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庆悟宅主人
陈铸 松亭茅居图
罗园主人罗忠浩及嗣子、侄子罗顺秾、罗顺馥、罗顺藩、罗顺秀均是清末民初泸城名士,
罗忠浩,清末民初泸州声名赫赫的房地产开发商,著名的川南经纬学堂、泸州中学堂的校区建筑就是他承建监工完成的。
戊寅《泸县志》卷第六巜人物志 行谊》有传:“(忠浩)父信宇,清嘉庆时由赣入蜀,始家叙,旋迁泸。幼慧能读,遭蓝逆乱,弃儒随兄业贾,不数年资巨万。富而好礼,虽处丰腴仍安俭朴。性和平,与世无忤。人或小有纷争,得其一言,无不立解。州有大兴作,观察刺史必敦请相助,公亦毅然任之。如今之道公署及城中各学堂,或新创,或改造,皆公所监督而成者。先是其兄忠海殁时,语忠浩曰:‘吾子已成列,而弟膝下犹虚,盍置妾为似续计?’公泣应之曰:‘兄有子四,犹虑弟无后乎?《尔雅》云:兄弟之子犹子,何置妾为?’于是,以忠海公之仲子顺馥、季子顺秀为嗣。年六十三卒于家。”
罗顺藩,戊寅《泸县志》卷第六《人物志 文苑》也有传:“罗次瀛,名顺藩,泸州麟现乡人,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1909)举人。性纯笃。少孤,事母孝。事叔忠浩公如父,兄弟间友爱无间言。生而沉慧,不与群儿伍,好读书,二十游庠,旋食饩。丁酉中副贡,癸卯领乡荐,入资以内阁中书补用。生平好治经,于古今文、尚书、春秋三传多发明。时(1901年)诏改学制,重经一代一科,当道延主川南师范讲席。”
罗顺蕃像(族中后人提供)
.罗顺藩少体素弱,病卒北京,时年三十九。其兄筱瀛迎柩归葬于麟现镇之李嘴。
罗顺蕃撰 李韵书
(原作由毛元康赠笔者收藏)
茜草坝沙湾罗园,又名“慕陶别墅”。据《泸州市城乡建设志》记载,建于民国初年。茜草坝罗园又名橘隐园(余安中《心花琐记》)。
慕陶别墅依山傍水,风景怡人。溯江上行里许就是东岩(月亮岩)。岩高数十米,峥嵘峻峭,逶迤数百米,中段突生石额,半圆如眉,倒映江中,即成圆月。仰观高空明月,俯赏东岩环月,岩月交映,历来为消夏胜境。罗园北邻茜草坝。茜草坝原有海观亭。海观亭初建于南宋,明末焚毁,清咸丰初重建,光绪二十年圮。亭已不存。“海观秋凉”是泸城胜景,“春夏之交,浪影与岚光混碧,芰荷偕杨柳摇青,沙岛风帆,江城入画。”(清 李卿谷《海观楼记》)罗园濒临二郎滩,对岸宝山枕带双流,樟林叠翠;宝塔巍峨,当旭日东升,青铜塔刹则熠熠生辉。泸州八景,罗园竟可拥览其四
新中国成立后,肖巷子罗园和“卧雪高峰”都成了市委干部宿舍。改革开放后,撤除市府路、肖巷子一带修建成了现在商业步行街。肖巷子保留了原来的大致走向,现在的文物市场则是罗家花园旧址。
何白李先生是近现代泸州地方史研究中首位发现罗园与朱德有交集的学者。并说高觐光的《茈湖余碧录》是研究泸地近现史的重要文献。笔者根据先生指导的途经,从文献入手,发现肖巷子罗园近邻文昌宫、朱衣祠。此两宫祠有深厚的字祀文化元素。罗忠浩选择其地造私家住宅,的确有很深的文化考量。
何白李原著《泸州地方文献三十种提要》(兰永生整理)
载《泸州全书》(主编赵晓东)
笔者根据《茈湖余碧录》发现朱衣祠旁、罗园中还有一幢重要的建筑还不曾被学者注意。这座建筑就是“罗公步远祠”。高觐光先生的《茈湖余碧录》中《罗步远公祠落成颂并序》有记载。高觐光先生这篇文章是研究泸州宗祠文化的重要文献。
在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中,宗祠(又称祠堂、家庙)祠堂被认为是祖先灵魂的居所,代表家族的根源与延续,具有神圣性,承载着”敬祖、收族、明礼”的重要功能。"慎终追远"的儒家思想通过祠堂具象化,成为族人精神凝聚的纽带。
