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到白水洞村旅游,就会欣喜地看到白水洞水的神奇,就会惊艳地发现白龙洞洞的神秘,就会开心地欣赏白水洞村的荷花美丽。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白水洞村还有另一番亮丽的风景,这道风景只有春天才有,只有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才有,只有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才有,那就是白水洞村的桃花开了,悄悄地开了,把整个村庄装点得更加美丽,把整个村的春天装饰得更加迷人。
听说白水洞村有三百多亩的桃花种植面积,我便跟随县作协的老师们来到这里采风。到了村里,果然看到棠溪河两岸的桃花早已盛开,远远望去,那大片大片的桃花,像红色的云霞重重叠叠地挂满树枝。走近桃林,我才看清楚每一朵桃花的娇姿,这里的桃花和别处的桃花不一样,这里的桃花别样红,红得令人目不暇接,红得令人心旷神怡,红得令人神清气爽,红得令人心醉。有许多游客忙着在桃树下拍照,有人还不忘手拿开满桃花的树枝往胸前放着,甚至用鼻子闻着桃花的清香。一起来采风的杨能广老师说,这里的桃花太美了,美的不知该怎么形容,当年歌唱家蒋大为就是凭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牡丹之歌》唱红了全国的。说完,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蒋大为的成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杨老师一边轻声唱着歌,一边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情特别愉快。这棠溪河畔的桃花,以它独特的烂漫,染红了一湾春水,染红了这里的春天,也映红了每位游客的脸和游客的心。
我们沿着棠溪河边的马路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继续观赏桃花,除了桃花开了,偶尔也有几株梨花和李花也开了,它们开出的洁白的花和火红的桃花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还有河岸边已长出绿叶的垂柳,一起点缀着这个美好的春天。前面的桃林下游人如织,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坐着,有坐在小凳子上的,有坐在桃树下的草地上的,也有的拿着块塑料布垫着坐在地上的,还有许多人拿着相机或手机忙着帮熟人拍照的。我走近一棵桃树,发现有几只蜜蜂在绯红的桃花丛中忙着采蜜,它们嗡嗡地声音就是对桃花的赞美之歌。
我站着桃花丛中,思绪万千,我想:这大片的桃花,现在获得了许多人的赞美,但是没人在意它们是历经了寒冬的蛰伏,在漫长的等待中才迎来了春天,才迎来了这美丽的绽放,才迎来了这美丽的风景。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往往只看到别人成功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别人成功背后的辛酸和努力,没人知道别人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多次的失败,才终于获得成功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就像桃花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奋发图强, 终能在属于自己的春天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成为别人眼中那道别样的风景!
我看过很多地方的桃花,总觉得白水洞村的桃花和别处的桃花不一样,这里的桃花别样红,红得格外耀眼,红得令人陶醉,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当我离开这片桃林时,桃花的美丽依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那一抹别样的红,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激励着我勇敢地追寻心中的梦想,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春天。
苗圃的春天
朋友,你知道新邵县苗圃吗?你去过新邵县苗圃吗?如果你没去过的话,那我告诉你吧。新邵县苗圃坐落在严塘镇龙胜村,距离县城15公里,自1954年建场以来,为我县的绿化工程和林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年的阳春三月,我有幸跟随县作协的领导和老师们到这个苗圃采风。
