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透明海——蜈支洲岛
◎ 红榜作家 陈一龙
后海渔村的对面是耸立在海面上的蜈支洲岛,以看日出日落、看海景、潜海、冲浪、游泳、海钓等为游玩项目,岛屿周边浅海晶亮碧透被誉为“玻璃海”,说是透明海也真切,令我们心生向往。
此岛与有原生态村落的西岛不同,先前是荒岛,人为干预的因素少,开发后旅游业劲爆,吸引了无数衣食男女“粉丝”前来,惊讶声穿透碧海蓝天被录制于上帝御赐的“磁盘”里回放,每天每刻都会有精彩的尖叫。我们一行五人(红英在后海渔村闲逛,是组团的憾事)从码头坐轮渡过去,上船前通道安检,不小心从转动皮带上拿我背的双肩包时把侧网袋的一个玻璃茶杯滑落后碰碎了,老伴说:“不要紧的,碎碎平安。”
湛蓝的大海上,轮船像一个小黑点嵌在广袤的汪洋之中,所有人似乎掉进了大染缸,被蓝绿色融化。鸥鸟在船舷边低低地贴近微波的大海飞翔,而我们离蜈支洲岛越来越近了。此时,阳光并不热烈,海水清澈,岛屿栈道两侧的珊瑚礁边,时有一群小鱼密密麻麻地聚集,偶见五彩斑斓的、奇形怪状的鱼在觅食游玩,礁石上、石块缝隙间海潮退后的小鱼虾小贝类小螃蟹还傻呆呆地享受脱离大海束缚的自在。
天上青蓝云卷风轻,地上椰影婆娑、滩涂沙白细软,游人如织。我们依次检票开始了美丽的环岛游,体验安排的项目:海洋之星、观日岩、情人桥、茶馆、私人定制(电影取景点)、白沙滩。朱黄色的遮阳观光车从右边岛脚出发,海风拂面,近处是触手可摸的耸立的怪石,海浪击打礁石,溅起白沫,像渔家姑娘洁白的裙摆,飘逸略带激悦,洒脱又持内敛;远处帆船点点,深潜的爱好者体验客一个个“噗通”地下潜观看海洋世界:珊瑚、海贝、海龟、海草、海鱼儿、海蛇……
投入大海的怀抱,倾听来自海洋的心跳。而小得忽略不计的渔船在海上摇曳,渔夫们捕捞生猛海鲜,坚守一日三餐的渔家生计。开车的导游说着顺溜的普通话,介绍景点。蜈支洲岛的秋日阳光,海风下没有灼烧感,温顺、恬静。眼底下,礁石被海浪啃噬,浪退后又归于短暂的平静,一双凡眼能看进海底世界一切生命的顽强蠕动或静谧娴雅,而海草在翻涌的浪涛中摇曳舞蹈。海草是优雅的。
沿途嶙峋的岩石上还有意地堆垒小石块(中间钻洞穿钢筋或强力胶黏合),造型像一个个卡通萌娃,契合现代审美元素。
爬上山顶,岛上森林茂密翠绿,海洋如翡翠一般静谧深邃与浅蓝的天空融为一体。海洋之星适宜于静静地依栏留影,或海风撩发、敞开双臂的那一瞬间。
豪华游艇在海上游弋,三五人在深处细细地品茶、喝咖啡或晃动高脚杯的红酒,摆出高雅人的做派……我猜想。
天空直升机盘旋,游客在空中环岛俯瞰大海、岛屿、绿树、建筑以及自然的或人为的景观,体验“高高在上”的感觉,此时我觉得自己太过渺小,想拥有博大的胸襟为时已晚,惰性像蚊子一样孳生,慢慢啃食躯壳熄灭精气。
小小的个体徜徉在宽广之中,感染生命的欣欣向荣,这里没有枯萎,到处是青绿、蔚蓝,亮晶晶的透明,游动的靓丽青春。太阳直射烈度大,海风柔软是我欢喜的,至少没有台风、暴雨的淋漓龇牙,而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是不喜欢的。我可不想成为搏击风浪的海燕,风和日丽的自然形态多好。
观日岩在岛的东南方向,环岛路沿海边起起伏伏,一边是热带灌木丛生的竦峙的主岛;一边是长着娑罗树的悬崖。下车走十几步斜坡,观日岩挺在一处突起的咀子上,下方礁多浪急,金龟探海的大岩石立在眼皮底下,惟妙逼真。石柱铁链围栏旁边有一副望远镜,手机扫码可以更清晰地看大海的每一处微澜,海洋生命的灵动,帆船在海上漂流,太阳正光芒万丈,一大片絮云与海平面黏在一起,视线的尽头,最为隐秘和浮想联翩。
海水呈显出浅蓝深蓝,层次感分明。近海浪咬礁石海洋深处平静如镜,动静相依。