宗族事务(如族规制定、财产分配、纠纷调解)多在祠堂议决,是家族祭祀、议事、教化的核心场所。 明清时期,祠堂甚至兼具"法庭"功能,可依族规惩处不肖子孙。
祠堂规模、装饰受礼制约束。《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系统记载了周代以降的宗庙祭祀制度。《王制》《祭法》规定: 天子七庙(太祖(始祖)+ 三昭三穆(父、祖、曾祖、高祖及各自兄弟分支)); 诸侯五庙(太祖 + 二昭二穆); 大夫三庙(太祖 + 一昭一穆); 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在住宅内设牌位)。祖先牌位按左昭右穆”排列, 始祖居中,二代为昭(左),三代为穆(右),四代复为昭,以此类推。严禁僭越。 “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
祠堂按时令祭祖。春祠、夏禴(yuè)、秋尝、冬烝(zhēng),称“四时祭”(《祭统》)。 春祠,以鲜物荐新,祈求生机; 夏禴(yuè),用薄酒素馔,示节俭;秋尝,新谷登场,报谢祖先;冬烝,献丰盛祭品,年终大祭。
祭祀有一套严肃的仪节。 祭祀前需“散斋七日,致斋三日”(《祭义》),洁净身心。,要准备礼器、祭品。鼎(盛牲)、簋(盛黍稷)、爵(饮酒)这些礼器,数量依等级而定。祭品(太牢(牛猪羊三牲)、少牢(猪羊),士用特牲(一猪)),强调“必丰必洁”。
有仪式流程: 降神,奏乐、焚香迎神; 献礼,初献(主祭)、亚献、终献(由子弟分执);嘏(gǔ)辞,祝官代祖先赐福于子孙;馂(jùn)礼,分食祭肉,象征“受胙”。
祠堂内悬挂家训匾额(如"忠孝节义"),定期宣讲族规。违规者可能在祠堂受罚(如跪香、杖责),以儆效尤。
管理族田、义庄等公产,资助贫困族人或兴办族学等事务在祠堂议决。 战乱时,规模大的祠堂常可作为避难所。
祠堂建筑布局。三进式结构(常见于大型宗祠):头门(仪门):悬挂家族堂号,中堂(享堂)举行仪式的主厅,设祖先牌位, 后寝安放始祖或重要先祖神龛,女性通常不得入内。
祠堂的装饰与礼器: 匾额楹联常标明家族渊源(如"诗礼传家")或功名(如"进士及第"),
神主牌按昭穆排列,始祖居中,左右分列后世子孙, 礼器有钟鼓(仪式用)、香炉、供案(陈列牲醴、粢盛)。
先秦至汉唐仅贵族可立庙,士庶"祭于寝"(在家祭祀)。 宋代朱熹《家礼》提倡"庶人祭先祖",推动了民间祠堂的普及。明清宗族势力强盛,祠堂成为基层治理单位,甚至出现"联宗祠"(跨地域同姓共祭)。
清末民初推行“庙产兴学”政策,部分开明家族开始将祠堂兼作学堂(如兴办族学),调和传统与现代需求。 川南因地处内陆,宗族势力仍较强,祠堂作为族权中心部分得以保留。
近代以来因战乱、城市化,传统家族体系逐渐瓦解。城市内祠堂的存无多。今日部分乡村仍有祠堂得以保留或修复,有些家族清明、春节尚有祭祖活动,作为文化记忆的延续。
羅步遠公祠,是罗园的组成部分。这座初祠堂解放后被拆毁。
这座祠堂由罗忠浩的继子罗顺馥、罗顺秀兄弟主持修缮,历时数年完成,兼具宗族凝聚与战乱庇护功能。民国六年丁巳(1917年)重新修葺落成时,泸州名人高觐光为之撰 《羅步遠公祠落成頌並序》。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泸州祠堂文化。
高觐光的原文是繁体字文言文,为了方便阅读,笔者整理为白话文:(原作附后)
