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孟领(共1589字)
千年古刹隐翠微,
唐朝遗韵映斜晖。
佛光普照千秋地,
钟磬悠扬入心扉。
宝塔巍峨引鹿鸣,
经楼花香伴云飞。
弘法引情拜香火,
此寺闻名天下归。
在冀南大地巨鹿县城东南8公里处,即堤村乡堤村集村东侧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金阁寺,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道路曲折,几经磨难,拆建变化,香火不断,弘法引情,文化传承。
据《巨鹿县志》记载,巨鹿金阁寺与五台山金阁寺一脉相承,是其下院。该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当时占地100余亩,分前、中、后三座大殿,建筑宏伟,声势浩大,香客络绎不绝,寺院影响深远。
因历史上名人留寺缘故,该寺名声大震。如唐灵公狄仁杰,曾慕名来此小住,破获了数起疑难命案,还了历史清白;明太祖朱元璋创业之初,遭元兵追杀,曾留宿此寺;他登基后,常常忆起在这里避难一事,随带二小童微服探访,并在这里逗留数日。由于皇帝驾临,该寺院名声鹊起,省、府、州、县衙纷纷解囊出资扩建,南至两湖,北至辽宁,东到山东,西到陕甘,一说巨鹿金阁寺,信徒民众都点头称是。
由于年代久远,该寺曾有几次修复。明天顺年间(1457至1464年)至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巨鹿共经历了七次大水、十七次天灾,金阁寺也由此因而颓废;明万历四十年,再次重修。此后,又重修六次。每一次修复,都立碑一通作为纪念。
金阁寺,从开始建筑到现在,磨难多多,坎坷不平。民国时,这里成为了附近学生读书的学校;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该寺内藏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志士,丧心病狂的日本人一把火烧掉了该寺,好好的寺院成了废墟一片。
祖国解放后,国家宗教政策逐步落实。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妙俭禅师来寺后,又筹资重修扩建,修筑殿堂,建造九龙壁,后又建设一座九级的万佛铁塔,高耸入云,风格独特。寺中殿宇巍峨壮观,雕梁画栋,僧人增多,法事大盛。现在它占地13亩,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有大殿三座,僧房数间,常住僧人妙俭和居士30多人。
现在建筑,从前向后有山门、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
山门,新颖别致,用玉石砌成的券门内毗邻东西围墙,引人注目,安全漂亮。
弥勒殿,里面袒腹仰卧着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东西两侧分别坐着四大天王,弥勒佛龛背后,站立着威严的韦驮金刚。
观音殿,须弥台上端坐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西方极乐世界的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以及代表行为典范的普贤菩萨。背后是观音菩萨。每当月明风清的夜晚,僧人们便焚香诵经,阿弥陀佛;古钟轰鸣,声音悠扬,声乐可传二、三里。
大雄宝殿,正面是威高德上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右边是西方世界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左边是东方世界消灾延寿的药师,共三个佛像。佛旁立着刚建丶韦陀丶韦力金刚,东西两壁分坐十八罗汉,个个神情奇特,栩栩如生,艺术价值很高。
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确定巨鹿金阁寺遗址南北长80米,东西宽55米,面积4400平方米。那较完整的青石质雕像,通高215厘米,肩宽93厘米,头额有白毫象,顶为高肉髻,前额顶上珠,雕螺丝发,披肩褒衣,博带袈裟,裸露胸怀,下着筒裙,结跏趺坐,双手施叩,阿弥陀佛2007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石佛两尊,但均无头。其一,残高1.4米,宽1.3米,厚0.7米;其二,残高1.35米,宽1.3米,厚0.8米,两尊青石质石佛,现被供奉在新建的"大雄宝殿"内。另发现四通石碑,记录了"重修巨鹿金阁寺"过程。
2014年,巨鹿金阁寺公布为邢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逢节假日,每逢过庙会,每逢有大事,寺内活动依然生动,游人香客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