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母亲 我看了文友李继华老师母亲节思念,引起了我的共鸣,勾起了我对母亲的思念。
我母亲户口出生日期是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九日,母亲健在时告诉我她的实际出生日期是一九四零年,具体日期记不清了。后来我想,母亲户口本出生日期数字九比较多,天长地久比较吉利,也比较好记,我们就认可这日期为母亲出生时间了,我们姊妹几个想用这日期給母亲过生日,可母亲怎么也不叫我们给他过生日,她经常和比她大的老人比较,告诉我们谁谁都不过生日,老人过生日不吉利,过生日折寿等,她用这些话阻止我们给她过生日,所以我姊妹也没正经八经地給母亲过过生日。现在我每逢听到谁给老人过生日,我內心是既遗憾又后悔,既羡慕又愧疚,遗憾我再也找不到机会给母亲过生日了,后悔当初听了母亲那些阻止的话,羡慕人家有机会孝敬母亲,愧疚自己没有重视母亲的生日,如果有来日我会给母亲补上。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是父母的生日,还是父母节日,只要有机会子女们都会抓住,老人们也都不推辞了,节日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平台,是家人相聚增加亲情的最佳机会,如果这样的时间我们都不珍惜,我们还有什么时间能去尽孝呢?如果这样的时间都引起不了我们的重视,我们还有什么时间能想到父母呢?如果这样的时间我们都不放在心上,我们还有什么时间能想到父母呢?有人说这是一种形式,你连形式都不走,那还有什么实际呢?有人说这是一种表面文章,你连表面文章都不写,还有什么具体文章可阅读呢?有的人说这是虚的,你连虚的都没有怎么能来实的昵?总之,你连心意都没有,怎么能来行动呢?时间一去不复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为健在的父母尽孝吧,要为母亲节祝福吧,否则你会后悔终生。
明天是母亲节,恰逢孙女四 周岁生日,看到儿、儿媳妇正幸福地筹划着如何为自己的母亲祝贺节日,如何为孙女准备过生日,我的心里既充满了幸福,也充满了难言和心酸。如果我的母亲还健在也不过刚刚八十六岁的年纪,我仿佛看到她现在的样子,慈祥微笑的面容,听到她心直口快的唠叨,一遍又一遍重复的话语,母亲勤劳持家、任劳任怨、不分昼夜,辛勤劳作的背景我永远不会忘记。可是我的母亲己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我再也找不回我的母亲,再也不能给她过属于她的母亲节了,庆幸的是明天(母亲节)我们要给她重孙女过四周岁生日,母亲九泉之下是高兴的,是欣慰的。
母亲个子不高,有一米五高的样子,干练清秀,身体健康,爱说爱动闲不住,干起活来废寝忘食不要命,年轻时不管是割稻子或是割麦子,不管是拔稻苗还是栽稻苗,她一人能干两人的活,有时我和母亲一起干活,母亲还经常帮助我。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会过,年龄大时我们姊妹们给她点钱她都不要,既使收下也不乱花。年轻时冬天拾柴火拾上垛,去世后还有很多柴火没有用完,吃穿从来不讲究,有吃的有穿的就行,母亲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美德对我影响很大。
直到现在我还不习惯一回家看不到母亲,一进家门没有母亲等待的生活,有时为了逃避这现实,我选择少回老家甚至有事回老家时也不想开门进家,有时围着屋转转便回来,每逢遇到和母亲年龄相仿身体很硬朗的老人,我总想走上前去问人家多大岁数了,我心里不知反复问过多少次,为什么人家还这么健康而母亲却不在了呢?我听到同龄人喊娘时,我总会伫立许久回味着我也能喊娘的时光,忍着吞咽我已不能喊娘的悲凉。
每到清明节,母亲用波菜煮鸡蛋,我们姊妹四人一人一个,我结婚生子后,母亲总是把用波菜煮的鸡蛋让我带回家给她孙子吃,母亲经常告诉我:“清明节”吃用波菜煮的鸡蛋好,母亲虽然说不出这里面的好处,但成了母亲一种信仰,现在我清明节回家时,再也吃不到母亲煮的鸡蛋了,再也吃不到母亲亲自做好饭让我们吃的饭菜了,多数都是空着肚子回来。每到重大节日,我常想起母亲在家做白菜馅包水饺的情景,再也回不到我小时母亲煮好水饺,先盛出一碗让我送给奶奶吃的时光了,正是这个时光,母亲培养了我有孝敬老人的心,母亲虽一个字不认识,可她用行动教育了我对奶奶的孝敬,也正是这行动培养了我的孝心。我也常常在慌惚间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来忙去的身影,可如今那些吃母亲包的水饺,母亲做的美食的幸福时光早已跟着母亲永远去了。