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野涧(陕西)
山河远阔,独行客,
人间星河,照孤影。
万人如潮擦肩过,
无人是你,无人似我。
生有热烈化烬火,
藏于俗常,沉默如锁。
若将平生轻比拟,
半截诗稿,半盏残歌。
冻天寥落风呜咽,
我自低吟,无人和。
纵使人间千般好,
终非你我,终非你我……
文/陈野涧(陕西)
站台外 路灯边
行囊伴影单
汽笛惊破五更寒
故乡入雾烟
晨星淡 夜班连
泡面代三餐
高楼如林遮望眼
月光照无眠
苦不言 累也甘
前路自铺展
此去漂泊又一年
灶火梦中燃
问己何时得安闲
夕阳山外山
文/陈野涧(陕西)
清明雨打湿单衣
您絮的棉花云
在信纸里发黄
煤油灯炸开时
纳鞋底的线
正穿过我半生漂泊
学堂墨迹未干
工装汗渍已凉
阳台花盆里
野莓自顾自地红
夜半咳醒
月光门槛上
"幺儿——"
那篮青果
甜了三十年病历
您说的酸
是含在岁月里的
糖
文/陈野涧(陕西)
二月风挤过篱笆角
三片叶的悄悄话
说给低头的野莓丛
晨雾洗过的粗布衣
沾着去年摘莓粘手的蜜
竹篮里装着四十茬春
柳条儿越来越稀
阿妹从前落在溪边的笑
被流水冲成
光滑的鹅卵石
如今谁还记得
野莓染红指尖的法子
城里买来的胭脂
总调不出
枝头那粒
将落未落的
夕阳酿的甜
白发人弯腰重拾
莓刺忽地刺疼往事
最甜的那一颗
早收在
土陶打的
梳妆匣里
附《异乡客·<仿李淑同送别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深刻表达了异乡游子在漂泊生涯中的复杂情感。全诗交织着孤独、坚韧与乡愁,同时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
孤寂与艰辛
"行囊伴影单"以物衬人,突出形单影只的孤独感,"泡面代三餐"直白展现生活窘迫。汽笛、夜班等意象强化了漂泊者的作息颠倒与劳顿,而"高楼遮望眼"则暗喻都市环境中个体的渺小与迷茫。
乡愁的温暖底色
"故乡入雾烟"运用视觉模糊化处理,表现记忆的遥远与朦胧美。"灶火梦中燃"将抽象乡愁具象化为最具生活温度的意象,与"月光照无眠"形成冷暧对比,凸显精神慰藉的重要。
坚韧的生命态度
"苦不言累也甘"采用矛盾修辞,展现劳动者的隐忍与达观。"前路自铺展"包含主体能动性,而结尾"夕阳山外山"化用古典诗词,既延续了"行到水穷处"的苍茫感,又暗含"柳暗花明"的转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