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楷模
文/纪宇
邓稼先颂
——中华楷模之一
在一个全民趋利的时代写你
你的一生似乎都无法理喻
在诗歌边缘化的时候写你
浮华的字惭愧,羞于和你站在一起
当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时候
你正好学业完成在他乡异域
拿到博士学位才仅仅九天
二十六岁的娃娃博士人生得意
人们猜测你会高处谋就
你已告别美利坚,痴心归去
回国,回国,像开弓之箭
你义无反顾,毫不迟疑
建国初百废待兴百业凋敝
搞科研的条件像荒田插犁
没有牛,弯下身子你就是牛
没有规划,从祖国需要做起
工作干起来了,从零开始
你在大地上犁出第一个一
于是科学研究开始拓荒
新中国科研迎来第一缕晨曦
当国家决定做一件巨大工程
部长垂询你的想法:是否愿意
那是去边陲,长久隐姓埋名
或许此身忠骨就要埋在那里
你说你愿意,早对祖国以身相许
正青春时,突然销声匿迹
父母妻子都不知你去向何方
像一捧清泉渗入干旱的土地
你走了,走向远山大漠
连音信也没有,那里不设邮局
你成为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者
一切都亲力亲为,深思熟虑
全程都在保密状态下进行
既保密国内,也保密国际
月亮看见了,隐进云头
星星看见了,将嘴封闭
那是全身心投入,日夜相继
那是无干扰思考,打通灵犀
忘了家庭,也忘了自己
只为了一个目标:祖国崛起
一次因降落伞出现故障
试验弹跌破了,泄露出液体
你是设计者,最知核辐射厉害
你冲在最前头,喊大家隐避
你下令所有人都必须远离
自己上前抱起泄露的弹体
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和青年
死的危险,全部留给自己
从灵感闪发到针脚细密
无数次禅精,一遍遍竭虑
当你为最后试验签名负责时
人们猜测你的手怎样下笔
千钧责任,连接着祖国嘱托
一发笔迹,承载着无眠朝夕
写下“邓稼先”,回答历史考卷
这圆满回应是一声冲天霹雳
原子弹爆炸,你欣慰地笑了
这笑容里蕴含着千言万语
把祖国的国防大业推向前沿
从来没顾及个人得失名利
原子弹成功了,接着氢弹
你和于敏的设计方案再创奇迹
这中间只隔了短短两年
是美、苏试验时间的几分之一
你回家来,已是肠癌晚期
病体才属于家人,属于老妻
你不后悔,你死而后已
六十一岁你走了,走得太急
要和别人比吗,比同学杨振宁
半个诺贝尔奖,终身荣誉
你坦然,你欣慰,死得其所
身倒下,共和国把你的光荣高高举起
张伯驹赞
——中华楷模之二
早在我童年时就知道你
你的大名,你的事迹
民国四公子,你是其一
玉树临风,潇洒飘逸
知道你和袁寒云的友情
曾和少帅张学良过从甚密
还有个溥侗是溥仪表兄
名门大族里,往来无布衣
你是直隶总督张振芳之子
要穷也难,除非收尽天下之奇
你果然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第一收藏家,任性且有眼力
书画词赋和京剧样样精辟
你和潘素的姻缘也是个传奇
执子之手,与子同老
老成相濡以沫的葫芦根须
谁有你的执着,你的痴迷
人和人是不同的,仿佛云泥
有人说你愚,也不止愚了这一天
你每个笑容里都有诗情画意
一辈子笨得无药可医
一辈子傻得登峰造极
商人找你卖画就漫天要价
你只知道画好哪懂得生意
看见极品书画没钱也要买
一栋栋房产像冰山消匿
李莲英置下的大宅子变卖了
加上潘素的首饰才成交一笔
后来都捐给国家不图回报
可对你的回报我无颜提及
你的遭遇是那个时代的耻辱
你却还是笑着,似不在意
心知冷暖,感受社会寒暑
身似修竹,摇曳风雨四季
你是一星火也要温暖友人的心
没有尘埃,没有世俗功利
再也没有你这样的君子了
你的情操、胸怀和眼力
也就是有这样忠贞的守卫者
才能在国内欣赏祖先手笔
你名伯驹,实是龙的后裔
守卫者中华文化不得侵袭
每当我看《平复帖》和《游春图》
都会把你的名字默默想起
中国兵王
——中华楷模之三
这名字是称呼中国脊梁,
这叫法真教人血气轩昂!
我在唇齿间咂摸体验:
——兵王,兵王,兵王……
叫三声里听见山呼海啸,
往昔绝无,属军史首创;
从将军手中接过军衔命令,
怎能不喷薄出豪情万丈!
导弹横空发射,箭穿九阳,
五洋深海捉鳖,胜券执掌。
也许是在边陲线默默奉献,
也许是在核弹库百炼成钢。
不必再说他们的英雄事迹,
他们是海中盐,夜里的光;
优中优,好中好,良中良,
虎下山,龙出水,弹上膛。
古往今来兵是兵,王是王,
中土外邦卒是卒,将是将。
可今天,解放军史书重写,
盛赞王却是兵,兵变成王。
这是火箭军,霹雳绕指掌,
一级军士长,军衔敢称王。
这是名至实归,应得回报,
是人民对好儿子颁发奖赏。
好男儿要当兵,老话重讲,
当兵要当兵王,这是新尚。
看你们英姿焕发也像火箭,
指哪里打那里,箭在弦上。
作者简介
青岛市文联名誉主席 纪宇
苏积玉,笔名纪宇。1948年5月生于山东荣成。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传记文学作家。中学时代开始写诗,当过记者、工人、编辑、编剧。戏曲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青岛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曾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文联主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职称为国家一级编剧。现为青岛市文联名誉主席。“止观战略研究院”公众号顾问。
各类作品已达1000万字,目前仍在写作中。
酷爱收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至今已逾四十年,收藏青铜器、古瓷器、玉器、漆器、铜胎掐丝珐琅器、古钱币、文房、历代书画、名人信札、创作手稿等等,收藏艺术品已逾十万件,2007年成立青岛天放艺术馆,自任馆长,对外陈列展出,自乐乐亦与人同乐乐。
曾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收藏家”,写了大量关于收藏的诗和文,已编成诗集《大风起兮》和散文集《云飞扬》,将要出版。
止观战略文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