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张健
月球背面的晨昏线像一把利刃,将灰白的世界分割成光明与黑暗。中国广寒基地的探月车"玉兔十七号"正在这片人类极少涉足的区域执行勘探任务,车轮卷起的月尘缓缓落下,在低重力环境中形成奇特的抛物线。
张言调整着头盔的焦距,面罩上的数据显示屏闪烁着蓝光。作为中国月球科研站的首席科学家,他本不该亲自参与这种常规勘探,但三天前卫星发现的异常能量信号让他寝食难安。那信号规律得不像自然现象,更像是······某种文明的呼唤。
"张教授,前方五百米处发现地形异常。"耳机里传来地质学家林岩的声音,"雷达显示那里有一个隐蔽的山谷入口。"
张言的心跳加快了。月球背面没有"月海",大多是崎岖的高地和撞击坑,这种隐蔽山谷极为罕见。探月车缓缓驶近,车灯照亮了一处被环形山阴影笼罩的隘口。
"上帝啊······"美国NASA交换学者麦克轻声惊呼。尽管张言不信上帝,此刻也在心中默念了一句祖宗保佑。
隘口两侧的岩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即使在月尘覆盖下,也能辨认出那是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象形文字,却奇妙地混合着现代人才会使用的数学公式。
张言的手指在宇航服手套中微微发抖。作为清北大学历史物理学双料博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人类留下的痕迹。至少,不是已知人类文明的作品。
"记录所有图像,不要触碰任何东西。"张言下令道,声音因激动而略显嘶哑。探月车小心地穿过隘口,进入一个直径约三百米的碗状山谷。
山谷中央,矗立着一座黑色方尖碑。
方尖碑通体光滑,在月球惨淡的阳光下不反射任何光线,仿佛吞噬了周围所有的光明。碑底散落着一些金属碎片,张言蹲下身,用仪器扫描其中一块。
"成分分析显示是一种我们未知的合金,"材料学家陈岩报告道,"但最奇怪的是······这些碎片上的磨损痕迹显示它们至少有五万年历史。"
五万年。那时人类还在石器时代,连最基础的文字都没有发明。
张言走向方尖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的视网膜上闪过一系列快速变换的图像——金字塔的建造、青铜器的熔铸、百家争鸣的盛况······最后定格在五胡乱华时期那场著名的大屠杀场景。
"你们看到了吗?"张言喘息着问。
"看到什么?"林岩石困惑地反问。
张言没有回答。他颤抖的手抚上方尖碑表面,那黑色材质竟如水般漾开波纹。一个机械化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
"实验记录第117次。地球文明培育计划,阶段评估。"
方尖碑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笼罩了整个山谷。影像中,一群身形修长、头颅硕大的类人生物正在观察一个微缩地球模型。张言立刻认出了那些生物——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天人",西方传说中的"灰人"。
"他们真的存在······"麦克喃喃道,几乎跪倒在地。
全息影像变换着,展示出一系列历史场景:大禹治水时天空出现的神秘光芒;商周更替时记载的"天再旦"异象;孔子见老子的对话中隐藏的密码信息······所有重大历史转折点,都有这些"天人"的身影。
"他们在操纵我们的历史。"张言感到一阵恶寒顺着脊椎爬上来。
影像突然切换到五胡乱华时期,胡人将汉人妇女称为"两脚羊"当作军粮的恐怖场景。但更可怕的是,影像显示那些胡人首领的瞳孔在黑暗中会发出诡异的绿光——他们被外星人控制了。
"实验出现不可控变量。"机械声音冰冷地陈述,"情感模块产生变异,道德约束失效。建议终止当前文明序列,重启实验。"
影像最后显示这些"天人"撤离地球,却在月球背面留下了这座遗迹。全息图像消失后,方尖碑表面浮现出一行汉字:
“道可道,非常道!”
