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大学毕业四十周年
山东农业大学牧医系 七七级二班
张学勤
别梦依稀四十年。2012年2月19日,来自省内外乃至国外的八十多名同学,从四面八方回母校聚会,欢欣鼓舞庆祝毕业三十年。这是真诚热心同学的精心策划和联系,成为母校聚会参会率特高的一个范例。那次,我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外甥,全家都来了,真是终生难忘。
2018年3月2日,部分同学齐聚省城泉城济南,大家欢聚一堂,纪念入校四十年,彻夜狂欢,动地感天。回顾过去,激动的泪珠挂在脸。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泉城聚会也过了四年。毕业相聚,再次相聚在泰安!让我们一起品尝曾经的岁月,让我们一起回望泰山。岁月让我们感悟亲情,泰山让我们回味难忘的母校校园!
怎能忘,1977年,那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岁月,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期,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华年。知识改变命运,让我们亲身体验。历史再一次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命运在人不在天。
1978年3月,我们大学刚开始的那段日子里,有一种做梦的感觉,感到无比幸福,仿佛一步登天。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真正过上了天堂般的好日子,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如今我已经有孙子、外孙三人是大学生,还有两个孙子、外孙是中学生和幼儿园里的小娃娃。如此知足,如此滋润。七七年考上大学,那时,我是我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村民也是感到骄傲与自豪。
四十四年后,我们再一次来到泰山脚下豪华的费尔曼大酒店,聚会厅里灯光灿烂,金碧辉煌。回想往事,我们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用全新的姿态走在时代前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自己的双手描绘一生美好的蓝图。把握自己的命运,从此走向人生的新起点。从那时起步,如今已经走出校门四十年。
四十年,回味师恩,恩如山川;回味同学,情谊甘甜!四十年岁月沧桑;四十年挥手之间。四十年,曾经的年轻人,如今青丝霜染。四十年地覆天翻;四十年我们深情依然!
没有距离的阻隔;没有地位到的偏见;没有贫富的差别;没有久违的疏远。我们无愧于“同学”这个神圣的称谓;我们无愧于老师那亲切地教诲;我们无愧于见证我们友情的巍峨泰山。是真情就会穿越时空,是真情就会演绎经典;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让我们一起流淌久远,让我们一起闪耀光辉,让我们一起演绎经典!让我们的亲情如诗如歌,让我们亲情温馨无限。
毕业四十年后我们今天相见。四十年的经历我们铭刻在今天;四十年我们回首往事;四十年让我们倾诉久别的思念。
一朝相识,亲情万年。金子般的珍贵,阳光般的灿烂;让我们用心典藏我们的友情吧,让我们一起收获我们亲情的温暖。
四十年里吾辈自强,百名同学遍布世界各地光彩闪闪。勇攀高峰,人人都是标兵模范。所有同学在不同的岗位都是骨干,撑着一片天。
党的十八大代表有咱身边同学,赴京开会为学校把光彩增添;欧洲科学院院士从这里起身,站在在国际高处贡献才华,为世界人民健康攀登高端。
群主组建的微信群,让我们聚一起海侃大山。长年累月,四季联欢,彻夜畅谈。国家大事,慷慨激扬;家庭琐事,温馨蜜甜;小品幽默,笑场涟涟,互通情报不挂念,嬉笑欢闹不厌烦。
巍巍泰山见证了我们的友谊,滔滔龙潭传颂着我们的情感。
人生长河,相聚苦短;今夜良宵,杯酒会欢;让思念在今夜美丽的星空放飞吧,让渴望与梦想在明天征程上点燃;我们渴望,我们梦想,我们渴望再一次亲情相聚,我们梦想再一次温馨相见!那就是再一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张学勤简介:1946年3月生。莱芜区高庄街道办事处沙埠村人。1954年入学,1968年高中毕业。任中学教师。1977年高考,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农学学士学位。高级农艺师,副教授。济南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莱芜区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区散文学会会员。在《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效益报》《农民日报》《山东科技报》《农业知识》《牟国文学微刊》《莱芜日报》《莱芜老年报》《莱芜文学》《嬴牟文学》《莱芜古今》《莱芜文艺界》等报刊,期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2022年7月散文十二家出版发行,有九篇文章入选。2006年退休。意气风发,满怀豪情,传播正能量。存书万册,传播正能量,生活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