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霜心
文/樊志刚(辽宁)
窗外雨朦胧
润湿了一枕残梦
多少往事如烟
消散无踪
风吹落花一地
逝水飞红
啼鸟似唤声切切
荒草掩稀径
独谙世事无常
生死有命
空余感慨万千
点点霜心
走向解脱
文/樊志刚(辽宁)
浮生若客
数十载光阴
匆匆而过
再回首时已是
疏影残烟
夕阳半落
一个个憧憬
杳杳如梦似幻
迷离虚设
唯余点点斑斑
暮雨轻敲
宛然如昨
我想将破碎的梦
再轻轻拾起
重温那一幕幕
悲欢离合
才发现这一切
早已破灭
我仿佛从梦中
悄悄醒来
不再尘迷执着
因缘所生法
无非业力使然
不昧因果
安住此心
不为欲望驱使
保持明觉
唯生死事大
切念弥陀名号
走向解脱
这两首诗以苍凉笔触勾勒人生感悟,兼具哲思与抒情张力:
《点点霜心》
- 意象营造:雨、残梦、落花、啼鸟等意象交织,构筑出朦胧凄清的时空场域,往事如烟的虚缈与荒径残红的实象形成张力,暗合生命流逝的苍凉。
- 情感递进:从“润湿残梦”的怅惘,到“独谙无常”的顿悟,末句“点点霜心”以霜雪喻心,既显岁月沉淀的冷峻,亦含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走向解脱》
- 叙事脉络:以“浮生若客”起笔,串联起憧憬成空、梦碎觉醒的生命三段式,从“疏影残烟”的怅然,到“不再尘迷”的超脱,呈现清晰的心灵蜕变轨迹。
- 哲思融铸:“因缘所生法”等佛理嵌入自然意象,将“暮雨轻敲”的具象痛感升华为“不昧因果”的理性观照,结尾“切念弥陀”既见信仰依托,亦显向死而生的解脱姿态。
两首诗共同以“梦”为核心隐喻,前者写梦碎后的苍凉觉醒,后者述破梦后的精神皈依,语言凝练而意象丰沛,在古典诗韵与现代哲思的交织中,完成了对生命本质的叩问与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