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19》「飘舞的剑」(7981辑)

晨间寄语
现代词汇中,书写与解读时,感叹与感悟不是一回事。感叹里多少有惋惜、不足、不够、或无能为力在的表现。而感悟,则是领略、体会、尝试、认识认知到的内容和范围。一定范畴,笔者的开头会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虽然没有问过,但是脑海里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不是普通意义上一问一答,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疑惑。问的人问了,自己也答不上来。如果想要能够回答好、妙、最佳,其人一定不简单。
我不敢自恃读书多少,但我以为回答最好的第一人,非毛主席莫属。老人家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但又是这世界上最奇特而又雄伟无比的策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该做的事情,做了。名垂青史,留芳万古。
另有一人,琼瑶。在生言尽万中风情,尝试百味人生,该说的说、该写的写,看惯了人间百态,没有苟延残喘,以自己的方式淡化了财富儿女,“阎王爷不请自己去”。一息轻松,一股青烟,一种浪漫,怀揣执着,尊严定格。多少介评?我赞同、我也以为,走法不重要,却独显人格魅力。说走就走了,遗憾留给别人。
人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出来,脑壳都会大。“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人性。人性的欺穷敬富,既是惯性、也是一种软弱。富时欺穷得意,轮到穷时被欺更难堪。穷人有个自信,为在“闹市无人问”而庆幸。而富人的摆谱,多为自导自演,好生无趣。问题可以假没:你从哪里来?从穷处来。要到哪里去?去到富人家、去到官场中。富人家让吗?官场上给吗?所以这类问题也很滑稽,老百姓道不破天机,但是顺应自然,带有规律性: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无法挽留。
很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说很多人看起来是从一个地方出发,但是人生各有轨迹,难有同步。生路各异,却殊途同归。消失后,同为尘埃。
找到一个答非所问:月亮运行的轨道称为白道,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黄道和白道的交角为5°9′,称作黄白交角,太阳和月亮不在一个轨道上,所以说太阳和月亮不可能碰到一起的。人的生存轨迹亦如此。不是吗,看似离得很近,但却无法并行,这就是人的差异。又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各有答案,肤浅点而已,还要再问吗…!
新的一天,早安!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