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口罩与蔬菜想到的
卫艾云(安徽)
昨天上班前去拿车时,碰到了隔壁楼的阿姨。我看到了阿姨本来准备要走的,看我们朝她那边走过来,便停了下来。
“阿姨,好久没看到您了。”我很平常的一句拉家常的开头。
“我回家了,叔叔他快不行了。这房子是女儿的……”阿姨很平静地说着上面的话,一时之间,我找不到词来接。我只好说,阿姨,您现在是要去哪?
“我准备去菜市场买点骨头,叔叔他想喝……”又是一句很直中心脏的一句话。匆匆和阿姨告别,我就准备去上班了。路上,我的手机屏幕亮了。
和这位阿姨认识,起源于新冠时。我们要去封控区值班,所以每天都要下楼。那天刚好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我就准备去楼下拉电动车,阿姨刚好路过我们楼下,我看她没有口罩,就顺手给了她一个。
那时候,小区封住了,蔬菜什么的都很紧张,一菜难求,大家都在各种社交软件上抢生活物资,大家每天的话题都在围绕着肉菜奶蛋。有天很晚值班回来,在车库口那里又遇到了阿姨,阿姨给我拎了好大一包蔬菜。阿姨还特意说,这是自己家种的,让我放心吃。
听我婆婆说,阿姨的丈夫已经瘫痪在床很多年,夫妻俩一直住在女儿这边,阿姨一方面可以照顾女儿一家,也方便照顾老伴。她每天还老家和这边两头跑,在老家养了一点鸡鸭、种了菜,所以每次碰到她,一直是行色匆匆,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婆婆说,阿姨的女儿女婿也很孝顺,把老两口接过来也是方便照顾。
我跟婆婆说,阿姨给了我们多么贵重的一包菜啊!我们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口罩结识了一位温暖的一家人。
在之前上班的学校里,和我搭班的女老师,家里有一位高位截瘫的丈夫,她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家,还要照顾婆婆和孩子。平时,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位老师抱怨过家里的事,对学生们也很耐心。听同事们说,老师的婆婆还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的。老师们都说,如果换个位置,如果是老师瘫痪了,丈夫一家肯定早就抛弃了她。那时,我们刚上班,对家庭的鸡毛蒜皮的事不懂,只是感叹女老师对丈夫是真的很爱很爱吧!
那天,同学把民政局这几年的结婚标语发到群里,明显看到大趋势是很多人不愿意走进婚姻。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听了无数次。看看完美的爱情,大家会相信感情的珍贵。但是身边很多狗血的事情一个接着一个,大家又都会对婚姻产生怀疑。时常听大家吐槽网上的各种段子,让人不得不对这个话题保持谨慎。
莎士比亚说爱是“疯子的狂欢和智者的噩梦”,张爱玲说,爱是“卑微到尘埃,再从尘埃里开出花”,佛洛姆说爱不是被动的“坠入”,而是主动的能力,需要“给予、关心、责任、尊重与了解”……关于这样的描述很多很多,爱通俗一点的说可能是担心另外一个人冻着、饿着,可能是惦记着另外一个人睡没睡好……
从《诗经》开始,关于情感的描写,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大加赞颂,主要还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更多的还是鸡零狗碎的生活一地鸡毛,所以身边的不婚族是越来越多。
人和人之间的相遇、相识和相爱的概率很小很小,所以大家都在说要珍惜。爱情的天梯的故事如童话一般,因为可能现在权衡利弊的太多了,大家都有一种付出了真心就会被辜负的感觉,所以都在犹豫都在害怕。
昨天,看到一句话,说时间和爱都是免费,但从不廉价。拥抱好当下,把人生的每一天攥紧在手里,把爱的人捧在手心,比什么都美。

卫艾云,女,安徽舒城县人。群众文化工作者,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