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昭蕴体)
唐增虎(山东)
叶绿枝繁碧水东,莺歌蝴蝶舞,翠梧桐。夏初花谢热开浓,雷雨到,云雾罩苍穹。
皓月感朦胧。芙蓉鱼戏动,刮狂风。蹉跎岁月忆来踪,触景赋,电闪雨声隆。



关于唐增虎创作的《小重山·初夏》词作赏析:
赏析要点
1. 意象选取与初夏特征
自然意象:词中“叶绿枝繁”“莺歌蝶舞”“翠梧桐”描绘了初夏生机盎然的景象,而“雷雨”“云雾”“狂风”“电闪”则突显季节交替时的气象变化,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感。
情感烘托:通过“皓月朦胧”“蹉跎岁月”等句,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慨相联系,隐含时光流逝的怅惘。
2. 词牌风格与技法
薛昭蕴体特点:此体多用于婉约抒情,唐增虎沿用其短句结构(如三字句“翠梧桐”“热开浓”),节奏明快,兼具口语化与画面感。
对比手法:上阕写明媚春景转入盛夏雷雨,下阕以“狂风”“电闪”强化情绪张力,结尾“触景赋”点明即兴抒怀的创作动机。
3. 情感内核
隐逸与忧思:表面写景,实则借“蹉跎岁月”流露对时光易逝的无奈,类似岳飞《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的壮志未酬之叹,但更侧重个人心境。
语言风格:用词质朴(如“鱼戏动”“雨声隆”),贴近民间词风,与元代舒頔《小重山·端午》的通俗性有相通之处。
4. 艺术局限
若需深入解析,需更多关于作者背景及创作年代的考证。目前词作未见于主流词集,可能为当代新创,其文学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对比
其他《小重山》名作如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以沉郁见长,而唐作更重即景写实,体现词牌题材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