有一次我回家陪母亲吃饭,我给母亲挑块比较好的鱼肉放到每亲碗里,亲自看着母亲把这块鱼肉吃下,我问母亲这鱼肉好吃吧!母亲面带幸福地笑容说“好吃”,看着母亲吃鱼的场景,我想母亲真的老了,看着她吃下我给挑的鱼肉时,我热血沸腾,此时此刻母亲的心是高兴的。还有一次,母亲冬天在二弟家住,晚上八点钟,我打电话问二弟咱娘吃饭了吗?二弟“告诉我吃了,我正在给咱娘洗脚的”,我一听二弟給娘洗脚的,立即全身发热,心情舒畅,身心愉悦,我想二弟给老娘洗脚,内心是何等高兴;何等自豪;何等幸福;何等美满。老娘在幸福就在,老娘在家就在。我又想老娘享受着儿子给她洗脚,心情又是何等舒服,何等满足呢?二弟和娘两颗愉快心碰撞产生的幸福之花,不就是心灵的幸福之花吗?这种孝敬不就是“心灵孝敬”吗?从此“心灵孝敬”一词产生了,我把这种孝敬定为最高境界的孝敬,心灵孝敬。
母亲住院期间,我经常牵着她的手去给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这双手就是给我缝补衣服,我小时抱我的那双又轻又软又舒服的温暖的手,是母亲一生风吹雨晒长满茧子的手,也是那双冬天下水多裂满口子的手啊!我后悔为什么没有在她健康时好好牵牵她的手呢?如今我多么想牵牵母亲的手,想拥抱一下母亲,也只是单方面的依恋了,母亲再也不会知道,再也不会感受到我的牵手和拥抱带給她的快乐了?
母亲住院期间我们姊妹四个给她翻身,她感觉我给她翻的最舒服,有一次妹妹告诉我,哥,我给咱娘翻身和你翻的一样,咱娘就说没你翻的舒服,实际是我有力气给娘翻身,翻身时轻些,母亲没有疼痛感,母亲感觉舒服,更重要是老娘感觉大儿心细吧了!晚上母亲尽量不叫我在医院陪护她,有时我给她捏背揉腿母亲都感觉舒服,有一次从背上做穿刺取标夲,我看见母亲疼地咬紧牙关,我问母亲疼吧,母亲总是说不疼,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母亲怕儿难受故意说不疼的,如今我只能在梦里询问母亲了,再也听不到母亲病床前的呻吟声了。母亲住了二十多天的院,出院头天我陪着母亲做了出院前的检查,结果都很好,可到了晚上,突然大量排便,医生也不知所措,那天正是星期六,主治医生又没上班,等到本该出院的那天早上班时医生忙于抢救,到了下午三点医生告诉我母亲的病很严重,得转到重病监护室治疗,母亲进了监护室就不叫我们陪护了,从进监护室到第二天早八点这段时间,我焦急等待的心,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心情,待医生让我们进去看母亲时,见到母亲嘴里捶着养气管,手脚被绳系着,母亲干张嘴说不出话的场景,我的心崩溃了,头发蒙,眼发黑,我强镇作精神,看见母亲手指家的方向,我急忙问母亲咱回家,母亲点头示意,母亲回家不到一小时便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母亲熟悉的故土到了另一个世界,到了母亲去的天堂。母亲病危前这天晚上,是我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使我一生后悔,后悔不该进重病监护室,每当想起那场景我终于理解了老人病重了不要过渡治疗,让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安祥地离开这世界吧!往事只能回味,母爱的点点滴滴,是回味无穷的,是扎根于心的,是永远忘不了的。
自从母亲去世后,还有谁关心我的衣食冷暖衣食住行呢?人生路途上永远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关爱我们的那个人只有母亲啊!我们用尽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也永远表达不完。
在这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母亲的往事仿佛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呈现眼前,可我也无能再回到从前,回到那只属于我的母爱里。
作者简介:作者尤其臣,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中共党员,临沂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喜欢写作,著有《我的奶奶》一书,深受大家喜欢,爱好打乒乓球,喜欢练太级,喜欢交友。
作者/尤其臣
编辑/尤其臣
2025年5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