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记——
精彩回放:
甘 肃
( — 丁)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天道轮回”?这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哲学命题!
即然是精神层面的哲学问题,那么,作者的态度始终是明确和坚定的……“信其有——则有!”。
“信其无——则无!”
熟是熟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道自在人心。
请看,作者推出的《生死劫》等三书:
其一:
《生死劫》
微型小说
东山村是敦煌地区东北角比较偏远的小村庄之一。村书记姓殷名全城。虽然只有四十多岁,在这个岗位土,己经工作了二十来年了。
一
他的爱妻,姓梁名霞,人送外号“贤内助”。二十多年来,事事处处协助丈夫处理公务,有条有理,有板有眼,得到上上下下,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
世上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梁霞也一样。在她身上,有两个致命的弱点。其一是过度讲卫生。家居两层楼,楼上楼下,再苦再累,总是擦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不应算缺点呀!听作者慢慢道来。公婆都是三四十年代过来的老人。老俩口平时连进楼房的权力都没有,挤在旧上房旁边的耳房子里生活……干净到这种程度,能不算缺点吗?
更有甚者,在上二楼的楼梯口,她购置了一个鞋套箱,上楼者必须穿鞋套……对于这一点,评说不一。有赞扬的,也有批评的。总之,平民百姓很少上她家的二楼……。其二是浪费。也就是因为讲究卫生带来的恶果。她只生了一个女娃,领了独生子女证。从娃出生到进大学,可以说没有吃过一次剩饭剩菜,那么,若有剩饭剩菜到哪儿去了,倒掉了……。她倒剩饭剩菜从不含呼。丈夫有公干,她做饭菜,丈夫晚来一半个小时,她就倒掉重做。从来不让吃凉饭,更不准吃剩菜剩饭。
老俩口过日子仔细,早饭有剩的,留下中午吃。梁霞不行,她要挨个儿检查,发现老人留下剩菜剩饭,不管老人怎么想,都由她自主动手,亲自倒掉……她干净的出了名,也曾被评为卫生标兵……。
多年来,村上的各种接待,都在她家的二楼上进行。当然能报发票,也有报酬。
来访大员吃饱喝足,都是声声称赞!
这样一次次,一回回,二十来年,少说也有二、三百次以上 的接待……残汤剩饭,都被爱干净的梁霞一次次,一回回,彻初底底倒掉了……。
三
那一年,梁霞病了。病得很严重,喝水都有难度了。她家经济条件富裕。先后在北京,上海,兰州,跑了个遍……食道癌晚期。各大医院,那么多名人名医,回天无术
………病情发展迅速,不到半年时间,梁霞人瘦得皮包骨头,双眼深陷,牙齿外露,和先前判若两人,三十九岁的她,没过多久,撒手人寰,一命呜呼了……!
四
逝者梁霞对自己的不幸遭遇,一千个不情怨,一万个不滿意……刚迈进地府之门,就对着拉她进地府之门的小鬼们大吵不休:
“我有冤屈,阎王爷爷,您一定是抓错了人,请阎王爷爷明断……”。
听到呼声的阎王来到门口,静听梁霞叙说。然后,和颜悦色地对梁霞说:“我们地府的工作人员。办事一是一,二是二,从来没有行贿受贿,张冠李戴之事。让我的手下,拿来生死薄,过目之后,再和你论理不迟……”
小鬼们雷历风行,很快将地府生死薄呈献给阎王。阎王一页一页认认真真地翻阅起来……。
“你是八十三岁的寿命,可是,近二十来年,你己经把四十四年的口粮都倒完了,你这半年是不是没有吃饭,就是因为你没有口粮了……我让你再活十年。你吃什么……?”
五
哭闹不休的梁霞,听得呆若木鸡,再也不哭不闹了!
其二:
因 果
(民间故亊)
沙梁村有对老夫老妻,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年,总是打打闹闹,哭哭啼啼……。他们俩的行为,成为村上有趣的笑料之一。
村上的人称这对老俩口是:
“鸡遇鸡,鸡斗鸡!”
