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汤优烈,籍贯诸暨,杭州人
杭州第八中学69届初中毕业。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毕业,文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结业。
曾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战士,当过电影放映员、广播员。
回城后,一直在交通系统工作,退休前为杭州市交通局干部。
现为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黄亚洲书友会朗诵团团长。
现居杭州市。

纪实文学《我的兵团岁月》- 共19章
蹉跎岁月自学外语(第十二章)
调到师部工作后有个明显感觉,就是工作环境宽松了,没有连队那么紧张和艰苦,除了搞广播、放电影以及抓好本职工作的业务学习和钻研外,尚有不少空余的时间。但不知怎的,这种轻松的节奏倒使我的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紧张和焦虑。似乎经常有一个声音在催促:“小汤啊,趁着尚年轻,抓紧时间学习吧,就你这点儿文化知识今后干得了什么?”
是啊,一九六六年小学毕业的我,正逢“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了,只能在家呆了整整两年。六八年九月,就近入学进了杭州第八中学。当时正值“文攻武卫”高潮,进校时,对立两派红卫兵组织“一司”、“三司”的旗帜分别飘扬在各自占领的学校两幢楼房上。在如此的环境氛围里,宝贵的初中两年时间,能学点儿什么?就当时学校开的课程记忆最深的:一堂是机电课、一堂是针灸课。由于文化基础课被严重轻视,学生到课率极低;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军训拉练、学工、学农、学军等活动却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两年时间下来,不少同学连英语26个字母都读不准。扪心自问,与国家冠名的“知识青年”比对,自己这点儿文化知识,实在是不对称啊,至多只是小学六年级水平,中学两年里几乎没学什么新的文化知识。
那时,我是多么想继续读书啊!可是,广阔天地在向我召唤了,一股巨大的上山下乡洪流无情地将我推出了课堂、推出了学校大门。
岁月蹉跎人不能蹉跎。那时,好像总觉得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不断在提醒、告诫自己:你可二十还不到,今后人生的路程还长着哪,总该给自己干瘪的肚子多盛点儿墨水,不然能不后悔?我便用毛笔书写了唐代诗人的名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张贴在宿舍书桌前的墙上,时时将它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和警示。
七一年近年底的某天,偶尔从报刊上了解到,上海电台将要开播英语教学初级班课程,而且是从26个字母教起,一下点燃起我学习外语的热切期望。我立马通过书店邮购的方式,购买了学习课本和英语字典,又想方设法从杭州家里弄到了了一台旧的小收音机,下决心一定要利用业余时间学好英语这门课。
电台的教学时间是中午12:00—13:00,晚上还有一次,但不知怎的,晚上电波信号杂乱,听不太清楚,所以听课都在中午。师部的住宿条件较连队好多了,当时在政治部工作的男性兵团战士就我一人,因此我一人住了一间十五六个平方的宿舍。每到中午抓紧吃完午饭,就端坐在书桌前,调好频率,打开笔记本,等待授课。没有特殊情况,这对我来说是雷打不动的。
由于是旧收音机,又没有耳塞机,中午电台信号也会不好,为了听懂音标或单词的读音,只能将收音机紧贴耳边,一贴就是一个小时。中午时分瞌睡呀,常常听着听着就摇着头打起瞌睡来,赶紧猛揉眼睛驱赶瞌睡,或拿毛巾洗把冷水脸,又听上了。
那时,我的口袋里总带着个小本子,记录着当天的听课学习内容。抽着工作空隙不时拿出来看看、练练、背背。听广播学英 语有个缺点,就是遇到不懂的地方,没地方问呀。我千方百计打听托人介绍认识了一位退休在家的英语老师,听课学习中碰到的不懂问题,一一列好,凑到去湖州电影公司取送电影片子时,抓紧赶去拜访老师,给我答疑解惑。为了记背音标和单词,清晨,我常常跑到师部边上的小山丘和开阔的茶树园里面对蓝天高声朗读和细细体味。
时间一长,我们宣传科的领导得知我在自学外语,都表示赞赏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师部机关一些战友看到我在那么认真学习外语,也加入到了学习的行列之中。
有一回,一位战友找到我,说他在李家巷十团工作的妹妹的一个同事很想学英语,苦于没有老师、没有人启蒙,希望我能帮她实现这个愿望。几经推脱,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以后那位兵团陈姓女战士每周一次跑十多里路来师部我这儿上课,她的执着学习精神让我感动,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她启蒙,同时自己也在施教中不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促进了英语水平的再提高。小陈在我这儿学完了初级班的全部课程,由于她的刻苦努力,一九七八年高考她顺利考上了浙江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后在国内干了多年的外贸工作,而后去国外发展了。
日积月累,成效不断显现。几年里我先后学完了广播英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和进修班课程,以后又自学了英语自学考试大学英语(上中下)三册书籍,并先后三次参加统考,均获得较好的成绩,拿到了大学英语专科结业证书。八十年代初回杭后,我通过了全省统考,进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学习,学习了五年半时间,拿到了中文系本科毕业证书和文学士学位证书。要知道,当时绝大多数人得到的是毕业证书,而拿到学位证的人很少,就是因为外语过不了关,而我则是以大学自学英语专科结业证书而免试获得通过的。以后还读了两年浙江大学公共社会管理研究生进修班,并以较好的成绩获得了该校颁发的研究生进修班结业证书
七五年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后,我虽几经调动,期间换过不少工作单位,但英语学习始终没有较长时间间断过。我专研过科普知识,翻译过多篇英语科普文章。我练习过英语口语,几次因公带队出国考察,在翻译不在场的情况下,还能抵挡一阵子。就是退休了,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放弃过,每天坚持通过手机学习英语、练习口语。
尽管在英语学习上自己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我一直暗暗为自己点赞,在那段蹉跎岁月里,我没有荒废我的青春年华,我努力了,我坚持了,这完全是我通过自学取得的实实在在的知识水平。她也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为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庆幸的是,在如此长长的学习过程中,我真正享受到了学习带给我的的快乐和充实,以及学习获得进步给予我的愉悦欣喜。更重要的是,我用自己扎实的行动,弥补了蹉跎岁月带给的无奈和缺憾。
(未完待续)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