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燎麦
侯家赋
农谚说得好:“楝子开花吃燎麦”。眼下,楝子已经开花,吃燎麦的时候到了。
提起吃燎麦,我还真的回想起孩提时代那吃燎麦的情景。那青碧甘香,风味独特的燎麦又一次浮想在我的眼前,滋润着我的心扉。
孩提时代,每到麦子接近黄梢的时候,可成了我们最欢快和最忙碌的时刻。烧燎麦不能等麦子熟透或者麦芒已经干了再烧。那时,烧的燎麦就咀嚼不动了,必须选择麦子只有八、九成熟的时候,才是烧燎麦的最佳时机。那几天里,每逢放了学,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挎上草篮子去野外割草。说实话,与其说是割草,倒不如说是割麦穗头、烧燎麦吃。我们事前看好哪块地里的麦子长势好,就钻进哪块麦地里,每人掐上一大把麦穗,再用麦秆捆在一起。然后,躲进大人看不到的地方,再薅些干柴火,把柴火点燃,把麦穗放在火苗上烧烤。直到燎去麦芒,麦壳燎黄,然后拿出来乘着还烫手的工夫,一次拿上两三个麦穗,放在手心里用力揉搓。两只手来回倒替,几下子就把麦壳搓掉,还不时的用嘴“噗噗”地吹风。顿时,手心里就剩下那一颗颗碧绿晶莹,玲珑剔透如翡翠一般的麦粒了。最后,迫不及待的把麦粒捂进嘴里。有时麦秆的烟灰弄得一张张小脸是黑一块白一块,一双双小手被烫得微微发红,可谁也顾不了那么多,只顾吃燎麦解馋,几个人一边相互指着,笑着,一边尽情的吃着,就像吃山珍海味一样,心里痛快急了。
等自己解完馋,有时还要再掐上一把拿回家,让家人也尝尝鲜。可大人知道麦子来自不易,不忍心这样挥霍掉麦子。一次,我拿着一把燎麦给我的爷爷吃,还没等我递到他手里,只听爷爷大吼一声:“你这个败家子,不知道人家种麦子多么不易,割人家的麦子烧燎麦吃,你这是糟蹋人家的庄稼,我不吃燎麦就气饱了!”吓得我没敢吭一声。
爷爷知道我好吃燎麦,自打那年起,爷爷就在我家的自留地里,专门种上几垅麦子,等麦子快要黄梢时,他就掐掉麦穗,给我烧燎麦吃,以后,我再也没掐过队里的麦穗、烧燎麦吃了。
我还有一次集体吃燎麦的经过:那是在1977年,东平湖干洼,我们队里的一块60亩地都种上了麦子。到收割麦子的时候,高岗上的麦子都已经熟透了,洼槽里的麦子还没有熟透。等割到洼槽地段时,麦子还很青,有人说这个地段的麦子烧燎麦吃正好,队长就破例允许大家伙烧燎麦吃。全队100多人就在洼里共同吃了一次燎麦。社员们个个喜形于色,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整个东平湖上空飘逸着清香淳正的麦香。那场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燎麦名不虚传,那温馨的青碧一把,糯滑香甜,至今忆起来,还犹有余香在口,回味良久的感觉。
又是一个燎麦飘香、麦味飞扬的季节。清香的燎麦牵动着我的柔情,激起我无尽美好的遐思……

作者简介:侯家赋,退休企业干部。爱好写作。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并多次获奖。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