“狗遇狗,狗咬狗……”
这不,五十多年后的一天,老头子又一次用他那把特制的红柳条子打了一次老婆子……
老婆子再也无法忍受老头子的毒打了!她哭哭啼啼地追问老伴:
”娃他爸,五十多年了,你不是骂,就是打!身体的痛疼忍了再忍,心灵的伤害,让我再也无法忍受了!你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老头沉默了一会儿,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是我心中的秘密,本来无可奉告。今天你这样问,我索信全盘告诉你,让你挨打一事。到死前有个明白……。
上辈子,你是一位生性火暴的男子,我是一头小毛驴。那次你推石磨,我拉磨。我的一位同伴没到,石磨由我一头毛驴来拉。我实在拉得又渴,又累,又饿,乘你踏椤的机会,我偷吃了磨台上的两口麸子。被你发现了,你当时气急败坏,拿起磨台上的一把条把,抡头盖脸的打了几十下……!
这辈子转生,我变成了你的老伴,你变为我的老婆。上辈子那几十条把!我一辈子也打不够……!”
“啊。原来是这样?”
老太婆惊恐地追问:
“你是咋么知道的?”
“是上帝一五一十告诉我的……!”
“那么,你也用条把一次打够算了。”
“不行。上帝说过了,一是一,二是二,你只能被我打一辈子……!”
……老婆
子这时无语了。
2022年10月15曰
于敦煌七里镇
其三:
心 路
(民间故亊)
有一天,阿三骑着一头小毛驴去赶集。路上行人很多。有汽车,有摩托,有自行车。阿三看得眼花缭乱,心中也五味杂陈。
“这世道不公平,他人的交通工具,都比我骑的毛驴好,都比我骑的毛驴快。”他很想换一种交通工具。正想着,他的小毛驴赶上了一位拄着双拐行走的人。上帝捉弄人,把阿三变成了那个拄杖的人。
阿三无奈地架着双拐慢慢朝前走。路边过来了一路骑毛驴的人。阿三心想:”自已双腿残疾,行走困难,要是有头小驴骑上,那多幸运,那多快,那多爽。"走着,想着,阿三追上俩个抬担架的病者。这次阿三乐了,“我比他强十倍,他躺在担架上让人抬,我还能一瘸一拐往前走”。想着,走着。上帝捉弄人,他把阿三变成那个,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的病者,由两名使者往医院抬。阿三十分想念两只双拐,他又想入非非了。这时,从医院大门,开出了一辆灵车,车上的人哭哭啼啼,为死者送葬。阿三乐了。他想,”我虽然奄奄一息,可我还活着,好死不如懒活着,我比那位死者强一万倍。”
正在阿三幸灾乐祸的时候,上帝捉弄人,他把阿三变成了那位死着。阿三躺在棺木中,一大群人哭哭啼啼,吹吹打打为他送葬。阿三想到了空难,想到了370客机失事。他又乐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那么好,那么先进,那么快,可说失综就失踪了。我比那些遇难的乘客幸运多了,有人哭,有人抬,有车拉,有人葬。那些座飞机的遇难者,死无葬身之地。想着,想着,他又返回来了。骑着小毛驴仍在路上慢慢往前走。阿三现才明白了,还是骑上毛驴稳当,稳妥。常言道,“别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步行的。这世道,干啥都行,就是不能攀比!“
他又觉得应该学习,长知识。上帝马上给他送了一本《万里长征》,阿三很高兴,他想,“驴虽慢,慢有慢的好处,可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0210623
尾 声
这三则小故事,并不是作者信口开河……现实社会中比比皆是……光盘行动,世在必行!要知道,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还在贫困、饥饿的死亡线上苦苦挣扎……不要动不动就发生家暴!要知道,全世界还在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隆隆战火中无奈苦度……再也不要比这比那!生在中国,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幸运,最平安、最快乐的人……这是从万千次比较中得出的结论!
写于吉年吉月吉日吉时吉刻
作者修改推送于2025年5月17日下午
敦煌 七里镇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50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