张言如遭雷击。这是《道德经》的开篇,但出现在五万年前的外星遗迹上?时间线完全混乱了。
"这里还有通道!"陈岩在山谷边缘喊道。他发现了岩壁上一道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的门。
门上有七个凹槽,排列方式与北斗七星一致。张言突然想到什么,从随身的工具包中取出中国探月工程特制的北斗七星纪念章——纯属巧合,他习惯随身带着这枚吉祥物。
纪念章完美地嵌入凹槽。石门无声滑开,露出一条向下的阶梯。
"要进去吗?"林岩的声音有些发抖。张言深吸一口气:"我们可能是几千年来第一批看到真相的人类。"
他们沿着阶梯下行,宇航服的头灯在绝对黑暗中开辟出狭小的光明。阶梯尽头是一个圆形大厅,墙壁上刻满了不同时期的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玛雅象形字...甚至还有现代英文和中文。
"这是·····所有人类文明的记录?"麦克震惊地抚过墙壁。
大厅中央悬浮着一个水晶球体,内部有星云状物质缓缓旋转。张言刚靠近,球体就投射出一幅银河系全景图,其中地球被标记为一个红色光点,连接着一条时间线。
时间线上标注着人类各个朝代的兴衰,每个转折点都有外星人干预的痕迹:他们加速了秦朝的统一,策划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甚至参与了唐太宗玄武门之变······
"我们以为的历史偶然,都是被设计好的必然。"张言感到一阵窒息,"连我们现在的探月工程,会不会也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林岩突然指向时间线的末端——那里分出了无数岔路,但每条路都在同一个点戛然而止:公元2049年。
"这是·······十年后?"陈岩脸色煞白。
水晶球再次变化,显示出外星人留下的最后讯息。这一次,是用汉字书写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张言呆立当场。这句出自《周易》的名言,此刻承载着跨越五万年的文明重量。他突然明白了什么,泪水在眼眶中浮动,在低重力环境下形成奇异的小液滴。
"他们放弃了。"张言声音沙哑,"不是因为他们失败了,而是因为他们终于明白——文明不能被设计。"
"什么意思?"麦克困惑地问。
张言指向那句古文:"宇宙万物,生存即硬道理。大文明保护弱小,小文明完善自身。任何试图绝对掌控的企图,终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化为尘埃。这就是他们学到的真理。"
大厅突然震动起来,月尘从天花板簌簌落下。
"月震!快出去!"陈岩大喊。
他们仓皇逃出地下大厅,刚踏上阶梯,身后的石门就轰然关闭。当他们气喘吁吁地回到山谷时,发现黑色方尖碑正在缓缓沉入月壤中。
"不!等等!"张言徒劳地伸出手,却只抓住一把冰冷的月尘。
方尖碑完全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只有探月车记录的数据和宇航服摄像头拍下的影像证明他们不是集体幻觉。
回程的探月车上,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张言望着窗外永恒的星空,思绪万千。那些外星人,或许该称他们为"观察者"——花了五万年试图创造完美文明,却最终领悟了最简单的道理:文明如野草,越是干预,越会扭曲生长。
"我们会公布这些发现吗?"林岩终于打破沉默。
张言思考良久,摇了摇头:"不是现在。人类还没准备好接受自己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那碑文上的预言·······2049年是······"
"那不是预言。"张言望向地球那蓝色身影,"那是选择。观察者给了我们最后一次考试,是重复历史的循环,还是走出自己的路。“
探月车驶过晨昏线,从黑暗进入光明。张言想起小时候听爷爷讲的评书,那些君君臣臣的故事背后,原来藏着如此浩瀚的宇宙真相。也许道教说的"道法自然",儒家讲的"修身齐家",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传承着观察者未能理解的智慧。
当广寒基地的穹顶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张言做出了决定。他会将这次发现写成密码档案,等到人类真正理解那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深意时,自然会有人解开它。
毕竟,在茫茫苍穹中,每个文明终将面对同一个真理:有心机者终将湮灭,唯自强不息者永存。
几十亿年来,庞大的恐龙家族衍变成了诸多种类后,当它的后世子孙们面对流星雨那刻,一声悲鸣,终将走向灭绝。
许多年后,又有了三叶虫,历来如此。

作者简介:张健,民建会员,皖籍作家,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省小说研究会员,炎黄文化促进会会员。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