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婚礼
文/郭有三
最近我有幸在洛邑古城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集体婚礼,30对新人在全城见证下喜结连理,共度浪漫幸福时刻。文峰塔古朴庄重,天女散花惊艳夺目,汉服集体婚礼隆重热烈,圆满礼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刚开始,一场从周朝延续至明清的婚服走秀与婚俗讲解,引得现场观众连连称赞。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吴涛教授详细讲解了华夏传统的“三书六礼”婚嫁仪式。三书六礼不仅是婚姻仪式的规范,更承载了家庭荣誉、社会认可与伦理约束,体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价值观。“三书”是指聘书、礼书、迎书。“六礼”是:纳采,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家提亲,送礼并确定婚约,女方接受则双方婚事成立;问名,男方询问女方生辰八字,通过占卜测算婚姻吉凶,双方达成合意后进入下一环节;纳吉,男方根据问名结果进行占卜,若为吉兆则准备婚礼及聘礼,通知女方婚事进展;纳征,男方家向女方家送聘礼,包括财物、牲畜等,作为婚姻的物质保障;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双方确定婚礼日期,男方家发送请柬通知亲友,安排婚礼仪式;亲迎,新郎亲自迎接新娘过门,完成婚礼仪式,标志着婚姻正式生效。
吉时已到,随着礼乐声起,30对新人身着华丽的汉式婚服,缓缓步入仪式现场。他们手持团扇,身着钗钿礼衣,梁冠公服,每一步都显得优雅而庄重。在赞者启礼、执礼执事入场、焚香暖堂等一系列传统仪式的见证下,新人们完成了却扇礼、三揖三让礼、沃盥礼、同牢合卺礼、结发礼等婚礼仪程。在仪式中,新人们手持婚书,彼此对望,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幸福。这一刻,他们仿佛成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用中国传统的婚嫁礼仪见证了彼此的爱情和承诺。现场人声鼎沸,观众热烈鼓掌,向新人送上真诚的祝福,共同祝愿新人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当夜幕低垂,华灯熠熠,舞者似天女下凡,身着飘逸的服饰,手持鲜艳的牡丹花瓣,在空中上翩翩起舞,不时把花瓣洒向观众,衬映着雕梁画栋的楼宇,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氛围。
在现代社会,高彩礼、豪华婚礼、攀比之风盛行,人们普遍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结婚仪式,导致婚礼成本越来越高。这场节约、隆重、传统的汉服集体婚礼实在“好”,对移风易俗有积极的意义。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组织汉服婚礼,我们不仅宣传了洛阳,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洛阳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我们应当学习和了解传统婚俗文化,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和弘扬它。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汉服婚礼活动,倡导简约、环保的婚礼形式,减少铺张浪费,回归婚礼的本质——爱情和承诺。通过这次汉服集体婚礼,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我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一定能够实现,移风易俗的愿景也一定会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