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之韵
【双调·步步娇】·重头小令咏丁香
文/翠柳
【双调·步步娇】·花美
花色娇娇清香味,熏得游人醉。
景致催,犹记盈盈映幽微。
雨霏霏,更惹芳姿媚。
【双调·步步娇】·迷人
紫蕊盈枝香薰醉,雍雅枝枝缀。
若贵妃,浅笑嫣然惹人迷。
韵依依,月下添情意。
【双调·步步娇】·寄情
非是丁香花儿美,能解人心意。
声赞兮,翠叶琼枝让人痴。
醉千回,脉脉情丝系。
【双调·步步娇】·期待
敢问丁香谁同醉?非是知音会。
斟玉醅,琴瑟清音待鹤归。
梦千回,切切情如沸。
赏析:
淳朴赏析:四章绾情,丁香成韵
翠柳以四阕【步步娇】叠奏丁香之魂,曲风如丁香花穗般层层舒展,从形色之美渐次渗入人心幽微,四章环环相扣,恰似一卷徐徐展开的工笔长轴,既有闺阁清韵,亦含魏晋风骨。
一、花美:以色沁魂,以雨点睛
开篇直取丁香“娇娇”之色、“清清”之香,却未止于皮毛之美——后三句笔锋陡转:“景致催”三字似拈花之手,将人拽入雨幕幽境。“盈盈映幽微”五字,以“盈盈”摹花影之柔,以“幽微”写雨境之幻,花色与雨雾相缠,恰似李清照“绿肥红瘦”的朦胧笔意。末句“更惹芳姿媚”直白点睛,然“惹”字藏巧,非花媚人,实乃雨润花魂,令观者亦沾三分清露。
二、迷人:以贵妃为镜,照见花之风骨
此章以“紫蕊盈枝”起势,较前章“花色娇娇”更添华贵,却以“雍雅枝枝缀”收束,将贵妃之姿化入花枝风骨——非艳丽夺目,而是枝叶舒展间自生贵气。“浅笑嫣然”四字,以人拟花却无脂粉气,盖因“韵依依”三字作底:月下花影摇曳,情意暗生,恰似白居易笔下“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清绝。
三、寄情:花解人意,叶牵情丝
此章陡转直白,却暗藏机锋:“非是丁香花儿美”似贬实褒,以否定之态突显“解人心意”之奇。后三句层层递进:“声赞兮”三字如曲牌过门,引出“翠叶琼枝”之形与“让人痴”之情,末句“脉脉情丝系”以“丝”字双关花穗与情思,将花之形与人之意绞作一股,较之前章“贵妃”之喻,更近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的缠绵,花与人已难分彼此。
四、期待:以酒待仙,以梦煮情
末章以“敢问”起势,如击玉磬,将前三章的“花醉人”翻转为“人待花”——“谁同醉”三字,问的是花,更是天涯羁客。“斟玉醅”将花间一醉升华为雅集意象,“琴瑟待鹤归”更以“鹤”字破凡俗之境,将期待之情推向仙凡相望的孤绝。末句“切切情如沸”以沸水喻情,较前章“脉脉情丝”更显炽烈,恰似丁香花遇热舒展之态,情至深处,已非花解人意,而是人借花魂燃情。
四章之妙:形神交融,虚实相生
四章看似独立,实则暗合“起承转合”之章法:
• 起(花美):以形色入题,定“幽微”之境;
• 承(迷人):以贵妃为引,拓“雍雅”之韵;
• 转(寄情):以花解人意,破“形神”之界;
• 合(期待):以酒待仙鹤,收“虚实”之境。
全篇未用典故堆砌,却处处见古意:丁香之“幽微”暗合《诗经》“蒹葭苍苍”的朦胧,“贵妃”之喻遥接李杜笔下的盛世风华,“待鹤归”之境更与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遥相呼应。曲风清丽而不失筋骨,如丁香花穗,看似柔弱,却以层层叠叠的意象,织就一张绵密的情网。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