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的那些事儿》
自序
文:思归
第一本诗集《心之语》是我们作协主席李向阳为之写的序,第二本诗集《醉语》的序是作协副主席孙友群的大作,第三本是文集《情蛊》,则有原作协副主席逯玉克执笔。如今欲出第四本随笔集,《圈子里的那些事儿》,该找哪位老师为之?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现实中,但凡想出书的朋友,一般都是挖空心思拉关系、找朋友,甚至不惜重金请客、送礼、吃饭。希望能攀上个圈子里的大咖为之美言几句,再或者找一个德高望重的领导为之海夸一番,以证明自己文学造诣是如何的高深,创作水平是如何的精湛,以此来拔高自己在圈子里的影响力。不可否认,思归之前出的三本书均有此想法作祟。
事实上,文学圈子里的“大腕”多如牛毛,但与我关系甚好的却少之又少。如若托关系、找朋友牵线搭桥也不能说不可,但点头哈腰不是思归的本性。况且,不熟悉、不甚了解思归的人,能对自己全面到位的分解,不可能尽如人意。所以最终我决定,还是自己动笔为好。第一,不必欠下没必要的人情,第二,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
是的,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是写这些无聊的文字何用?费时、费力、还费钱。思归认为:文学在社会中极其强大的作用并没有因喜欢者寡而丧失。纵观历史的发展与传承,离开文学爱好者们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世界将面目全非,历史将面目全非,传承将面目全非......
著名诗人“娜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的农业、工业、娱乐业,但诗人依然获得了无用”。纵观历史发展了几千年,文人依然“穷酸”着,“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窘迫依然没有改变。但是,明明知道文学改变不了现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不计回报的前赴后继者?我想:它一定有它独有的魅力,驱使着一群甘愿寂寞,不惧孤独的群体,把理想和信念置身其中,演绎成一曲曲,一首首,一篇篇或赞、或挽的歌。供后人思考、品味、享用......
《圈子里的那些事儿》最初的命名是《思归秘笈》,因为此书里所收集的内容许许多多并没有公开展示过,之所以称之”秘笈“,是笔者步入文学圈子这些年里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一些事儿,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了下来。今日集结成书,也算是对过往的一个总结,曾经的一份缅怀,历史的一个见证,对未来的一个提醒和鞭策……
在圈子里摸打滚爬的这些年里,有成功的喜悦、愤怒的抓狂、无奈的叹息、更有一些清醒的认知和何去何从走向的选择。这些年来,经历了很多、遗忘了很多、认识了很多、分清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
次书共收集笔者这些年来的随笔五十余篇 ,且每一篇下面均加了注解,不仅仅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寻味性、更为读者朋友们解释了每一篇文章创作的背景及当时的所思、所想。此书不仅仅剖析了思归做人做事的秉性,更了解圈子里的声色犬马、文人相轻、拍马溜须、人云亦云、虚伪嫉妒、勾心斗角、道貌岸然最有力的佐证。
胡适先生曾说:”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推动社会进步的绝不可能是赞美者,也不可能是所谓的正能量者,更不可能是岁月静好者,而是那些批判者“。那些”口吐白沫“的赞美,那些”闲适恬淡“正能量,最终必将被历史的云烟所淹没......
打住、打住!
您可千万别以为思归仅仅是一个气急败坏的老愤青。这本书里还记录了我成功的喜悦、辉煌的战绩、奋发的斗志、和辉煌的曾经……
2025.05.11日思归于陋室居
个人简介:思归,原名曹志杰,河南洛阳人。QQ,1104374925!微信,czj690430!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思归客》杂志主编。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若干,获奖若干!出有诗集《心之语》《醉语》文集《情蛊》。主编诗集《草根诗人》《诗中国》《华夏文坛》《中华诗词》《中国诗人》等系列丛书近百部,现居河南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