再上旅游观光车时,导游那张“添了油”的嘴说得春风荡漾,卖力地游说岛屿石壁上刻的两个硕大红字的古义今生:南海,亦是海南。看左右顺序怎么念。
去海南看南海,去南海看海南。
环岛观光路上面朝大海的红油漆大字无疑是因为旅游新开发的“噱头”,舔舐游客的好奇心。
车子在一处缓坡边的椰树、礁石、白沙滩停下,我们上礁石拍照,被清澈的海水浸湿裤管,乐此不疲。说白浪啃食黑石岛礁更准确,辽阔是蜈支洲岛献给“南漂人”的礼物,笑纳了。
我们转累了,下一个景点没有去--萌宠乐园亲近热带动物,坐车去岛屿深处的茶馆喝一口免费的盖碗茶,是不错的休闲选择,许多游客吃点海南特色米粉、清汤或点心。出茶馆,一行人歇脚于海滨浴场休闲区,即白沙滩。汪聪将遮阳伞遗失在喝茶的座位边,又赶过去拿,后来在进岛坐游览车的失物认领处取了回来。
在白帆布伞或草搭的蘑菇状的遮阳棚下、我们各自找了个有荫的沙滩躺椅上休息,随性地看一眼美景。这里有打卡拍照的简易萌爱取景地:和煦阳光、婆娑椰林、梦幻沙滩、湛蓝大海……情侣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海风徐徐,碧绿的水沫吻着脚趾丫,追逐嬉笑,或阳光摆拍;三口之家在浅海带孩子亲近大海,捡珊瑚、贝壳,捕螃蟹,观赏鲜艳的海鱼、用小铲挖沙或戏游,美丽与情趣融合一起,风景与内心碰撞出意境,那一个个靓丽的女子闪现在你眼眸,妖娆无限,白沙滩每一刻都延续闪亮的电影镜头,美妙绝伦,天人合一,又无比欢愉。
一对年轻夫妻牵着小女孩的小手,喜悦涂抹在脸上。突然小女孩挣脱了“羁绊”,在细柔的海水亲吻的沙滩边捡拾明晃晃的小贝壳、奇形怪状的小珊瑚……攒在掌心细细赏玩。
“妈妈,我在海边沙滩多捡一点小贝壳小珊瑚哦,多漂亮啊,带回去。”
“这是我的小礼物,送给老师和莎莎,好不好?”
“好、好,大雪碧饮料瓶口小,我把瓶上半端用刀划个适中的口子,装上你捡的小贝壳小珊瑚,再封好口带回家。礼轻人意重嘛。你是个有心人,多取巧的乖乖女哦!”
我感觉妈妈似乎要亲啃一下女儿的脸颊,不停地对小女孩翘起了大拇指。
“将贝壳用胶水粘在画板上,做成贝壳画。”
“这想法不错。画名:‘海心’,配上彩笔画上椰树、岛礁、五颜六色的鱼儿……”
女孩提起的莎莎,或许是她最好的玩伴,老师或许是她最喜欢的老师,童心未泯。
我被风景吸引被小女孩的稚嫩感动。躺在椰树下的凉棚里,欣赏阳光下的大海,物象次第而开,游客玩的心跳,在远远近近中上演一幕幕剧目,生活之外与大海同乐。
左边是上岛出岛的地方,此处是水上项目的集中地。玩飞艇的在浪花中释放青春与激情,玩水上飞人的“恋人套装”是蛮有意思,动力冲浪是惊险的水上游戏,对于会玩的高手来说,阳光、海浪、仙人掌太过于静止、浪漫、闲情。
海天一色。放下工作中所有的羁绊,在蜈支洲岛,椰风是透明的,阳光是透明的,海水是透明的,鱼贝吓螃蟹是透明的,蓝天是透明的,细沙柔白且晶莹透明,我也依然。
我们玩至中午后回后海渔村,“海吃海喝”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不虚此行。
其实,蜈支洲岛在浩瀚的大海上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自然透明晶体,没有过度的人为污染。在私人定制的情节里我做了一个透明的梦,幼稚又纯情。而我作为单独的个体自感体会并不深刻,人在自然的世界里,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暂作别离或许是一种阳光的选择。
′
陈一龙,教师,校长,《仓子埠》副主编,红榜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