罗步远公祠落成颂 并序
民国六年丁巳年(1917年),我受广安阳既明先生嘱托,与温翰植先生共同倡办红十字会泸县分会,会址设在朱衣祠。当时推举罗顺馥先生担任会计一职。顺馥先生便以其先祖步远公祠作为募集捐款、管理收支的场所。时局动荡之际,这里成为亲友们的避难所。该祠堂距朱衣祠仅数十步之遥,楼阁轩廊蔚为壮观,唯独地基低洼潮湿,环境杂乱,门庭空旷透风,年久失修。
己未年(1919年)秋,始将地基垫高补齐,完善缺失设施。直至辛酉年(1921年)二月,才邀请亲友举行落成典礼。时值川中战乱渐平,顺馥与兄长顺秾、弟弟顺秀修建祠堂的心愿,终可告慰先父在天之灵。
按《礼记》记载,天子至士人皆设宗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人二庙。春夏秋冬各有祭祀名称,"祠"本是春祭的专称。后世宗法制度松弛,士大夫为凝聚族人,便以"祠"统称祭祀场所,犹如《春秋》经以春秋代称四时。后来发展出宗祠、支祠、家祠等形制,子孙为创业先祖特立祠堂,世代祭祀以彰孝悌。
.步远公在清末因儿子功名受朝廷封赠,对罗氏家族功德深厚,足以福泽后世,理当立庙祭祀。顺馥兄弟四人中,步远公将兄长步瀛公的四个儿子视如己出,更过继顺馥、顺秀为嗣。公善于经营而廉洁自持,泸县重大工程多由其主持,教子严而有方。 如今祠堂落成,特作颂诗曰:
清代官制立家庙,堂阶秩序显纲常。
昭穆四世承血脉,赣迁泸州三世昌。
步远公德荫后嗣,华堂轮奂祭牲飨。
钟鼓笙箫礼馨香,子孙跪拜受胙祥。
礼法维系防懈怠,岁时醴酒永流芳。
附:
《罗步远公祠落成颂 并序》(高觐光
民国六年丁巳。予以广安阳君既明言。同温君翰植。倡办红十字会分会。泸县朱衣祠。推举罗君顺馥主会计。顺馥即其先步远公祠收集捐款,会计出入。当患之亟,亲友避难者,咸就焉。祠距朱衣祠数十武而近。楼关轩楹。皆成钜观。独其下洼然以深,纷然而尘杂。门庭虚敞,风日穿漏。久不葺治。己未秋,始一其高下,完其未备。阅辛酉二月,乃召亲宾落成之。盖川事纷乱,至此稍有甯绪。而顺馥与兄顺秾、弟顺秀,修祠之志,乃可告成厥考也。《礼》天子诸侯大夫士,咸立庙;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春祠,夏禴,秋蒸,冬尝。以时祭焉。祠者春祭之名也。后世宗法废。士大夫欲合其族,乃立祠。盖举春祭之名以名之。犹鲁史错举春秋之义也。迨于后世,有宗祠,有支祠,有家制。则又子孙以创业之祖若父,宜世世祀。故特立一祠。使其子孙世崇报木。以昭敦睦焉。步建公。于清季曾受朝命,以子贵,封囗官。其于罗氏,有大功德,足以庇子孙。焘后世,宜有庙祀。顺馥弟兄四人,公兄步瀛公子也。长顺秾,次顺馥、顺蕃、顺秀。公无子,曰:“吾兄有子。即我子矣。”而子顺馥、顺秀焉。公善治生,而临财廉。故泸大功程,皆属公。其教子孙也,严而有体法。故祠公。祠既成。宜有颂诗。颂曰:
清代品官。家庙祭礼。堂庑有秩。尊卑以纪。不僭不踰,后辙先轨。四世昭穆。高曾祖祢。上溯宗支。分迁伊始。罗世赣族。清叶泸徙。三世承承。凤毛麟趾。公益大之,受祚传祉。祠宇庆成。轮奂饰美。主人属属,凝粢陈簋。钟鼓笙竽。庖牲盘鲔。。以飨以侑。祥灵休止。降登拜胙。子孙成喜。巵言纷岐,礼维防弛。继继绳绳,应时设醴、奔定祝告,万䙫孔迩。
(高觐光《茈湖余碧录》)
2025年5月15日
整理于泸州瓦窑坝庆悟宅
附注:
文中由罗氏族人提供的图片以及笔者在媒体平台上首次使用的照片。如需使用,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