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李金芳,偃师杜甫诗社社员、洛阳诗词研究会会员、洛阳老干局诗词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结集有《首阳诗雨》、《诗雨蒙蒙》《诗坛溢韵》《韵起景山》《讴歌新洛阳》《永远跟党走》等。获奖作品有:“永和杯”全国征稿大奖赛获优秀奖、偃师市山化镇“山花烂漫杯”征稿获得优秀奖;偃师市离退休职工诗歌创作比赛“点赞偃师助力发展”获得三等奖。《中国当代诗歌典籍》优秀奖、2019年,入选《辉煌70载,筑梦新时代》爱国公益人物大辞典。
一
挥不去的思念
李金芳
——写在三七之时。
娘走了,
是那样的安详。
我的心飘到哪儿去了?!
饭菜不知味香,
思维断了篇章。
伸手要干什么?
转身忘的净光!
难熬的长夜,
挥不去您平素的画面一张 一张。
空落落的心,
已不知道哪是前方……
因为疫情,
我们欢度两个封闭中的春节,
无忧无虑,多么福祥。
上座慈母高堂,
下有婿女儿郎。
全家新年跪拜,
祝福声声响亮,
您 给我们每人下发压岁钱,
满屋都是笑声扬。
心 是那么的踏实,
您 是那么的喜气洋洋!
春暖 小弟接您回家了,
这一走,
竟变成了永别,
变成了无尽的悲伤。
我 何时再接您回来,
已经遥遥无期,
阴阳两茫茫!
娘在,您是我温暖的家!
不管什么环境,
都给我开启一个踏实的门窗。
我如自由的小鸟,
穿梭在兄弟姊妹六家之间,
亲切来往。
手足之情,其乐融融,
密不可分,都为我们有一个娘!
娘啊!
您这一走,我心碎凉!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谁还能再圆那个无缺的太阳!
望天堂之灵,
抚我凌乱之心,
声声呼唤,
我的亲娘……
2024年元月7号,冬月26日上午,早已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泪水尽往外流,只好伏笔倾诉在纸上……
二
根在河洛 梦回铜驼
2019年7月,客家祖寻根问祖到河洛大地的纪念。
数千年的漂泊, 游子的心不知何处落。
多少次的迁徙, 我依然是流离失所。
尽管我的宗祖延续了无数代,但总也抹不掉他人眼中的“客”!
我从不气馁,我上下求索。
我要认祖归宗, 找到原本的窝!
无休止的寻寻觅觅, 留下多少酸痛的心歌。
终于找到了,我的根——就在河洛!
穿越时空隧道,回望金马门前的群贤祠,遥想少年常骑的美铜驼。
怎能忘记,南北大街上,那荣耀开心的一刻!
我是大家族的一员, 从此不再是“客”。
找到宗祖的根, 有了归宿的窝!激动、兴奋, 不惜一切代价,在偃师境内虎头山上,留下永不磨灭的镌刻!
河洛是根,河洛是家,是所有客家人,心灵的寄托!
注:铜驼——铜铸的骆驼。铜驼大街——汉魏时期洛阳城的南北中轴大街上放有铜驼像。 是“客家族”千古流传下来寻根问祖的记忆标志。
三
洛阳——客家祖源地
2021年9月,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启动。
回来吧,回来吧!
这里有盛开的牡丹花。
九州大中原, 就是故乡您的家!
这里有马寺钟声, 准时点亮您心灵的智慧明灯。
这里有金谷春晴, 是先祖们诗词歌赋传唱的一景。
这里是铜驼大街, 最繁华的主道直通皇宫!
应天门处, 天津渡口,
洛浦景色, 观月漫走,
永远记载着:从天上到人间第一码头!
二里头处, 有华夏第一都!
这里是——先祖生长玩耍,皇家子孙的栖息居住!
“永嘉之难”, 拉开了中原先民迁徙的序幕,
珍珠宝贝们, 撒落在海内外长寂孤独,
外来的“客家”便成为新的氏族。
勇敢、勤劳、善良、智慧的华夏儿女,
不畏磨难, 不失皇家之风度!
个个英才, 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顶梁柱!
看看吧!
这里还保留着鱼跃龙门的山色。
邙山岭上依旧可以晚眺游乐。
大中原的黄土地上, 期待着漂泊的亲人们,
归途尽是鲜花和幸福!
四
家教寄语:
孝大于天
是老母亲105岁时,对五代子孙的寄语。
家有期颐少又稀,子孙莫要错时机。
门庭幸遇即虔敬, 造化光环难再祈。
恩报宗亲无尽爱, 福康寿喜善心积。
孝达之至神明到, 德厚功成暗不欺。
《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名家传》征稿中!
副主编投稿微信:zhoukuicheng77818
大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的文学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高水平的作家、诗人、书画家......
但放眼全国,缺少一部记录这些时代骄子的传记类书籍,被许多有识之士引以为憾,并且已经引起国家高层重视。近期,受国家一级出版社郑重委托,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取消了原来的工作部署,决定优先推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名家传》,为国家储备人才,为大家树碑立传!!
投稿事宜:
1、书画、古体诗、现代诗、散文、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个人简历、作品若干。
3、特别提醒:因为是传记,个人简历特别重要,可以长一些,方便对自己进行全面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