当我们走进新邵县苗圃,首先看到了一栋老房子,老房子墙壁上的”毛主席语录”五个大字仍然清晰可见,苗圃的领导刘志学场长告诉我们,这栋老房子是首届场长带领职工们亲自制砖、烧砖,挑砖建起来的,如今虽然不住人了,静静伫立于此,但它是首届场长和职工们艰苦创业的见证者。刘场长还告诉我们,苗圃拥有经营面积478亩,现有在册职工23人,培育有美国红枫、造型罗汉松桩、造型红桎木桩、紫薇花瓶、桂花花瓶、茶花花瓶、红豆杉、高杆茶花、银海枣、竹柏等珍贵苗木60多亩;精品桂花、樟树、杜英、红叶石楠、紫薇、广玉兰、金森女贞球、四季桂球、红桎木球、无刺枸骨等常规绿化苗木380多亩,苗木资源十分丰富。刘场长带队,我们一行人跟着往前走,突然看到两棵又高又大又粗的树,大部分人说是水桐树,和我们同行的刘泽堤主任说,我敢打赌,此树绝对不是水桐树,那是什么树呢?我们只好向刘场长询问答案,刘场长说,是臭椿树,椿树的一种。刚刚退休的原林业局副局长李赞成同志向大家介绍了该苗圃的许多珍稀树种,他指着一棵我不认识的树说,这就是红豆杉树,它的树杆里含有一种名为紫杉醇的化合物,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所以红豆杉的树杆可以做药材,并且是预癌防癌极佳的珍贵药材。接着,他又给我们介绍了竹柏、金丝楠木等珍贵树种,他说竹柏以前是几千块钱一棵,而金丝楠木是几万块钱一棵,都是稀有树种。金丝楠木之所以价值高,主要是它生长得太缓慢了,一年才长15厘米。他还指着另外一株高大的树说,这是美国红杉树,整个新邵县只有这一棵树。如果他不告诉我,我还真不认识这么多的珍贵树木,走进这苗圃的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对这里的许多树木感到十分新鲜和好奇,有的树木以前见都没见过,今天才一‘饱眼福。我们正往前行,我突然发现前面有棵大树既有绿叶子又有红叶子,一棵树长出了绿色和红色两种叶子,我十分好奇,这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树,便忍不住问这是什么树?李赞成副局长告诉我,那是杜英。这时我县作协秘书长唐飞跃老师百度了一下,说是杜英,也叫山杜英。我们继续前行,我突然眼前一亮,远远看到了前面一棵特别高大的古樟树,我县作协主席唐湘先生笑着说,这棵古樟树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宽。我们走近一看,这棵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樟树,果然占了很宽的地盘,它有十二根十分粗壮的大树枝向四周展开,粗壮的枝干上长满了嫩绿的叶子,整棵大树就像一把撑开的巨大的绿色大伞。我想等到酷暑六月时坐在这"大伞"下的石凳上乘凉,是十分惬意的。而不远处的红叶石楠那火红的叶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春天里燃烧的激情。高杆茶花争奇斗艳展现自己的美丽,硕大的花朵在枝头绽放,红的似火,白的像雪,把苗圃的春天打扮得格外漂亮。桃树和红叶李树的花开的正艳,它们用缤纷的色彩和馥郁的芬芳,装点着这个美好的季节。我心里想:苗圃场的春天真美啊!美的令人陶醉!
苗圃的春天,到处都是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珍贵的苗木与常规绿化苗木交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在春风中泛起绿色的涟漪。各种花儿开了,火红的桃花,洁白的李花,粉红的红叶李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苗圃的春天,也是忙碌的季节。工人们穿梭在苗木之间,精心地修剪、浇水、施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心里充满着希望。因为他们深深知道,自己的辛勤劳动,将会换来苗圃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精心培育的苗木,将会被运往全县各个林场和城市的绿化带以及各个公园和乡镇,为城市和乡村增添一抹抹绿色,把城市和乡村打扮得更加美丽,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生机!
新邵苗圃从建场至今,从艰苦创业开始,一代一代的领导和工人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汗水,才迎来了苗圃的春天。他们不但为我县提供了丰富的苗木资源,还为我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袁胜利,湖南省新邵县人,曾用笔名刘胜达发表小品于《打工族》,曾用笔名刘四强获得《华厦》杂志“华厦杯"华人华侨与新中国征文优秀奖。有两篇纪实文章发国家级刊物《台声》杂志。作品散见于《娄底日报》《佛山文艺》《打工族》《笑林》《新花》《今古传奇》《华厦》《台声》《惠州文艺》《邵阳日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音乐教育与创作》《莲池周刊》《文艺生活》等报刊。
偶尔投稿,偶尔发表,偶尔获奖。
说生活的酸甜苦辣,忙生活的柴米油盐,写世间的众生百相,悟人间的世态炎凉。笑看世人世事,愿做每一个善良者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