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汤优烈,籍贯诸暨,杭州人
杭州第八中学69届初中毕业。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毕业,文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结业。
曾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战士,当过电影放映员、广播员。
回城后,一直在交通系统工作,退休前为杭州市交通局干部。
现为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黄亚洲书友会朗诵团团长。
现居杭州市。

纪实文学:《我的兵团岁月》(共19章)
参加“双抢”突击队(第十一章)
学生时代我参加过一次“双抢”(即抢收和抢种)劳动,感觉很新鲜+有点累,而到兵团后参加的那一次特别的“双抢”劳动,让我真正体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累和艰辛,品尝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个中之意啊!
七一年六月我从连队调到三天门师部后,参加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电影放映员培训班,返回师部后,由于兵团部划拨给我师的放映机还没到,我们电影队三人的主要工作是搞好广播和温习培训内容,准备等放映机一到就立即投入放映工作。
当时正值双夏,是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面临的首个“双抢”。师领导对此很重视,要求师部机关组织一支“双抢”突击队去支援嘉兴十一团。该团是个农业团,基层营连主要是种植水稻,“双抢”任务十分繁重,季节不等人呵。
“双抢”突击队以司令部警通排知青战士为主,加上政治部、后勤部的若干知青战士共同组成。当时政治部就我们电影队三个知青,且两个是女同志。师部要求政治部出一人参加突击队,我义不容辞报名参加了。一支十五六人的“双抢”突击队组成了,由司令部军务科张科长亲自带队。临出发前,还专门召开战前动员会,张科长在会上强调,每个队员都要严格要求,做好经受艰苦锻炼的准备,要展现出师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的良好精神面貌。并规定,此行绝不给基层添麻烦,每个参加人员被子草席、日常用品必须自己带。
七月三十日一早,突击队从湖州码头上船由水路去到嘉兴。当天傍晚时分,我们在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室里安了个临时的家。晚饭后,尽管张科长再三要求大家早点儿休息,养足体力参加明天的战斗,但是大家兴致很高,仍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着聊那,好开心哟。
次日凌晨三时半,起床号响起,大家从睡梦中惊醒,即刻起床洗漱,匆匆就完稀饭馒头,就集队出发了。主战场有大约三四十分钟的路程,到达目的地时,天空正微微泛白。划定区域后,大家一头扎进到稻田,欢快地挥起了镰刀。不到一小时,一大片迎风摇曳的稻穗便齐整整地横倒在稻田里。天亮了,阳光慢慢闪出光亮,张科长边挥镰、边大声嘱咐着:“趁天凉一些,大家抓紧干哟!”此刻,偌大的稻田里传来的尽是“咔咔咔、嚓嚓嚓”的声响,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革命样板戏的曲调……“大家歇会儿吧,喝口水”,一位大爷挑着水桶过来了。张科长手一挥,大伙儿三步两步迈上田埂,围住了水桶。“真解渴!”我连喝了两大碗,转身就立马又钻进了稻田。
太阳临头了,暑气蒸腾逼人。“上午劳动到此,返回”,张科长一声令下,大家随即踏上归程,一问时间,已近十一点,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干了五个多小时了。午饭后大家休息至三点钟,又整装出发了,一直战斗到太阳下山。当我们踩着夜幕返回驻地时,队伍里完全没了嬉笑打闹声,这一天下来,真有点儿累了。吃过晚饭,我赶紧洗漱,就想立马睡觉,手上感觉难受,细细一瞧,双手竟打了七个水泡。让它去吧,倒头就睡,管它天热还是蚊子咬。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都是这样的作息安排。几天下来,浑身腰酸背疼,又由于水土不服,皮肤出现许多极痒的红斑,加上被蚊虫叮咬出现的小红肿快,顿感浑身不适,没了情趣,唯一盼望的是能有时间多睡会儿觉。你可知道,那时我们最怕的是什么?是那催命的起床号的响起。从这次“双抢”开始,直至多少年以后,我还是会有这样的感觉。
锻炼是艰苦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临行前表达的决心和要强的心里在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绝不后退。后来几天, 尽管累得迈不开步,酸疼得蹲不下身,弯不起腰,还是坚持咬着牙奔赴战场。突击队的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中暑了、发烧了,个个轻伤不下火线。已过不惑之年的现役军人张科长也与我们小青年一样,始终冲在一线,既要指挥战斗,又要以身作则,着实让人钦佩;为了鼓励大家的士气,稻田里不时会响起当年他参加抗美援朝时学会的朝鲜歌曲,大家也在学唱中提振了信心和勇气。
那年的夏天真的特别炎热,烈日下的稻田温度极高,尤其是无风的时候,说像在蒸笼里一样,一点不为过。穿着长衣长裤,戴着草帽,我们扬镰收割,挥汗如雨,任凭酷暑肆孽。我敢断定,突击队的每一个人都尝到过中暑的滋味。每当茶水送到时,才会让大家小憩一会,大伙儿蜂拥而上,大口豪饮,表露着享受美味一样的神情。不一会儿,一大桶茶水就见底了。有两次自己实在渴极了,而茶水桶底里仅剩下见底的一点点茶水,水中掺渗着泥土,还有一些小虫子漂浮在上面,不管了,舀起一小勺,闭着眼一饮而尽。
连续奋战了十天,终于圆满完成了春稻的抢收任务。接着,我们又接下了几天的抢种任务。插秧的活儿看起来比收割轻松些,其实不然。它有技术要求,要保证将秧苗插进土里,不会漂浮起来,还要注意秧苗的间距行距。在水田里劳作须赤脚,那时农作物使用化肥比较少,所以稻田里各类小虫子小生物很多。插秧时,这些小家伙总是爬满双腿,有的还顺着裤管往上爬,真让人痒得难受,倍感腻心。而更难受的则是水稻田里有特多的蚂蟥,插一会儿秧,就得抬起脚来看一下,有没被叮咬着。一般一次抬脚总会有一两条叮咬着,赶紧将它打掉。说实话,开始的时候,这么个黑乎乎软不拉几的东西盯着吸你的血,真有点儿害怕。后来也习以为常了,没什么了不起,发现了,打掉就是了。
整整战斗了十五天,突击队在十一团的“双抢”任务圆满完成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吃苦精神得到了基层干部战士的首肯,大伙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家你看看我,我望望你,嘿,嗮黑了,人瘦了,但精气神儿还是那样。“师机关的兵团战士都是好样儿的!”张科长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在返回三天门师部的轮船上,突击队的成员一个不拉都趴在船舱里睡着了,确实是累了,累极了,个个睡得那么香、那么甜,包括我们可敬的张科长。
(未完待续)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