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冷雨

454

青铜宝鉴下: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文/梦在远方
人类“幸福行为”的核心驱动力
是“自主性能量”
“胜任感能量”和“归属感能量”
当早读声,刺穿教室玻璃砖墙
我常看到一种“晨光中的对抗”
良苦用心的老师,真想“当头棒喝”
残梦未醒的孩子,更想“躺平床上”
同在一个教室天花板下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频道
不知道隔了多少层
横亘着的“残垣与断墙”
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我们的老师,怀揣着教育理想
应试教育
不光为老师,也为学生
设计了“审美分数”的教育方向
在分数的迷宫里
谁能知道学生一天的疲惫?
谁能理解老师心中的暗伤?
“应付内卷”
是当今教育失败的起点
谁都知道
但谁也无法改变
这样的大局现状
考试分数
在公式的层面上,可以“有效能算”
学生和老师
都在“分数的裹挟”下,恓恓惶惶
互相厌倦,互相疲惫,互相失望
甚至看不见每一天
太阳的明亮,月亮的慈祥。
“阳光,雨露,土壤”
充其量,仍是种子的外因
不同的种子有
不同的天命所赋,不同的优劣短长
表格规范的“量化考核”
真的无法具体考量
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功”
但那个学生需要磨刀?
那个学生可以直接砍柴?
孔圣人的“因材施教”
在当今“同步教育”的课堂模式下
也只能流于空洞的“口号文章”
中国历史
为什么首先从“大禹治水”开讲
治国,治学如治水
是堵?是疏?从古到今
都是人文教育的“反复掂量”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清朝赵藩
撰写悬挂在成都武侯祠
诸葛亮殿,正中门柱上的“攻心”联
写的语重心长,让人折服敬仰
1902年
赵藩这个穿着青衫的云南人
在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前
用一把钥匙
将诸葛亮关于人性的“八卦迷魂图”
“打开,并解晰”得敞敞亮亮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烟尘里
藏着比刀枪更锋利的力量——
让孟获看见
文明教化的普及并不是为了征服
而是为了唤醒“彩云之南”的蛮荒
让云南人知道
这一片土地,一旦沐浴文明之光
就会滋生出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在诸葛亮面前
孟获就是他课堂下顽劣的学生
在孟获眼中
诸葛亮就是他人生难得的师长
亲其师,才信其道
爱其生,才名留芳
如今我站在学生课堂
粉笔灰落在我的袖口
像一层不会“融化的霜”
每一个学生
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每一次考试
都让我“胜任教师的荣耀感”沮丧
我生怕在应试教育的
“标准答案”里折断了
孩子“凌空欲飞,梦的翅膀”
我想起那个青衫人的背影
他在重庆酉阳州府,15年断案时
总把百姓的眼泪和希望
放在“大清条律”之上
而我们呢?在分数的战场上
正用红笔给每个灵魂
盖上“合格”或“不合格”的印章
在课桌上偶尔
翻开学生周记里的一篇文章
上面写着:
我的青春是一本白皮书
妈妈睡前说“这都是为你好”
老师饭后讲:学习是人生最好的营养
我想告诉妈妈和老师
我的胃里边积满了大多
“未被消化的中学生应当”
可你们成年人唯独没有想到的是
当个体感知到
“自由选择权”被剥夺时
内心深处,会本能地产生自卫反抗
通过“反向行为”
重夺对生活的掌控感
来喧嚣生命不羁的“青春无疆”
我们离天空,到底有多远的忧伤
当我在我的图画本上
画石头下,一株草的倔强
又怕父母老师批评我:
烂泥永远扶不上墙
云是天空的伤口
雨是我的泪,漫天流淌
雨是我的泪,漫天流淌……
青年教师的红笔
在作业本上流浪
圈住的何止是学生的错字错行
还有太多“青春无悔”的迷惘
粉尘,爬上了中老年教师
袖口的褶皱
酿成喉咙里,吵哑的精神颓唐
公开课的镁光灯闪烁
课件里有太多标准的装模作样
“灵魂工程师”在升学率
的挤压下,羞愧难当
手机家长群的问责此起彼伏
作业本的山遮住了
一帘幽梦,满天星光
曾经眼里的诗与远方
变成了“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常”
才知道李清照的《如梦令》
贴切反映了当今
“中小学基层教育之殇”: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怎渡?怎渡?
赵藩晚年编《云南丛书》时
一定也遇见过这样的
灵魂震颤的生命交响
那些被时光
掩埋的云南方言、歌谣
不是“标准”的文明
但都来自于热血鲜活的胸膛
我们总在说“宽严相济”
却忘了,真正的“势”
是每个生命,独一无二的重量
当我们用同一把尺子丈量天空
飞鸟会失去翅膀,云朵会迷失方向
基础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驯服
而是像武侯祠的古柏
让根系在自由的土壤里生长
原来赵藩写在楹联上的字
不是教条,是对生命的深深懂得
每颗心都需要一片天空
去盛放自己的雨雪和阳光
原来赵藩写在楹联上的字
不是教条,是对生命的深深懂得
每颗心都需要一片天空
去盛放自己的雨雪和阳光
教育不是装满水桶
而是点燃火焰,凝聚前行的能量
不必追赶,不必慌张
教育啊,中国的基础教育啊
请等等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
不要让“人的灵魂”
被应试教育的分数
甩在一旁,无处安放
等我们的老师和学生
真正做到内心有爱,眼中有光
中国的教育才能找到希望
等我们的老师和学生
真正做到内心有爱,眼中有光
中国的教育才能找到希望
云南赵藩走蜀疆
青衫磊落照寒江
成都武侯祠前柏
犹带三分攻心香
能攻心则反侧消
华夏礼仪震夜郎
七擒七纵孟获泪
不教兵甲百姓伤
今我立在三尺堂
粉笔灰里看斜阳
少年眼底藏星斗
却被应试缚作缰
家长群里飞急令
起跑线上马蹄忙
我举戒尺忽住手
留守儿童离爹娘
赵藩当年治酉阳
案头常积百姓章
宽严皆从时势起
大清律条弃一旁
今我批卷到更深
红笔停在病句旁
云在天空有忧伤
我赋能量霞作裳
忽然想起攻心句
汗湿衣襟透背凉
若把灵魂当砖石
中国教育会怎样?
昨夜梦见诸葛像
羽扇轻摇问行藏:
可识滇池千顷月
曾照赵公编书忙
云南丛书字滴血
天地绝学通津梁
今执教鞭何太急?
忘了攻心是本纲?”
教室每个少年骨
都该生来自有芒
不审势则宽严误
至今余响绕画梁
今我解下旧戒尺
换作春茶饮一觞
忽然懂了攻心字
不在卷上在心上
教育本是春风事
何必雷霆裂石岗
且把严霜融作露
待他新苗破土强
若问此间真意趣
青铜宝鉴闪金光
视通万里看成都
武侯词前楹联赏
一字一句认真读
知行合一细思量
春前有雨花落迟
秋后桃李成栋梁
歌曰:
雨儿轻轻飘
心儿似火烧
那是谁的泪
在脸上轻轻绕
石对雨的爱
就像蓝的海
虽有万千语
不知怎么去表白
嗨 你在哪儿
嗨 我看不见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你的影子已看不清
我还在寻觅当初你的笑容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千年以后繁华落幕
我还在风雨之中为你等候
我还在土中为你守候
2025年5月8日于印心书屋

