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江面上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仿佛给古老的楚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母亲的身影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她轻轻地将竹篮里的粽叶浸入井水中,那些深绿色的叶片在水中打着旋儿,悠然自得,就像楚地女子腰间摇曳生姿的碧玉佩。水珠沿着叶脉缓缓滑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我闭上眼睛,耳边仿佛传来了二千三百年前的汨罗江声,那声音穿越时空的阻隔,悠悠地回荡在我的心间。
那些粽叶,是母亲前一天从江边精心采摘回来的,每一片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馈赠和母亲的辛劳。母亲说,只有用这样的粽叶包裹出的粽子,才能散发出最纯正的香气。我看着那些在水中旋转的粽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仿佛看到了屈子当年在江边徘徊的身影,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壮志未酬之恨,都随着这江水流淌了千年。
街角的老李头已经早早地支起了油锅,开始炸起了糖糕。那金黄色的糖糕在油锅中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甜香。然而,这甜香却压不住巷尾蒸笼里溢出的箬叶清香,那是隔壁王婶家刚出锅的碱水粽的味道。王婶是个热心肠的人,每逢端午,她总会多做些粽子,送给左邻右舍品尝。她送来的粽子,用棉线紧紧勒着,糯米间勒出细密的纹路,那纹路像极了父亲旧书里楚辞的竹简刻痕,每一道都记录着屈子的诗篇和故事。
我接过王婶送来的粽子,心中充满了感激。剥开粽叶的刹那,我仿佛看见了屈子峨冠博带的身影,在氤氲的热气里若隐若现。他的面容清瘦而坚毅,眼神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我轻轻地咬了一口粽子,糯米的香甜和箬叶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化作一股暖流涌入心田。那一刻,我仿佛与屈子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高洁品格,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午后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龙舟鼓点震得江水发颤。江面上,一艘艘龙舟破浪前行,青壮汉子们古铜色的臂膀抡起木桨,每一次划动都充满了力量与激情。桡片破水的弧光里,恍惚有鱼群跃出江面,它们似乎也在为这盛大的节日欢呼雀跃。老人们说,这是当年渔人争相打捞诗魂的盛景重现。我听着老人们的故事,心中却涌动着不同的感受。我仿佛看见无数双手在时光长河里奋力划动,他们要把某个沉没的传说托举到阳光之下,让更多的人记住屈子的名字,记住他的诗篇和故事。
龙舟比赛结束后,人们纷纷回到家中,准备享受节日的晚餐。暮色四合时,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悬着艾草,那是为了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母亲把五彩丝线绕在我腕间,说这是缚住蛟龙的锁链,可以保佑我一年平安无事。我看着手腕上那鲜艳的五彩丝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条五彩丝线,更是母亲对我的爱和祝福。
晚风掠过江畔的芦苇,沙沙声里混着远处断续的龙舟号子。那声音仿佛在为这个古老的节日画上圆满的句号,又仿佛在为下一个节日的到来做着准备。我站在江边,望着远处的江面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剥开的粽子躺在青瓷碗里,莹白如月,倒映着满天星斗。我轻轻地拿起一个粽子,细细地品味着它的香甜。那一刻,我仿佛又看见了屈子的身影,他站在江边,手执长剑,吟咏着《离骚》的诗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我想,他一定也希望我们能够记住他的诗篇和故事,记住这个古老的节日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粽子吃完了,但屈子的诗篇和故事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我望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默默地祈祷着,愿屈子的灵魂在天堂里安息,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愿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同时,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夜深了,江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月亮也露出了它皎洁的面庞。我站在江边,感受着这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我知道,这个夜晚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而屈子的诗篇和故事,也将像这江水一样,流淌在我的心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在端午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每当我品尝到粽子的香甜时,我都会想起这个端午节,想起屈子的诗篇和故事。它们将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这条粽香里的时光河,也将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之一。
就这样,我在粽香和龙舟的鼓声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这个节日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屈子的忧国忧民之情和高洁品格。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个古老的节日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让屈子的诗篇和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