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诗评
于时光流转处,舞生命之华章
——诗评雪非《观点》
雪非的《观点》以细腻而灵动的笔触,编织出一幅充满哲思与诗意的生命图景。全诗通过自然意象的巧妙组合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将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娓娓道来,引人共鸣。
诗歌开篇以“月光,在野外哭了一夜/抹一下,肿了的眼睛/又迎来了黎明”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月光拟人化地哭泣,“肿了的眼睛”这一奇特的想象,赋予了黑夜情感与形态,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那份隐秘的哀愁。而黎明的到来,恰似一种希望的转折,暗示着无论黑夜多么漫长、痛苦,新的开始总会如期而至,为全诗奠定了在困境中坚守希望的基调。
紧接着,“鸟儿,已经醒来/轻轻抖落,草尖的眼泪/在清风中启程”,鸟儿的形象打破了开篇的压抑。鸟儿抖落草尖的“眼泪”,象征着对悲伤的摆脱,“在清风中启程”则展现出积极向上、勇敢前行的姿态,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生命在面对苦难时的韧性与活力。
随后,“田园里,阳光照着她孤独的影子/风中的云朵,在朦胧的阴郁中远行/四季变幻,只是匆匆”,田园、阳光、影子、云朵等意象的叠加,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四季变幻,只是匆匆”则将视角从具体场景拉向时间维度,感慨时光流逝之快,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短暂,为下文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埋下伏笔。
“所有的痛苦,已沉浸在抽象的空间里/所有的梦,也只是表现在无声与有声”,这两句以凝练的语言对痛苦和梦想进行了抽象化表达。痛苦被置于“抽象的空间”,暗示其无形却真实存在;梦想在“无声与有声”中展现,表明梦想既可以是内心默默的期许,也能化为行动的呐喊,深化了诗歌对生命体验的思考。
诗的结尾,“而我们依然走着,舞动着生命/就像山顶的那棵树,挣扎着活下来/就像山涧的那条溪,死而复生/就像身边的那簇花,绽万千峥嵘”,诗人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舞动着生命”以极具动态感的词汇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热烈。紧接着用山顶的树、山涧的溪、身边的花三个鲜活的意象,分别从坚韧、顽强、绚烂三个角度诠释生命的力量与美好。树“挣扎着活下来”体现出生命对生存的执着;溪“死而复生”彰显出生命的顽强不息;花“绽万千峥嵘”则展现出生命绽放时的璀璨夺目。这三个意象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对生命不屈与绚烂的礼赞。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推进,从黑夜到黎明,从个体意象到时间维度,再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情感由悲转喜,由沉郁走向激昂。语言清新自然又不失灵动,意象丰富且富有象征意义,将生命在困境中挣扎、成长、绽放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传递出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生命“观点”,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与心灵的震撼 。
观点
文/雪非(河南)
月光,在野外哭了一夜
抹一下,肿了的眼睛
又迎来了黎明
鸟儿,已经醒来
轻轻抖落,草尖的眼泪
在清风中启程
田园里,阳光照着她孤独的影子
风中的云朵,在朦胧的阴郁中远行
四季变幻,只是匆匆
所有的痛苦,已沉浸在抽象的空间里
所有的梦,也只是表现在无声与有声
而我们依然走着,舞动着生命
就像山顶的那棵树,挣扎着活下来
就像山涧的那条溪,死而复生
就像身边的那簇花,绽万千峥嵘
2025-05-12于观雪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