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步感怀》:于细微处见生命哲思
黎正明
人间四月天的一个晚上,我的本家大哥、著名诗人黎勇在内江的一家酒店设宴款待我。我去的时候,大哥正在树下与自贡来的文友喝茶聊天。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而其中一个年轻的女子在我们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此我也就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大哥介绍说她是诗人,古诗词写得特别棒。她戴着眼镜,显得文静优雅,我想象着,她大概有着当代李清照的女诗人气质。她叫陈静彦。
我并非古典文学的行家,对古诗词也谈不上精通,更别提作诗填词了。然而,陈静彦发给我的几首诗,却让我爱不释手。这位来自四川自贡的青年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创作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她在朋友圈发布的诗歌,总是能收获众多点赞,配图的画面也十分优美,尤其是她的古体诗,更是别具一格。像《江湖》《长相思》《百年郎》《花朝》等作品,都让人思绪万千。
在《晨步感怀》中,陈静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富有哲理的晨景图,展现出她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荷钱初叠小池东”,开句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静谧的初夏清晨。诗人以“荷钱”入诗,初生的小荷叶,圆而小,形似铜钱,这个意象本身就充满了清新之感。而“初叠”二字,更描绘出荷叶刚刚生长出来,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铺满小池东边的情景,给人以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之感。诗人从细微处入手,捕捉到了自然界中这一细微而美好的变化,展现了她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情感。
“几片飞花落袖中”,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飞花的飘落,不仅为这静谧的清晨增添了一抹灵动,也使得诗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互动。花瓣轻轻落在衣袖之中,这种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温柔、宁静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花瓣的轻柔触感,以及诗人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喜悦。同时,“落袖中”也暗示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欣赏。
紧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岸边的柳树。新的意象在“岸柳深藏三世绿”中更加出彩。这里的“三世绿”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却也富有深意。它不仅描绘出柳树那浓郁的绿色,仿佛这绿色已经沉淀了许久,有着一种岁月的厚重感;更暗示了柳树的生命力和坚韧。柳树在岁月的流转中,始终保持着这份绿色,历经风雨却依然生机盎然,这种对生命力的赞美,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
最后,“银丝怯度百年风”将意境推向了更为深远的层次。“银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柳丝,也可以联想到岁月的痕迹,如白发等。“怯度百年风”则赋予了银丝以人的情感,仿佛它在面对漫长岁月的风雨时,也有一种怯懦和无奈。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使诗句更具生动性,更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生命和岁月的深刻思考。百年之风,代表着漫长的时间和岁月的变迁,而银丝的“怯度”,则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渺小。在岁月的长河中,生命如同这银丝一般,虽有坚韧,却也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坚韧与顽强的赞美。
读陈静彦的诗,你会感受到,她无论从诗的结构还是语言风格上,都显得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却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自然之美,却能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岁月的感慨。这种以小见大、以浅入深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在简单中透露出一种质朴的美感和深邃的内涵。她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对生命和岁月的深刻思考,使得这些诗作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思想深度。
见诗如面,通过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位青年女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岁月的感慨,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才华和潜力。
2025年5月17日
作者简介:
黎正明,国家一级作家,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传媒学院校长助理兼文学讲习所所长(挂职)。著有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等十余部。
(诗歌作者:陈静彦)
编辑:小尤/白雪
选稿:桂圆
邮箱:494383269@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