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心即佛心
原创 周亿希
(一)
李大姐的儿子家森患了尿毒症,需要一星期透析三次才能活下去。家森这孩子 打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过早懂事,酷爱画画。画的小黄狗啊,小猫啊,那么地憨萌可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它们摇着可爱的小脑袋和短短的小尾巴在你眼前晃啊晃。谁只要上前一打眼看都觉跟真的一模一样。
他画的花儿艳生生的,层繁叠复,花儿恣意盛放,犹如少年那颗奔放自由的心。
这是他的创作 也是他的创造。儿子的画作使他的母亲 籍有此仿佛看到困在逼仄之境的一丝光亮。
谁料,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危厄再次瞄上了这个原本已不幸的家庭。
早在两个月前,家森就嚷着 胸口不舒服,感觉老是憋的像喘不上气,李大姐因忙着护理罹患重病的丈夫,也没怎么顾得上。
直到又过了一周,还是听到家森这么说,而且见他几次皱着眉头,捂住胸口很不舒服的样子。甚至疼的脑门、脸上都沁出了层层汗珠。李大姐急了,忙带着儿子去医院,到医院一查,大夫经细致诊察 说道 ,孩子是得了终末期肾病,李大姐带着没听明白的神色,惶恐地问大夫 那是什么病?多严重吗?这个家再经不起这么几次三番的折腾了。
大夫带着怜悯的神情转过身望着她,正色道,这病就是俗称的 尿毒症,你说严不严重。并解释说,家森的肾功能已到了严重衰竭的地步。
李大姐当时就感觉两眼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眼泪簌簌流下,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她悲愤交加,怨老天爷如此不公平,自己丈夫,家森的爸爸 已经失去了健康,疼的腰都抬不起来,终日半卧半躺在病床上。
自己照顾他一个人已经照顾不过来,平时儿子也操心不过来,儿子这次得这么重病,她感觉天要塌了。她带着歉疚的心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让儿子遭了这么大罪,涕泪俱下。
没成想儿子反过来抱住她的肩膀 宽慰她说,自己从没有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身边有爸有妈就很知足了。李大姐摸摸懂事的儿子,为人母 心里又难受 又宽慰。
李大姐原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敦厚勤劳,儿子聪慧好学。在旁人眼里,她也算的上是 别人眼中的幸福女人。但自从自己的枕边人和亲骨肉 接二连三病倒后,这个家就像一艘海上飘摇不定的小船,桅杆被飓风刮折了一半,船帆布上已是千疮百孔。这艘小船就一浮一沉地在黑暗中 一次次触礁,一点一点的艰难地划行着。
她忽然有了种 从天上“啪叽”一声坠到地下,浑身摔得血肉模糊。这一摔,差点把她摔傻掉。
难道“天以百凶成就一苦德人?
”这个家得掌舵人原是丈夫呀,现在自己尽管再难,也要咬牙坚持,撑住这个家,李大姐有一股天生的韧劲为母则刚。这个坚强的女人 不想认命,危难时刻母爱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足以感召天地,眼看自己爱人已确诊为癌症,晚期。犹如被无情地下了死亡判决书,绝不可以再失去她唯一的儿子了。即是拼上这条性命,她也要守护住儿子的生命健康!儿子是全家唯一的希望,自己即使撑着这条烂浆,也要渡到彼岸。
只要这个家还在,她就有希望,有盼头,命运的阳光终会普照在自身。
她丈夫的病已是肿瘤晚期,但为了给儿子治病,爱子心切的丈夫执意停了药。为的是省下一点是一点。李大姐不同意,她擦干眼泪,说 日子该咋过就咋过,爷俩的病该治都得治。
守着他们爷俩自己已经很幸福。推着坐在轮椅上的丈夫儿子时她的脸上挂着笑,缴费后平静的脸上仍挂着让父子俩安心的笑容。
往后的日子,儿子45天的时间内,竟然住了三次院 !过度的操磨已经让一个刚四十出头的母亲发丝过早地染上霜雪。
她往往是 看顾好儿子,又来照顾丈夫,每次检查时,自己迈着疲惫脚步倒换推着爷俩。脚步沉稳却坚定。
直到安顿好他父子,自己才稍微喘上一口气。心里实在难受,就找个背人的地方 捂着脸和嘴 “嘤嘤”地啜泣,她怕家里人和旁边的病友听到难受。,来到医院,哪家的处境不难呵。
独自坐在医院走廊楼梯口的台阶,她孱弱瘦削的背影 令人心疼,眼里总是蓄着泪,像随时要落下来。而她身边就摆放着一幅裱好的画框,那是儿子家森生病前送给她做母亲节礼物。里面画的正是妈妈和他手拉着手,两个人的脸上笑得一脸灿烂。
她轻轻看着上面的一大一小两个可爱和融的身影,轻轻摩挲着两个人的脸,露出欣慰的笑。
李大姐的一家人的不幸遭遇 和充满光辉的事迹散播开来,社会爱心人士 纷纷向这个小家伸出援助之手。
有好心人来送钱 送物,送吃用。实实在在帮她们一家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境。还有一位爱心摄像师 免费为他们一家人照了张全家福。镜头前的三口人,爸爸、妈妈、和儿子的三个人脑袋紧紧靠在一起,爸爸妈妈一左一右偎着儿子,带着眼镜的十三岁病中的大男孩坐在
父母中间,中间三人脸上带着笑容。
这笑,是人历经生活的大起大落,苦痛折磨后,那是带着希望的笑,拥抱生活 对命运和解的笑。所爆发出的惊人的能量去直面生活剧痛。三个人都攥着一股劲,和病魔搏斗到底的顽强!
