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讲中国母亲节
文/张绍钟

今天不管是那国的母亲节了,只为母亲就祝福全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母亲节,是一个歌颂母爱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太阳温暖比不上母亲的真情温暖,鲜花灿烂,比不上母亲的微笑灿烂,彩虹鲜艳,比不上母亲的快乐鲜艳。
五月的天空,映着清朗的蔚蓝,那是母亲浓情怀抱的渲染,五月的阳光,撒着明媚的温暖,那是母亲怀抱的臂弯,五月,鲜花绽着耀眼的灿烂,那是母亲不老的容颜,五月的微风裹着缱绻的柔情,那是母亲关爱的恒远,母爱如海,母爱无涯,母亲是绽放的一朵花,温馨的女人花,开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他浅浅地绽放,温暖滋润着我们的眼眸,母亲是一只船,载着我们期待与梦想,母亲是棵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母亲是一盏灯,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天底下至深情的大爱是母亲。
愿天下母亲,母亲的母亲,幸福,安康,长命百岁!
昨天我写篇唠唠中国母亲节都有哪一天,今天专说一下中国母亲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日,是中国没有实现的母亲节,为此我来讲讲。过去我曾在讲中国通史的两年之中,简单提过几句中国母亲节的来历,今日我就专题与大家相互探讨了解一下中国的母亲节日。
母亲节通常指的是从国外引进设立在五月第二个周日的国际母亲节,但实际上我们中国本土也有母亲节,我就来与大家讲讲中国母亲节有几个说法与来历。
首先讲讲中国最早的母亲节,是在农历三月十八。传说这一天是人类的始祖、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生日,在这一天百姓皆往女娲庙烧香拜祭。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之作《诗经》中也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记载,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可见我国古代也是有纪念母亲节日的。就像康乃馨是国际母亲节的代表一样,萱草花在我国也代表着母亲花。
另早期的母亲节就像西方拜祭众神之母一样,属于女神崇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感恩、纪念母亲,中国本土的母亲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的孟兰盆节。孟兰是梵文的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合起来的“孟兰盆”是一种传说中超度祖先的仪式,也是一个关于中国母亲节来历的故事:《佛说孟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木莲看到死去的母亲在饿鬼道受饥饿折磨,处在一个倒悬的空间,瘦的皮包骨头。作为一个孝子,怎堪老母受苦,于是他立即以钵盛饭,借神通力量送给母亲吃,但其母抓饭,刚送到嘴边就化成火炭,不能食用。木莲求助佛祖,佛祖让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设孟兰盆,备百味饮食供养四方僧众,最终木莲母亲得到超度。孟兰盆节后来也逐渐成为风俗,朝廷和民间都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活动,成为国事大典和民间的孝亲节,以超度祖宗,报答祖德。因此,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可以被称为中国的“母亲节”。
后来,孟兰盆节才逐渐从孝亲节转变为鬼节。孟兰盆节的性质转变后,就再也没有类似的孝亲节了,直到美国母亲节传至中国受到热捧,才有部分人发出倡议,以孟母为代表,将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孟子的生日这天为中华母亲节。这个提议首次在2006年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被提出,然而并末实现。
“百善孝为先”。“孝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我国历来注重孝道。中国人理应有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一个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而不是外来的母亲节,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近年来专家学者提议:以千古流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中的孟母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选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是必要的。
中国也应有自己的母亲花,她是忘忧花(萱花),而不是康乃馨。
另传说中国母亲节应是农历六月初六,因农历六月初六,是传说中黄帝与嫘祖成婚的日子。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建议以嫘祖与黄帝成婚的日子即农历六月六为母亲节。黄帝和嫘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嫘祖发明植桑养蚕,和黄帝一道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被称为“人文女祖”,所以说嫘祖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南省新郑县的始祖山上有座嫘祖庙,每年农历六月六这一天当地都要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有人把这一天称为母亲节。
当然除我以上所讲,还有各地用各种方式来过母亲节。如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也称熊岳望儿山母亲节,它创立于1995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敬母爱母的美德而创立的节庆活动,也是辽宁省十大节庆之一。
总之我想无论是中国母亲节还是外国母亲节,都是妈妈节日,我们要怀感恩之心,感谢妈妈。因妈妈就是伟大母亲,母亲的爱,谁也无法代替。母亲的情,谁也难以比似。母亲的意,谁也难以取替。母亲的恩,谁也无力相比。
为此,我们对母亲的祝福、怀念、感恩、表达谢意也是人伦孝道的彰显。让子女们的孝心能够受到呼唤,并似精致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