘/祭流年”与颈联“声犹壮/志愈坚”形成时空对照。《相见欢》末句“新约”呼应下届承办方宋喜全发言,体现战友会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