大姐眉间霜雪,渐作晴明。
这一瞬,一家三口的幸福永远定格在 永恒。
精神不垮,就能重新站起来。笑着活下去。
摄影师瞬间拍下这人世间最为感动和温情的一幕。
(二)
雪地里的“血色SOS”:母亲用生命托举起女儿的 “生之翼”。
一位下岗母亲为让女儿开心,带她去滑雪,却因偏离滑道遭遇雪崩。母女俩身穿银灰色衣服,与雪地融为一体,救援飞机多次掠过却未能发现。眼看娇弱的女儿因体力不支 冻晕在地,母亲急的一层一层脱去自己的棉服 企图用体温帮女儿 取暖,只是这一点点的人体温度 仍不足以 使一个即将冻僵的孩子回转生命的迹象苏醒啊。眼睁睁望着女儿紧紧闭着的眼脸,像石钟乳一般结冰覆住孩子。母亲在一瞬间 跌到了 绝望与疯狂的深渊。
绝望中,母亲割破自己的动脉,用鲜血在雪地上写下“SOS”,那是生的呼唤!
温热的血一滴一滴 落在白色雪地上,那鲜红的,刺目的红。带着最后一线希望,鲜血汨汨直到流尽的那一刻,母亲仍回过头望向女儿的方向,带着无限眷恋与遗憾,她终于也躺倒在雪地上,静静地躺在无人知晓、雪山大地的怀抱,嘴角噙着笑,唇边的笑意在一圈圈扩散,至少,她的女儿能够活下来……
女孩醒来的时候 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四下张望母亲却不在身边,她去了哪里?
见到来人她就问:妈妈呢?
她攥着望她的救生人员的手,哭着央求他告诉她妈妈去了哪里?
救生员 红着眼眶告诉了她这一切。
女孩听后怔怔地松开救生员的手,她伤心的哭起来,这不是妈妈的手,她此生再也无法去牵妈妈的手了
这个故事的震撼,不仅在于母亲的牺牲,更在于她用最原始的方式诠释了母爱
的本能——
即便生命终结,也要为孩子铺一条生路。为她的女儿打开“生之翼”。
(三)
母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母亲。
大爱而不言。这两位母亲都以血泪铸造的生命奇迹,看到她们如何在不断的失望、无望、绝望中转化与超拔,使我想到“母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母心这句佛理。
天地间有一种丰盈充沛的大爱 ,这殊胜的力量谓之母爱,母爱的能量 伴随着我们从生命鸿蒙初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至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母爱的力量永不消散。
相比第二个故事中那个永远失去母爱的悲惨的小女孩,很庆幸自己依然能整日伴在母亲身畔,感受实实在在的母爱滋养与呵护。每每忆及,每
当下班归家,遥遥望见母亲那站在窗前痴痴等候、伫足凝盼女儿归家的瘦削身影 ,心里都会不禁涌起一种难言的温情与幸福感。
爱,时刻伴在身边。陪伴亦是最长情的告白。
和她说说话,态度认真听她唠叨、抱怨,应声附和着,她便高兴。让她知道 有人无比重视她。护爱她的每一个悲喜与欢悦。
,细细品味她亲手做的饭菜,哪怕帮她收拾桌子、刷刷碗、扫扫地、拖拖地啊,然后同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陪她边看看电视 边帮她按摩肩膀。
听她念着、记挂着姐姐、女儿和自家亲戚。家族中每个人的幸福快乐都始终 萦绕在她的心头。化作沉甸甸的惦记与牵挂。
陪她走人生每一步,握着她柔软的手站在她左右 陪她安然度过每个春、夏、秋、冬。
体味简单美好的幸福点滴。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好好陪伴,好好爱她。
爹娘在,子不远游。
娘在,家就在。
(谨以此文 敬献给普天之下的平凡而光辉的母亲,献上一瓣心香)
第一故事取材真实人物经历,文中人物为化名。)

作者简介
周亿希,女,1986年生人。辽宁东港籍,纯文学爱好者,专栏作者,系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荣誉认证诗人作家。原创作品二百余篇 ,作品体裁丰富, 诗歌、散文、小说广有触及。以向暖的笔触洞析人性之美。作品散见于,省刊《青年文学家》,微刊《作家美文》、《文心织语》《沈阳大东北朗诵艺术会》、《山东精短文学微刊》、《墨雨天香》、《杨柳河诗刊》、今日头条、百家号等。等文学微刊平台,其中,作品《一扇晴窗》被市商报 《捷大商讯报》刊载。目前尚有长篇小说创作待付梓集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